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无力吗?
2015-10-28撰文王志琴
撰文>>>王志琴
知识,无力吗?
撰文>>>王志琴
知识究竟有力还是无力,读书有用还是无用,基于不同的立场和判断标准,不同人会得出不同答案。
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有力”和“无力”、“有用”和“无用”这个层面,而不去思考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力量,如何改变教育“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时,这样的话题似乎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和初衷了。
春节期间, 80后博士生王磊光的返乡笔记《一位博士生的返乡笔记:近年情更怯,春节回家看什么》在微信朋友圈及微博等社交媒体疯传。文中写到:“返乡的交通不再那么拥挤,故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却有失落;相比春节,丧葬是村民共同体呈现力量的难得时刻;青年打工者的婚姻受到物质的压迫,而知识在乡村显得无力。”
一句“知识在乡村显得无力”的嗟叹,泛起了众多网友心底的层层涟漪。由是,一个网络新词诞生了:知识无力感。
什么是知识无力感?按照百度百科解释,知识无力感是指高学历与收入之间未能形成平衡,也就是学历未能换来所期待的收入,因此导致一种深刻的失落感。
其实在“知识无力感”提出前,“读书无用论”的说法就已经盛行多年,在这种语境下,读书没有实用价值、读书不能创造财富。
当知识无力感被提出时,知识能对人产生什么影响这个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我们该如何看待知识?知识无力是不是意味着读书无用?
早在16、17世纪时,英国哲学家培根在其《沉思录》中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那么我们每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究竟是不是力量?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看一下知识是什么。知识,是指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可能包括事实、信息,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它可能是关于理论的,也可能是关于实践的。知识的获取涉及到许多复杂的过程:感觉、交流、推理。知识也可以看成构成人类智慧的最根本的因素。
从构成人类智慧的根本因素这一点来说,知识的作用毋庸置疑。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的手段,不断获得知识,让它变成为我所用的东西,进而在创造社会财富和实现个体价值中发挥作用。
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要真正把书本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并进而影响命运的走向,还需将其内化为劳动的实际技能和实践创造力。
那么这种实际技能和实践创造力我们具备了吗?似乎还没有。教育学家熊丙奇在《如何消除知识无力感,农村的年轻人》一文指出,总体而言,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围绕升学而设计的,学生从小学的学习开始,就在准备未来的中考、高考。具体特点是,除中高考科目之外的科目学习,都被边缘化,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心理教育这些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的教育,都不被重视。另外,由于在求学期间只顾学习升学的知识,而没有学习、掌握生活所需的技能,这些学生的就业十分艰难,农村学生就是回到农村,地也不会种,而他们也根本不想回到农村。城市学生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没有上二本以上的学校,很多学生就觉得前途灰暗。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用工条件和不同工种需用度、获取工资等情况的变化,以及大学培养人才方向的偏差,大学毕业生工资不如熟练农民工的现象时有发生。据2014年北京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应届大学生的平均工资为每月2443元,而同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为2864元。
花大把的钱上学,毕业进入社会后工资很低甚至失业,这难免会让为了各种考试做准备,没有学习、掌握生活所需的技能的高校毕业生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因为他们不仅要面对无法获得与学历相对应的劳动报酬的尴尬,更有可能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风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知识无力或者读书无用的说法似乎都能成立,因为我们笃信的“知识就是力量”信条并没有让我们找到一份好工作,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失败的投资”。早在几年前,就有一则报道说一位父亲阻止已经考上大学的女儿去读书,因为这位父亲算了一笔账,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要8万,如果高中一毕业就打工,四年至少赚8万,一来一回就是16万。这16万可以首付买房子,或开店做生意都能赚钱。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每个月两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赚回这1 6万。据此,这位父亲判断读大学是“肯定会失败的投资”。
但问题是,找不到一份好工作,或者先期教育的投资不能马上得到回报,知识就真的无力,读书就真的没有用了吗?在澎湃新闻发布的《又一篇博士生返乡笔记:从一而终的稳定生活更可怕》中,另一位来自乡村的文科博士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读书不会无用,因为知识是有用的,读过大学的人相对而言会有更高的成长空间,以后贡献越大,拿钱也就越多,而不是一毕业就能兑现很多钱或一毕业就加入体制内获得某种‘人上人’的身份优越感。”
天津农学院院长邢克智也对知识的影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知识无法做到马上换取等量的财富,但知识会在人生的长跑中成为走向成功最重的砝码。”他强调,感到“知识无力”,只是博士回到家乡,与同龄人对比后的一种暂时的失落。他强调,能改变命运、让知识“给力”的,岂止一份“文凭”这么简单?大学教育所赋予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加上实践与个人的努力,长远来看,获得知识的人才是最“有力”的。
当然,知识究竟有力还是无力,读书有用还是无用,基于不同的立场和判断标准,不同人会得出不同答案。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有力”和“无力”、“有用”和“无用”这个层面,而不去思考如何将知识转化为力量,如何改变教育“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时,这样的话题似乎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和初衷了。
正方
古鱼(@澎湃新闻):在我看来,在当前,一个刚入职的大学生收入比不过熟练的技术工,这也很正常。读大学的观念应该改一改了,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读书不会无用,因为知识是有用的,读过大学的人相对而言会有更高的成长空间,以后贡献越大,拿钱也就越多,而不是一毕业就能兑现很多钱或一毕业就加入体制内获得某种“人上人”的身份优越感。如果说读了什么学位就要高人一等,不能高人一等就没面子衣锦还乡,那只能是旧时代的事情。
杨璐(@荆楚网):拿一个博士生因为工资低不敢出门来批判高知识低薪酬,并不可靠。试问,学知识就是为了赚钱吗?一个已经读到博士的高材生,应该说涉猎的知识领域应该很宽泛了。他难道不懂知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吗?他难道不懂知识对于人类的进步是金钱物质无法衡量的吗?为什么非要钻进“工资多少”的牛犄角里?农民老百姓不会高谈阔论人文地理,整个国家社会的文化水平更不可能一夜之间陡然增高,如何更好地与这个社会沟通,是每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应该思考的问题。“知识无力感”是伪命题,如果没有纯粹做学问的心,请不要把物质与精神的“贫穷”归于不断地做学问。
苏宜(@北京青年报):农村没有变得更坏,实际上还是在朝着更好的方向不断迈进。王博士所感叹的外出打工者常年不回家、农村人情日渐淡薄等都是农村和农民主动适应现代化的正常举措,是农村发展的必然。由此也必然带来农村的巨大改变,农村和农民逐步进行分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将会进入城市、获取财富。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和途径,拥有技术、生意头脑等等都是有效手段,甚至是比知识更为便捷的方式,从而使得很多人对知识本身产生了怀疑和无力感。
肖时候(@红网):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尚如此非理性看待别人的成功与自己的挫折,也难怪网络上充满了一些情绪化的语言。这或是当今的某种现实:贫富差距造成阶层的分化与心理上的落差。正如这位博士一样,很多人动不动就有无力感的产生,因为社会千差万别,人比人,气死人,这种不恰当的比较自古就有。其实,有些无力感,实是自寻烦恼,比如,读书人追求的当是知识的拥有与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为乐,获取相应所得即可,为什么非要去与他人攀比财富,反过来,自由职业者高风险高收益,也没必要去比较固定工作的稳定,普通劳动者也不必去羡慕那些大富大贵者,各人量力而行,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安居乐业,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这个春节,有位地方媒体的总编辑也在微博上慨叹,过年回村,发现村里的路也拥堵,很多人的车都比他的好。这也是一种知识无力感的矫情,为什么媒体总编辑的车就不能比其他劳动者的车差呢?
反方
余明辉(@荆楚网):“知识的无力感”命题,思考绝不仅这些。但无疑,这是一道与知识有关或仅知识所不能及或解决的宏大命题,是对现实社会一些尖锐问题的深刻观察,以及出路的再次深刻思考,而绝不是一个伪命题,任何人没理由进行嘲讽与揶揄。我们应当从中看出和读懂一个在读博士生对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等诸多短板问题深刻思考和忧虑的苦心,以及应有的担当精神,并给予积极的支持和呼应。
殷建光(@中原网):这种“知识的无力感”才是对改革的一种强力呼唤。必须承认,我们的改革为我们的公民实现个人价值打造更宽广,更温馨的舞台,正是这样的舞台让我们劳动者的收入普遍增加了,让我们人人有了创造财富,实现幸福的机会了。但是,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刚毕业的时候,正是“知识无用论”泛滥的时候,那个时候,全民经商,纷纷下海。后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教师的工资逐渐增加,很有一段时间,我还进入了“纳税族”行列。改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现在,再次感到知识无力很正常,这恰恰是新一轮改革的前奏。
熊丙奇(@南方都市报):怎样让知识“有力”?一种思路是让知识具有改变命运的力量,因此,很多人强调要给农村学生上升的通道,可问题是,这种改变“命运”是和学生升学、获得学历,再用学历去敲响“命运之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在精英教育时代是行得通的,能上大学的学生比例很小,因此,读书、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更贴切地说,是“升学改变命运”。而在大众教育时代,这却难以行得通,就是眼下,中国18—22岁的同龄学生中,已有34.5%的可以上大学,其中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注定不可能从事可以改变他们命运的所谓“精英”工作,读完大学后,很可能和高中毕业甚至初中毕业的学生一起抢工作。
再强调读书升学的价值,知识的无力感会更强,直至出现“读书无用论”,只有强调知识改变生活、完善人生价值,就是不能升学,读书也会有价值。这就需要反思中国现在形成的升学教育模式。
郑桂灵(@海南日报):“知识无力感”不乏社会实例的支撑,比如俯拾皆是的脑体倒挂形象,部分高材生的无用武之地等等。但这种“无力感”却是有着内在和外在的主客观因素所致,比如知识的死板僵化、用非所学的岗位局限等。还有,对“知识”概念的界定本身也存在问题,比如一些人把“学历”当知识,以为学历越高知识就越丰富,满腹经纶就是一肚子学问。学历不等于能力,不能与实践结合的知识难有“力量”可言。博览群书的大学生还需读好社会实践的“无字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