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的探讨
2015-10-28蒋慧珍
蒋慧珍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关于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的探讨
蒋慧珍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1756)
文章首先对当前各个学者或机构对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所做出的定义进行了综合论述,然后对符合当前主流定义的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进行了探讨,认为现阶段的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并没有真正做到“可持续性”,进而认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在未来建筑领域的运用,并就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在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论述。
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发展
一、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定义概述
(一)关于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的概述
20世纪初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住宅节能设计的重要性。随着油气资源的高产与低价,住宅节能设计更曾一度淡出人们的生活。直到1972年的石油危机,人们才开始将再生能源的研究重视起来,以求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而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减少与使用油气能源给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可持续性”一词日益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与热爱,而住宅作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更加凸显可持续性住宅对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太阳能作为绿色无污染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世界在节能减排上的共同课题。将太阳能运用到住宅上并不是现在才提出的,早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居住场所应该朝哪个方位,如何储存太阳能以及利用太阳能在其他居室空间的传递为其提供热能。
(二)现阶段的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并没有真正做到“可持续性”
从被动式太阳能储热到主动式太阳能采暖、废物转化制氢、太阳能光伏发电、燃料电池、电解制氢以及氢的储存等,可持续性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可谓日趋成熟,我们可以很轻松的从市场上买到超级保温玻璃、优化太阳能集成系统和多功能机械系统等,所以说“可持续性”并非技术上的可持续性,而是市场上的。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住宅的高科技化也要求更高,简单的太阳能可持续性住宅并不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一些高科技的技术却只在雏形阶段。造价高昂的人工智能太阳能住宅并没有达到普及的状态。
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在未来建筑领域的运用
(一)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符合当代社会需求
笔者认为: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大气污染和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已经危害的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就是用可持续的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不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是利用价值最大,也是最广泛的,性价比最高的一种资源。对于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来说,太阳能无疑是一大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太阳能住宅,除了给人们带来能源上的收益,还有其他几点:在居住环境上,随着其他材料使用的减少,室内空气的到改善,这就可以减少哮喘、肺癌等一系列呼吸类疾病的发病率;在居住舒适度上,保温水平的提高,可以极大降低人们在气候变化给人带来的不适;在住房的出售中,更好的住房条件,也将达到更好的住房价格;在环境保护中,太阳能住宅几乎不会向环境中排放有害物质,更好的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二)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1.技术上的改革与创新有以下三点:(1)建设一体化的光伏发电收集器,大面积的全玻璃建造与ASE Americas收集器的相结合,在太阳能房中能达到很好的光伏发电和热源收集的效果,加热空气成为可能。(2)太阳能光伏发电与集热器的结合。温度每下降1摄氏度,发电率会相应提高。带有发电输出功能的组合太阳能系统在用电高峰期能产生电能,除去用电高峰期用能负荷带来的电费支出,还可以在高峰期间有一部分收入,达到供电、采暖、节省电费的效果。(3)燃料电池。当没有太阳能辐射的时候,燃料电池便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选择。随着化学燃料的造价越来越高,与其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太阳能燃料电池将会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可以在没有太阳辐射的时候为住宅发电、供热。不仅性价比高,还不会有化学燃料电池的污染。
2.市场上的突破。可持续性太阳能住宅在市场上的初期已过,目前一些企业就需要将这一项目推广出去,让广大消费者了解这一项目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和经济上的节省以及环境上的保护。而一个项目要想在市场经济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与其他竞争者不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营销策略。首先打造一个良好的建筑品牌的形象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中国目前的消费心理,品牌是一个重要的竞争点,良好的品牌形象代表的是质量和信誉的保证;其次是将“使世界成为更适宜居住之地”的观念深入人心,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宜居”一词将再次成为人们居住的热词;再次将建造太阳能住宅周期缩短,是企业有更多的资金运用在其它方面,达到更高的效率,以求用新产品抢占市场份额;最后是改变消费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对生活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要求更高,消费水平也更高,转变消费群体,就是转变市场发展方向,已达到更大的效益。
[1]罗伯特·黑斯延斯,玛利亚·沃尔.可持续太阳能住宅——策略与解决方案[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2.
[2]TerryGalloway.太阳房太阳能建筑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史洁.高层住宅建筑太阳能系统整合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TU241.91
A
1005-5312(2015)05-0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