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壶的适用实用之美

2015-10-28余小燕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泡茶宜兴饮茶

余小燕

(江苏 宜兴 214221)

茶壶的适用实用之美

余小燕

(江苏 宜兴 214221)

由于紫砂材质的独特,给紫砂壶增添了更为理想的使用美。宜兴茗壶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用紫砂壶泡茶,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

紫砂;使用;泡茶

清乾隆年间吴骞编《阳羡名陶录》、清光绪年间日本人奥玄宝《茗壶图录》、民国二十六年出版的李景康、张虹《阳羡砂壶考》,皆延续了周高起《阳羡茗壶系》的说法。

民国二十三年六月出版的《国学论衡》第三期,刊登了谈溶《壶雅》一文,该文认为「泡茶用壶……宋元已有。」最早提出了阳羡紫砂壶宋元已有,有梅尧臣「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之句为证,文中提到周履道、马孝常《荆南唱合集》中有「阳羡紫砂」的记载1。还提到蔡司沾《霁园丛话》云︰「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2。」孙高士即元朝隐士孙道明。

紫砂工艺自发端以来,经数百年沧桑变迁,精工锤炼,历代艺人的奇思妙想,精心雕琢,至今已成一支艺术奇葩,自立于工艺美术之林,其深厚的文化涵养将滋润着我们以至永远。

平日有遐,经常拜读各紫砂专家、行家的经典之论,颇受教益,今结合学习心得,并积数十年工作经历和亲持紫砂之感受,就紫砂形制的创作设计,谈些肤浅认识,以博引玉之鸣。

民间百姓的饮茶随处可见,史料也多有记载。1147年孟元老作的《东京梦华录》详尽地记述了北宋都城汴京城中繁华的商业景象。该书卷之二云:「朱雀门外街巷……以南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房」。「潘楼东街巷……,茶坊每五更点灯,……北山子茶坊,内有仙洞、仙桥,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卷之三云:「马行街铺席……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卷之五云:「民俗,……或有从外新来,邻左居住,则相借动使,献遗汤茶,指引买卖之类。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支茶,相问动静。」1275年左右吴自牧的《梦梁录》也有类似的记载:「卷十六?茶肆?汴京熟食店,张挂名画,所以勾引观者,留连食客。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令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塑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两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南宋杭城的饮茶习俗,基本上是沿袭了北宋汴京的饮茶习俗并有所发展。

宜兴茗壶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用紫砂壶泡茶,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由于紫砂材质的独特,给紫砂壶增添了更为理想的使用美。陶瓷工艺工程师和食品工程工程师曾做过联合实验,用三个月的时间对宜兴紫砂茶具实用功能作研究,选用宜兴紫砂壶、宜兴朱砂壶、白瓷壶、玻璃杯四种茶具,应用TC-PⅡG全自动型测色、色差计等检测手段,冲泡绿茶、红茶、乌龙茶,来测定茶汤中的色、香、味,水浸出物,即茶汤、茶色、茶多酚、咖啡碱、还原糖、茶氨酸、茶乳酪等项目含量的测定。两种紫砂壶优于瓷壶、玻璃杯,对维生素C、微生物检测,以定量的方法来确定。

在宋代饮茶习俗中,以点茶为主外,尚有煎茶,煎茶虽不似点茶,但也广被饮用,对于点茶、煎茶用器的区别,史料记载的较为清楚。黄庭坚《煎茶赋》:「酌兔褐之瓯,瀹鱼眼之鼎。」等,说明茶以鼎为之。即是直接将团茶和草茶研成茶末,或亦有不经研磨,就把草茶或叶茶直接投入宽口的茶斧或茶鼎内击拂,再勺至茶盏里饮啜,谓之「煎茶」。

点茶所使用的主要茶器为茶瓶、茶盏等。至于茶瓶的材质如何,宋诗中多有提起。梅尧臣《以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石瓶煎汤银梗打」。苏轼《试院煎茶》:「银瓶泻汤夸第二」。黄庭坚《寄新茶与南禅师》:「石钵收云液,铜瓶煮莘。」杨虹《陆羽井》:「金瓶垂素绠,石甃湛寒泉」。等皆可见到金银或铜石制的煮水茶瓶。

紫砂壶的实用功能最为理想。暑天泡茶,不易变味。(1)壶宿杂气,去茶渣,倒满开水鼓荡卸出,即没冷水中,急出除之,元气复已;(2)砂壶砂质传热缓慢,保温性强,提握抚摸不感炙手,且有健身作用;(3)紫砂壶胎具双重气孔结构,冷热急变性好,寒天注入沸水,不会胀裂,温水炖烧、烹蒸无需担心开裂;(4)紫砂壶使用经久,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真是久且色泽光明;(5)紫砂壶易吸茶汁,内壁不刷而无异味,壶经用久,增积茶锈,定量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茶锈经生物化验内含灰黄霉素成份,有消炎清毒之作用;(6)紫砂壶形制又有高矮之分,按茶沏泡之理,高壶宜泡红茶,红茶在焙制中是经发酵,不避深闷,高壶沏泡更香浓。矮壶宜泡绿茶,绿茶在焙制中未经发酵,不宜深闷,故扁壶泡绿茶则保持澄碧新鲜的色、香、味;(7)用壶、养壶、壶面不可涂油,用壶不可用口直接对壶嘴去吮,这样保持自然光,保护茶壶泡茶不失原味。

[1]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2]吴骞(清).阳羡名陶录[M].

[3]周高起(明),阳羡茗壶系[M].

J527

A

1005-5312(2015)17-0033-01

猜你喜欢

泡茶宜兴饮茶
保温杯泡茶太久会让人中毒?
宜兴釉陶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Sim Sim
泡茶
四季饮茶与健康
茶业新星——“冷泡茶”
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