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山水与西方传统风景画的异同
2015-10-28安鹏
安鹏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浅谈中国传统山水与西方传统风景画的异同
安鹏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在中国,传统一词代表了一种限制中国画形态的神秘力量,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笔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画作的品味与格调。在西方传统风景画中,认为美是对理念的模仿,也是自我的表现和主客二分的体现。在这里文章就中国传统山水和西方传统风景画做简单的比较。
传统;笔墨;山水;风景
一、中国传统山水和西方传统画的相同之处
众所周知,艺术不分国界,中国传统山水和西方传统风景肯定会有一些相同之处。不管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墨意境、画面布局中的色、线、型,还是西方风景画的色彩、明暗、质感、空间,他们的表现都是美丽的大自然,也就是说在取材上基本上是一致的。描绘我们的生存环境,颂美我们的家乡,这似乎是每一位古今画家的理想和愿望。另一个相同点就是二者都遵循形式美的法则,从绘画开始诞生,古今中外的山水或者风景画家都在努力探索如何表达自己理想的布局效果。我国宋代李成的《山水诀》中提出了一系列对美学的概念:长短、重轻、高低、上下、远近、有无、虚实、疏密、清浊、聚散等。这和西方强调的构图基本相似。尽管语言的称呼不同,但都是研究画面美的原则。
二、中国传统山水和西方传统风景画的不同
由于名族信仰和地域差异决定了文化的不同,更决定了中国传统山水和西方风景画的不同。西方的风景画表现的是直观的视觉感受。而中国的山水画反应的是间接地心灵状态,他们通过各自认为的图像模式表现出来,传达了不同的自然观和审美特色。那么在不同之处有以下四点。
(一)个人信仰与创作目的审美取向不同
关于透视法、中国早西方很多年就提到了,但是中国的山水画家并不以此为准绳,因为山水画的创作目的不在于逼真的在现自然,而是为了陶冶情操和人文精神,宗炳《画山水序》中强调山水以“形”媚道,从而使“道”不再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自然和山水的一体存在。中国的山水画家大多数以“道”“佛”以及儒家思想为代表主题。而西方从古希腊时代起造型艺术就以“模仿自然”为目的,大多数西方画家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直到今天西方风景画也多强调对景写生,在现实中感觉大自然,画家追求的是尽量的再现自然。
(二)构图、透视方法的不同
中国山水画是散点透视法,它创造的虽然不是三维空间的真实感,但可以纵身大自然,与之浑然一体。故中国山水画家的写生也是对景,但他在取景时都带有了游动视点的观察特点,这是一种全方位的透视方法,为山水广延维度的创造带来了极大的自由。而西方传统风景画采用“焦点透视”法,始终遵循一种逻辑,即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这种法则是按几何透视原理将由近及远的景物渐次缩小,以暗示景物间的远近关系,这是一种高度科学的判断方式。基于此,就必须要求绘画在处理空间结构时,如实的再现事物的整体,表现事物的比例、秩序以及和谐之美。较中国传统山水画多视角的开放性,西方风景画却更理智、更收敛。
(三)绘画工具不同
中国的山水写与画都使用的是相同的工具—毛笔;书法为绘画成功的基石,中国山水就跟讲究诗、书、画、印相映成辉,就有了“书画同源之说”。中国人手握毛笔洒于薄薄的宣纸之上,焦墨,枯树春雨;写意,磅礴水润。一气呵成。西方的书画是分开的,就是绘画本身的工具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油画中可以用笔也可以用刮刀。他们使用优油颜料的性质,使画面的效果往往更厚重,分量感十足。
(四)塑造方法的不同
似乎中西方原始人类开始,这地球的两个方向就注定了一个用线,一个用面。没有人可以解释这其中的缘由。中国人有不可释怀的“线”的情结,就会用线塑造形象,中国的线一直贯穿始终。这些线形象的描绘是中国书画的美学标准。即使是大写意的泼墨山水画也有对线的严格训练。而西方的绘画风格以“面”面具到——块面造型、明暗关系等等,都是在面上做文章,画面无不侧重表现色块的协调关系。
三、结语
在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们对古希腊艺术的发现和对科学的尊重,使得画家们画家们再次转向再现性色彩,作品色彩鲜明饱和、色相丰富、明暗、高光、层次不断细化。文艺复兴和行古典主义绘画色彩饱和、概括,带有固有色、环境色和光源色的理想性描绘特点。如印象派以及以创造性的主动精神去运用色彩,他们对自然的色彩作了认真的观察、分析,在获得对客观物象色彩的鲜明、强烈的感受和整体的色调认识之后,同时要求主动的有所追求的去表现色彩。在观察自然时,思于自然中光与色的关系,为强烈的光色变化和空气感而陶醉。在近百年的中西交融中,中国画如海绵吸水般吸收西方的东西,使国画山水焕然一新。反过来,国画对西方风景画的影响却甚微。不过总体来说,交融是件好事,不管西方风景画家怎样想、怎么做,我们在交融中得到了借鉴,得到了提示。
[1]李成(宋).画苑补益·山水诀[M].
[2]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J205
A
1005-5312(2015)02-00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