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日本文学物哀思潮的发展历程

2015-10-28赖巧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源氏物语世相思潮

赖巧琳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科研处,河南 郑州 450012)

浅议日本文学物哀思潮的发展历程

赖巧琳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科研处,河南 郑州 450012)

“物哀”由“哀”发展而成。从古代神话等口头文学中产生了“真实”的审美意识,以此为根底萌发了“哀”的审美意识,《万叶集》继承和发展了“哀”的感叹作用,将其发展为“物心合一”的意识,表现悲哀与同情、爱怜浑成的感动情绪。《源氏物语》促进了“哀”演化为“物哀”,形成了民族的审美意识主体。而本居宣长则进一步将“物哀”理论化,使其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思潮。

日本文学;哀;物哀

一、物哀的概述

1.物哀思潮诞生的背景。物哀思潮诞生于日本,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日本是一个岛国,大部分地区均为温和湿润的海洋性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很高,温泉遍布、湖泊众多,湿度非常大。因此,日本自古以来经常为雾霭所笼罩,自然风光给人们留下了朦朦胧胧、变幻莫测、优雅美好的印象。但同时因为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火山地震带,地形破碎,经常遭遇地震、火山、海啸、飓风等自然灾害,给日本人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让他们深刻意识到,美好的事物是不稳定的,多年的美景总是稍纵即逝,顷刻便会被突如其来的灾害化为乌有。正是这种对自然无常的哀叹,促成了物哀的产生。

2.物哀的意义。所谓“物”,并非我们通常所指的具体的“物”,如一本书、一道彩虹等,而是不限定的一般的“物”,可以是人、自然物、社会世相或人情世故。这种不限定的“物”存在于永远的根源之中。所谓“哀”,则是对一切见到、听到、碰到的事物发自内心叹息之声,不只悲哀,还有欢乐、惊讶等。这种感动并非个人主观感动而是人类一种共同感动,具有客观性。

将不限定的一般的“物”与人类共同感动的“哀”组合而成的“物哀”,是现实存在的事物通过内心达到的一种感动之情,“物”是客观存在,“哀”是主观感情,二者合一,在物之中发现哀,因接触事象而引起感动,物心合一,“哀”就在物与心之中得到升华,从而进入更高的阶段。因而,“物哀”的感情既是一种自然纯朴的感情,也是一种经过纯化了的感情。“物哀”的本质就是对事物永远根源的思慕。

二、物哀思潮发展的三阶段

1.奈良时代、平安初期,“哀”意识开始形成。虽然“哀”的审美理念早在“记纪”时代就已经产生,但那时的“哀”只是出于对太阳神、自然神的共同感动。这些感动是源于“真实”的精神,是从真实思想中分离出来的,是一种“真实”的感动,具有原始性和率真性。它带有国家、民族和集团性质,与后面形成的对生命的完全自觉的意识而产生的“哀”并不相同。

到了《万叶集》中后期,万叶歌从客观叙述发展到主观抒情的阶段,开始抒发个人感情的感伤性,“哀”渐次过渡到个人的感动,成为一种单纯的怜爱的咏叹。这一演化,意味着古代审美意识逐渐走向个人的、自我的感情的“真实”咏叹,形成“哀”的审美理念的雏形,也由此开辟了日本固有的“哀”的审美范畴。其形成原因,一方面是源于本土的文化传承,另一方面也受到儒家佛教思想的影响。如奈良时代的歌人山上忆良,在《哀世间难住歌》中写道:“世间烦恼多,何事令人莫奈何?最是时难住,岁月流如东逝波。人生已苦短,紧逼又有数波折;生老复病死,忧愁种种相缠磨。”以抒写人生之“苦”及对妻和子的“爱”为主题,咏叹人世的无常和无可奈何。他对严酷人生的觉悟,也就是认识了人生难以拯救的苦境。他那伤感人世无常、悲叹人生之苦的主题,明显带有奈良初期儒教伦理和佛教教义的烙印。

万叶末期,随着抒情歌表现的人的主体精神的加强,“哀”的主观感情日益加大,逐渐从情绪性推移到情趣性的感动。其对象不仅限于人,也有自然风物。这样,单纯一个“哀”字已经不能完整地表达审美体验中复杂的感动情绪。于是,日本人开始尝试增加字,用复合词的方式来扩大这种情感的内涵,如《万叶集》中有的歌就没有用“哀”这一字表现“爱怜”的感情,而是直接写作“可怜”,包含了爱和哀两种意义。而真正在“哀”字前面冠之于“物”称为“物哀”,则是紫式部在《源氏物语》的创作实践中完成的。

2.平安中期,以紫式部的物语论为中心,“哀”演化为“物哀”。《源氏物语》以“真”为基点,将《万叶集》的个人的“哀”意识发展为“物哀”,从简单的感叹到复杂的感动,“物哀”的内涵比“哀”更为丰富和充实,包括赞赏、爱怜、亲爱、同情、共鸣、哀伤、悲悯等各种感动的情绪。“物哀”感动的对象也远远超出人和自然物,而扩大为社会世相等等,且感动具有观照性。“物哀”将单纯的情感描述的“哀”与外部世界密切联系在一起,使心与物出现交织和互渗,更加丰富和深化了“哀”原有的情感内涵。

3.从镰仓、南北朝、室町而至江户时代,“物哀”逐步走向理论化。《源氏物语》确立了古代日本民族“物哀”美的情感表达模式,但紫式部并没有对“物哀”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阐述。直到江户时代文学批评家本居宣长才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物哀”的精神实质,总结出“物哀”的美理念。他认为这个“哀”不限于悲哀一种感情,“哀”是多种形态构成,“哀”的感动表现为悲、怒、喜、乐、爱、恨等种种心绪。可见,本居宣长所理解的“物哀”,主要指“真情”,即对自然及人生世相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以对生命、生活的变化无常和对人生的短暂易逝的悲哀情绪为基调、为核心的。其思想超出文学领域,适用范围及于一切文化,乃至成为一种思想和行为的规范,覆盖人生的整体,“物哀”也更具有普遍意义,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思潮。

[1]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2]紫式部(日),丰子恺(译).源氏物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I313

A

1005-5312(2015)05-0078-01

猜你喜欢

源氏物语世相思潮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冷眼旁观说世相
世相笑谈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世相漫画
浅析源氏恋母情结——读紫式部小说《源氏物语》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关于《源氏物语》中异文的比较——以对桐壶更衣描写为中心
《源氏物语》文本的道教文化研究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