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天魔舞的图像学阐释
2015-10-28朱玉洁
朱玉洁
(荆州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1)
十六天魔舞的图像学阐释
朱玉洁
(荆州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1)
文章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和相关图像资料,阐述了十六天魔舞的渊源、发展演变及产生的作用以及当时十六天魔舞流行的原因,以了解十六天魔舞在元代宫廷的传播。十六天魔舞早期是纯粹的信奉赞佛,在后来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参入了人神共娱性元素,它兼具宫廷舞蹈与宗教舞蹈的双重属性。
十六天魔舞;娱人;密宗;娱神
十六天魔舞是元代一种宫廷舞蹈,因深受元顺帝的喜爱而被认为是“荒政”之源,被称为元帝国的“后庭花”。十六天魔舞的前身即所谓“河西赞佛曲”。虽不属于元代,但在西夏时期统治者把信奉原始的巫教改为佛教。所以十六天魔舞早期是纯粹的信奉赞佛。在后来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参入了密宗特点,加入了人神共娱性元素。特别在元代宫廷乐舞中,成为一种世俗性舞蹈。
一、十六天魔舞及其前身由来
(一)十六天魔舞概述
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内容都是宏扬佛教的,而壁画中的舞蹈形态风貌则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各异。今敦煌莫高窟465窟元代密宗洞壁画中有装扮成菩萨,翩翩起舞的形象,大多半裸体,也有全裸体者。从舞蹈动作看,难度很大。有的双手在头顶上合十,右足抬起,挂在右臂上;有的手拿金刚杵,抬左腿,拧腰;有的戴珠宝高帽,身体呈S形。
十六天魔舞,是由河西的吐蕃僧侣所献,具有佛教密宗色彩的女子队舞。天魔舞服饰道具极为华美,表演时由十六名宫女扮成菩萨的模样。舞蹈时八人一组,分作两行,技巧比较复杂,同时歌唱《金字经》《雁儿》等河西天魔供奉曲。舞蹈进入高潮,其动作急转盘旋,有凌空欲飞之妙。
(二)十六天魔舞的渊源
天魔舞传自河西(西夏)一带的河西旧乐,明初朱有燉所写《元宫词》有句:“背番莲掌舞天魔,二八娇娃赛月娥。本是河西参佛曲,把来宫苑席前歌。”榆林窟西夏壁画中有表现所谓“河西赞佛曲”的,舞者和乐队三四人,在狭小的有栏杆的密室里舞蹈,两名舞女上身半裸,斜披绸带,下着短裙长裤,戴冠,颈部、手臂有璎珞、臂钏、手镯等装饰品。二人各持长长的飘带,赤足相对而舞。
十六天魔舞本身来源于西域流行的“菩萨”拒绝“天魔”色相引诱的传说,其前奏曲则是欢喜佛和秘密法,而演出又是在秘密的环境里进行的。据史籍记载,“未受戒者,不得而预”——所谓“受戒”,即受密宗的秘密法和大喜乐法之戒——自然不可能留下太多的现场记载。
顺帝修习的演揲儿法、秘密法、双修法等,都是房中术。他还令诸嫔妃百余人皆受大喜乐佛戒。凡此种种,都使得这种乐舞被蒙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难免使人想入非非,认为这种乐舞一味荒淫。其实元顺帝如此行事,不单单是因为他迷恋女色,还在于他是“秘密法”的热心信奉者,相信这种秘密佛法可以使他延年益寿。
二、天魔舞的文化阐释
(一)天魔舞与藏传佛教的密宗渊源
十六天魔舞是元代在宫中做佛事时表演的女子群舞。此舞创作于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史·顺帝本纪》载:顺帝怠于政事,荒于游乐,以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十六人舞“十六天魔舞”。
元代统治者笃信佛教,特别是西藏的密宗佛教。十六天魔舞题材来自密宗,描述了西域流行的“菩萨”拒绝“天魔”色相引诱的传说,而演出时又是在秘密的环境里进行的。相传在宫中演出时只有受过密戒的宦官才准观看,并严禁民间演出。
密宗所供奉的神像——欢喜佛,是藏传佛教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欲天”、“爱神”,大多是双体合一,男女合抱,成交媾状态。其中男生代表法,女身代表智慧,男体与女体相互紧拥,表示法与智慧双成,相合为一人,喻示法界智慧无穷。
实际上,这种起源也充分说明了,欢喜佛源于印度早期蒙昧的性崇拜,体现了人类祈求种族繁衍的愿望与生命崇拜。这与密宗传入西藏后,盛行于上层僧人采用双身修行法有关,是密宗独一无二的特征,区别于汉传佛教和南传佛教。表明贪与欲的力量不是要完全抛弃,而是要普度众生。元顺帝本人极为热衷于密宗修行,相信这种秘密佛法可以使他修成正果,延年益寿。
(二)十六天魔舞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对于传统的“中国乐舞”文化来说,“十六天魔”舞蹈可说是一种“异质”;这应该就是部分士子有意无意将之贬斥的潜内因素。“异途同归”所导致的文化“趋同”,也能由这味“异质”将数个互相阻隔的地段联系起来。这种异族文化融入了华夏文化、西夏文化、西藏文化,充分的展现了西藏密宗的特质。天魔舞与演揲儿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六天魔舞的出现也是与上乐金刚秘法和亥母秘法相互联系。从各种情况和角度的分析来看,都充分的体现了十六天魔舞属于宗教的背景下的世俗乐舞。
从图像文献的分析来看,十六天魔舞反映了元代敦煌的藏族音乐舞蹈文化体现了宗教与世俗的双重性质。从文化性质上来看,是一种宫廷舞蹈与世俗舞蹈相结合的产物。
[1]王颋.天魔舞的传播及渊源[J].蒙古史研究,2005(00).
[2]罗文华.元代宫廷的天魔舞和演揲儿法[J].紫禁城,2007(02).
[3]邹代兰,郑莉.浅谈十六天魔舞[J].九江学院学报,2008(04).
[4]刘东升.杨荫浏先生与音乐图像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0(01).
[5]黎国韬.十六天魔舞源流考[J].西藏研究,2010(02).
J709.2
A
1005-5312(2015)05-01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