APP下载

论《老妇还乡》的怪诞特色

2015-10-28徐晓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居伦克莱尔老妇

徐晓阳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论《老妇还乡》的怪诞特色

徐晓阳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迪伦马特几乎所有剧作在整体上都呈现出一种悲喜交融的怪诞风格,这一特征在《老妇还乡》中表现得尤为鲜明。本文从人物形象塑造、冲突安排、主题体现及场景设置四方面来简要论述《老妇还乡》的怪诞风格。

怪诞;人物形象;冲突;主题;场景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老妇还乡》中人物介于现实主义和荒诞派之间,被称为“怪诞”。剧中女主角克莱尔一出场给人的感觉就是怪诞的:红色的头发,戴着巨大珍珠项链和手镯,表情严肃,就像一尊复仇女神给人以可怕之感。她把拉火车紧急刹车看做家常便饭,当列车长怒气冲冲地让她罚款时,她大方拿出3000元,让列车长开着他的特快“赶紧滚蛋”。她专横跋扈,能够用金钱支配世界。

像克莱尔这样能够用金钱来支配世界的女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她可以要求以十个亿的价钱来买伊尔性命,也可以对她那群身份显赫的丈夫随意处之,世界银行行长她呼之则来、挥之即去,甚至她身上的一切器官都是假的。作者有意夸张了她的财富和能力,让观众明显地感受到这个人物不现实的一面。然而,克莱尔也不同于荒诞派剧作家所塑造的无性格人物,她尽管不真实却是有性格的。

在刻画克莱尔这一形象时,迪伦马特对其语言和行为进行了大量漫画式夸张,一方面充分突出了她的骄横不可一世,另一方面又使其滑稽幽默富于喜剧色彩。她坦率驳倒了校长迎接她时虚情假意的演讲,让她的第七任丈夫做思考表情,读来让人捧腹。除此之外,克莱尔还有感伤的一面。当伊尔问到他们的孩子什么时候去世时,克莱尔轻轻地回答一岁。“轻轻地”三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柔软面。尽管现在她的灵魂已经扭曲,但对于过去细节的历历在目表明她也有过真情。她一方面具有凌驾于人类之上的力量,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人的血肉与情感。

二、冲突的安排

《老夫还乡》全剧围绕克莱尔对伊尔的复仇展开,然而不同于传统表现主义戏剧的是,剧中克莱尔和伊尔之间并未发生正面冲突。克莱尔和伊尔的单独交谈一共有两次,两次气氛都比较融洽。第一次交谈是在第一幕,克莱尔来到居伦之后,伊尔自以为笼络了克莱尔,两人在从前约会的小树林里谈话,一切看起来都是很和谐的。第二次交谈发生在第三幕,当时伊尔自知死期将至,一个在小树林静坐时他遇到了来此散心的克莱尔。此时的伊尔内心已经接受了不可避免的现实。克莱尔告诉伊尔,她将会带走他的棺材,面向地中海好好安葬。这次谈话的气氛表面看来也是相当融洽、没有冲突的。

伊尔的命运完全由克莱尔掌控,克莱尔要复仇,伊尔想反抗,然而克莱尔却既没有派人暗杀伊尔,也没有恐吓他,她仅仅是带着作为交换的十亿元而来。第一幕中,当她提出的复仇计划遭到全体居伦人拒绝后,她只留下一句“咱们等着瞧吧。”接下来,伊尔内心的恐惧、挣扎乃至最后的绝望都不是由她直接造成的,她只是居高临下地注视着事态按照她的计划一步一步地发展,她做的只有等待。作者以这样非正面的形式来处理克莱尔和伊尔这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冲突,更加强化了物质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三、主题的体现

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是与人们的经济状况紧密相连的。剧作体现了物质和现实间的矛盾,体现了金钱对人思想的控制。居伦市居民最初坚定地站在伊尔一边,但金钱的诱惑实在太强烈,居伦市民不得不在金钱面前屈服,他们的价值观逐渐发生变化,最终他们将伊尔视为流氓和罪犯。

为了表现出金钱万能的主题,作者安排了两条交织在一起的线索:一条是整体道德的下降,另一条是个体道德的提升。整体道德的下降是针对居伦市民而言。当克莱尔最初提出复仇要求——用十亿元买公道时,市长先生断然拒绝:“我以居伦市全体市民的名义拒绝您的要求,并且以人类的名义。我们宁可贫穷,也不要双手沾满鲜血。”但随之而来,居伦市民的生活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人们纷纷到伊尔的商店里赊账买最好最贵的商品,所有人都用赊账的办法来改善生活,伊尔的儿子甚至买了汽车,这也就暗示着他们内心已渐渐同意用伊尔的生命换回十亿元的捐赠。最终市长和市民们一致举手同意克莱尔的要求,还口口声声说是“为了主持公道”,“为了良心”。个体道德的提升是针对伊尔而言。最初伊尔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罪恶,一心幻想着克莱尔的捐赠,在被宣判死刑之后又试图逃脱,但最终伊尔良心发现,情愿以死赎罪。伊尔的道德得到了升华。

四、场景设置

剧中对于某些场景设置同样秉承了怪诞风格。第一幕克莱尔与伊尔在树林里相会时,男人甲、乙、丙、丁手举树枝扮演树木,他们还摇摇晃晃上下挥动手臂,表示有风穿过树林。他们还分别扮演小鹿、啄木鸟和布谷鸟。那两个幽灵般的阉人也跟随克莱尔一起出现,并回声似的重复克莱尔的话语。在这一典型的怪诞场景中,迪伦马特不但将真实人物心理置放于非现实背景中,同时又通过人物言行制造出一种将悲伤、滑稽、恐怖混为一体的气氛。这些因素帮助观众拉开和剧情的距离,使观众保持理智,从而对剧本所揭示问题进行更加清醒的思考。

五、结语

居伦小城虽然是作者杜撰出的地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也都是虚构的,但依仗金钱、强权对人性、良心、正义、公道进行诱惑和收买,在今天社会也依然屡见不鲜。迪伦马特运用“怪诞”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将生活中的普遍性问题加以提炼、变形,使《老妇还乡》更为深刻地揭示出生活底蕴。

J805

A

1005-5312(2015)17-0082-01

猜你喜欢

居伦克莱尔老妇
退赛的克莱尔
树洞里的皇冠
老妇干陈秀琴和她的伙伴们
《圣母子》和《老妇》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土法院对居伦下逮捕令
小熊过河
天下
如何才能安全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