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起源、流变与姓氏学概述
2015-10-27任国瑞
任国瑞
〔摘要〕中国姓氏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即母系氏族社会,先有姓。至父系氏族社会始有氏。此后至春秋时代,氏尊而姓微。战国时代姓与氏通用而不分贵贱。秦汉及以后,姓氏合二为一或并言。具体的姓氏来源成千上万。迄今姓氏有两万余个,按逻辑归纳有17类,其分布以中国为主,遍及世界193个国家。历代因门阀与赋税的需要,皆重姓氏学。姓氏学研究发轫于春秋(以《世本》为代表),兴起于两汉,继起于东晋南北朝(以南朝梁和北朝北魏为代表),兴盛于唐宋,复兴于明,鼎盛于清,全盛于当代(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始)。《中国姓氏起源考与历史名人》一书具有四个特点和两大价值。值得一读。
〔关键词〕姓氏起源流变姓氏学姓氏辨类四个特点两大价值
接到衡阳胡秀华先生送来的《中国姓氏起源考与历史名人》书稿将近一年了,我迟迟未敢下笔作序。这部书洋洋260余万言,是胡先生十几年心血的结晶,我如随意涂鸦,将有损本书的光彩。因此,当时我便建议他去请何光岳先生作序,他说是何光岳先生特别推荐来请我的。本书不但部头大,书中参考与征引书目多达150余种,需要稽核查证;本书对500个姓氏进行了概说与探源,并于每个姓氏后都编有名人传记,他所运用的资料覆盖了二十六史和历代的方志及私家著述,吾非博闻强志之人,许多地方都逼使我重温旧典。功课做完之后,尽管才疏学浅,我还得写几句话以就教于读者诸君。
一、姓氏起源、流变与姓氏学
关于我国姓氏起源,古今许多姓氏研究的专书都有探讨。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或纵不能达远古,或中不能明朝代,或源不能识类别,或横不能见联系,总之是不成系统,不够完善。胡秀华先生的这本书,于单个姓氏探源考订用心良苦,限于他本书的体例,也未便从总体上付诸系统的论述。我遂借弁言之机,对姓氏起源与流变,乃至姓氏学的情况,做一总体的鸟瞰。或略补姓氏研究之缺,亦祈于读者有所裨益。
世界万事万物各有其本源与发展,但在地球上,如果没有人类对它们的关注,便都不会有文献历史。以此为前提,我们可以说,没有人就没有历史。文献历史,是通过文献记述的人及其与人相关联的事物的本源与发展。人是人类区别于低级动物的总称,每一个具体的人,都有其个性特征,但如果每一个具体的人没有一个专属于他的符号,便无法进入集体的劳动与生活,也无法进入文献历史,因此,姓名便应运而生。人类是先有姓而后有氏然后而有名字的。人的姓氏是随着从古猿到猿人,到智人(古人),到新人(现代人)的进化的需要而产生的。
亚洲南部与非洲北部相邻地区的古猿,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的生存发展中,大约在七八百万年前有部分幸运者便变成了猿人。他们是“正在形成中的人”,是能够“拿棍棒的猿群”。这一时期,恩格斯称其为人类的童年,即“蒙昧低级阶段”(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描述他们“过着群团的生活,实行杂乱的性交,没有任何家族,在这里只有母权能够起某种作用。”(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云南省禄丰新生代上新世地层中发现的腊玛古猿头骨化石,距今约八百万年。说明中国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在早更新世三百万年至中更新世二十至三十万年前,猿人为了生存,在劳动中改变了自身本质,已进化为直立人,即“完全形成的人”。这时的猿人能用火,制造劳动工具,血缘同辈通婚,它是人类蒙昧中级阶段。猿人从能够拿棍棒进化到直立行走、形成血缘家族,经历了漫长的七百七十多万年,考古学称之为旧石器时代早期。毛泽东在《贺新郎》词中曾这样描述这一时期:“人猿相揖别,有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距今约二三十万年以前或稍后的更新世中期后一段时间,直立人已进化到智人(古人)阶段。血缘家族公社已发展到母系氏族公社阶段。陕西大荔人头骨化石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在距今约五万年前,早期智人已发展到晚期智人阶段。这一时期母系氏族公社有了较大发展,由于地域和劳动形式的不同,人类不同肤色和种族也已形成。这一时期,广西柳江人、山西峙峪人、周口店山顶洞人、四川资阳人、内蒙古萨拉乌苏人(河套人)、广西来宾麒麟山人、山东新泰人、辽宁建平人、云南丽江人、台湾左旗人等,都有化石出土。从早期智人到距今一万年前的二三十万年间,智人的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劳动工具得到改进,而且有了半地穴式的简陋房屋。考古学将这二三十万年称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夏以前,姓与氏是两回事,它们并没有同时产生,而是先有姓后有氏。姓与氏的贵贱,也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母系氏族早中期,有姓无氏,姓是女人的尊荣,以“老祖母”为中心,形成大小不同的氏族公社,男人是既没有姓也没有氏的。《国语·周语》云:“姓者生也,以此为祖”。“姓”字的象形字,是“女”在上而“生”在下,是女人撑开双腿,刚生出一个小孩的状态。“姓”字本身,就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至母系氏族中后期,男人始有氏,但姓贵而氏贱。是所谓“男子称氏,妇人称姓。”(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至父系氏族时期,男女的地位反过来了,表现在姓氏上,则氏为贵,姓为轻。当时的庶民奴隶是既无氏也无姓的,他们只有名字。即“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而无氏”。(同上)那一段漫长时期的通婚状况是“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同上)
历史发展到大禹时代,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它完成了由部落大联盟共主(酋长)的选举制度到君主世袭制度的蜕变,王权与男权第一次达到顶峰时期。所有的官爵、土地、人民都是君王的,所有的达官贵人的姓氏也全由君王赐予。所谓“胙之土而命之氏”(《左传·隐公八年》),就是这个意思。“胙土命氏”对姓氏发展的贡献,是开启了中国以官为氏、以国为氏、以地为氏、君王和主人赐氏的先河。夏、商、周三代历经约14个世纪(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辞海》所附三代的世系表),48位王者,但一直沿袭着“胙土命氏”(或曰“胙土分封”)的制度。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也带来了姓氏的稳定和发展。它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为,一、父系“氏”的不断强盛和母系“姓”的逐渐衰微。到了周代,姓氏已开始混淆,而以男子的氏为贵。如《仪礼·士昏礼》云:“祝告称妇女之姓,曰:‘某氏来妇。”前说称道妇女之专用“姓”,而祝告时却称的是妇女之父亲男性专用的“氏”。这为以后的姓、氏合一奠定了基础。春秋时的“赵太后”等,则是直接以她曾经依附的男性的氏为称谓了。二、君王所赐氏的氏族得到迅速发展。除了王族之氏和王族尊崇的古来姓族外,其他的一切官名、地名、国氏、族氏,皆为君王所赐。三、以国为氏、以地为氏的支裔氏族日益增长。如夏之后封于杞,杞又分出娄、楼、鲍等支裔。如商封子族于宋,宋又分出戴、微、衍、边、向、起、合、宣、牛、皇甫、司徒、萧、穆、完、乐、正等等支族。周分封亲族诸侯80余国,各诸侯的支裔繁衍达2000余氏,人口几占中国之半。
战国时代,姓与氏已无等级贵贱之别,并已走向普遍融合。男性一脉之间不通婚姻,而不以姓氏为别。姓氏无荣枯,而以地望明贵贱。《通志·氏族略序》云:“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地望”即“郡望”,春秋之世以秦楚为主已普遍实行了郡县制,古来候国的封地,已为郡县所替代或肢解。如崔姓郡望为清河,李姓郡望为陇西等等。姓氏发展纷繁复杂,一般而言,姓氏很少只有一个郡望者。如刘氏有出于帝尧之后者,有出于姬姓周朝支族刘康公之后者,有出于匈奴刘氏者,有出于君王赐姓,如项、梁赐姓为刘者,其郡望多达25个,即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平、东莞、平原、广陵、临淮、琅邪、兰陵、东海、丹阳、宣城、南郡、高堂、高密、竟陵、长沙、河南等地。如王氏郡望有21个,李氏郡望有12个,等等。社会的发展,使得姓氏的许多功能失去了意义。秦汉以后,姓氏已合而为一,人们或言姓或言氏,或并言姓氏。从文献的视角来区分,真正的姓氏合二为一,则始于司马迁《史记》的记述。在《史记》的《本纪》中,记述秦始皇云“姓赵氏”;记述汉高祖云“姓刘氏”。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三“氏族”条中,有首先发明。大约在宋代或宋代以前,姓氏与性别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其称谓并被固定下来。男性及其后嗣皆称姓,女性已婚甚至许字后,随其夫姓,女性原来的父姓随之,于父姓后加“氏”,原名则讳。如任李氏、张周氏等等。此俗一直沿袭至今,但现在存在的主要载体是家谱、灵位牌和墓碑。姓氏自其产生以降,其贵贱荣枯皆与其政治、经济地位相随属。太平之世,姓氏宗族贵者愈贵,贱者愈贱,天下大乱则反之。
中国姓氏的来源丰富多彩,研究姓氏源流的著作汗牛充栋。春秋时《左传》发其端,此时出现了“善论姓氏者,鲁有众仲,晋有胥臣,郑有行人子羽,皆能探讨本源,自炎黄而下,如指诸掌。”(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序》)产生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姓氏学专著《世本》十五篇,它刊布了“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讫春秋帝王公卿诸侯大夫谱系。”(高似孙《史略》)此书曾散佚,清代王谟、孙冯翼、陈其荣、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茆泮林、王梓材等8人有辑本,1957年商务印书馆合成《世本八种》出版。西汉有司马迁“序其历谱牒”的《史记·三代世表序》,有王符的《潜夫论·志姓氏》,应邵的《风俗通·氏族》,有刘向续编的《世本》二卷、《世本王侯大夫谱》二卷、《白虎通·姓名篇》、《大戴礼帝系姓》和《五帝德》等。东汉有贾逵的《姓氏英贤谱》,有宋忠的《世本》四卷、《世本别录》一卷,有王氏注《帝谱世本》十卷、《世本谱》二卷,有外戚邓氏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姓族谱《邓氏官谱》,有山涛的《山公集姓》,有管宁的《氏姓论》(《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注》:“以丧乱之际,世多妄变氏族,违圣人之教,非礼以明姓之意,乃著《氏姓论》。”),有挚虞的《氏族昭穆》十卷(《晋书·挚虞传》:“以汉季丧乱,谱传多至散佚,甚至子孙不能言其祖先,乃著《氏族昭穆》十卷,上疏进之。”)。西晋时有皇甫谧的《帝王世纪》,有杜预的《公子谱》。东晋时有贾弼的《姓氏簿状》七十二篇,其子贾匪之,其孙贾渊,皆专姓氏学。“三世传学,凡十八州土士族谱,合百帙七百馀卷,该究精悉,当世莫比。”(《南齐书·贾渊传》)贾渊又撰《姓氏要状》十五篇及《人名书》。贾渊又将姓氏学传子执,执传孙冠,“故贾氏谱学最擅名”。王僧儒和贾弼父子合纂《百家谱集抄》十五卷、《东南谱集抄》十卷,王僧儒又撰《南谱系》、《十八州谱系》七百一十二卷。又有王俭的《百家谱》和《新集诸州谱》,有刘湛、傅昭和王僧儒的《百家谱》,有徐勉的《百官谱》,有吕静的《姓源韵谱》和《祖氏家传》。南北朝各国甫定,各州、郡、县都官修氏族谱。《南史·王僧儒传》云:“宋齐二代,士庶不分,赋役减缺。职由于此,(梁)武帝乃诏僧儒改定《百家谱》。”说明姓氏之混乱,已直接影响了人才的选任、国家的财税收入和兵丁的派额。诸如《益州谱》、《吉州诸姓谱》、《冀州姓族谱》之类,均系官修。当时五胡乱华,入迁中原者复姓较多,遂有傅馀頠的《复姓录》应运而生。鲜卑族拓跋氏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东魏、西魏政权,宇文氏建立了北周政权,还有北齐政权,是为北朝。北魏自称黄帝之后,至孝文帝时,尽改胡姓为汉氏,皇姓拓跋氏也改为元氏。遂有奉诏而作的《魏孝文列姓族牒》一卷(即《后魏谱》二卷)和《后魏皇帝宗族谱》四卷,收有八氏十姓。为选任官吏的需要,又纂颁《官氏志》(后收入《魏书》),共列36族92姓,皆以洛阳为郡望。其后有宗室元晖业的《后魏辨宗录》四十卷,有《后魏方司格》一卷,有《后齐宗谱》一卷,有《周宇文氏谱》一卷,有《冀州姓族谱》二卷,有《诸州杂谱》八卷。但南北朝姓氏书流传至今者,仅见有何承天的《姓苑》。吐鲁蕃阿斯塔那113号墓出土有高昌某氏残谱和某氏族谱8片。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统一全国,但国祚不长,尚来不及启动新的姓氏编纂工程,即已于618年倾覆。但《隋书·经籍志》中仍然著录有《世本》以来的谱牒41部,360卷,亡佚存目者53部,著录家世家传类书籍217卷部。唐代贞观之治以来,姓氏之学兴盛,产生了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出版了空前多的姓氏学和姓族谱著作。《新唐书·柳冲传》云:贞观开元以来“言谱学者,以路敬淳为宗,柳冲、韦述次之,李守素亦明其学。后有公淹、萧颖士、殷寅、孔至,为世所称。”路敬淳撰有《著姓略记》二十卷和《衣冠系录》(又称《衣冠谱》)六十卷。孔至撰有《姓氏杂录》、《人家类例》(据《封氏闻见记》)等。高士廉、韦挺、岑文本和令狐德棻等纂有《氏族志》,收293姓,1651家,分为9等,由唐太宗颁行天下。(据《唐会要》卷三十六)太宗又命魏元忠、张锡、萧至忠、岑羲、崔湜、徐湜、刘宪、吴兢与柳冲等纂《贞观氏族志》(又称《大唐氏族志》)一百卷。许敬宗、李义府等纂《姓氏谱》二百卷。柳冲之子撰《大唐姓氏录》二百卷。唐高宗显庆四年又修成《高宗姓氏录》,收235姓,2287家。唐玄宗开元初,命柳冲、徐坚、吴兢、魏知古、陆象先、刘子玄等续编《大唐姓氏录》。贾至撰《百家类例》十卷,韦述撰《开元谱》二十卷,柳芳撰《永泰新谱》二十卷,柳璨撰《姓氏韵略》,张九龄撰《姓源韵谱》。唐宪宗时,林宝撰《元和姓纂》十八卷,为历代所称。林宝与李衢撰《皇帝玉牒》一百一十卷。以后宋、元、明、清各代都编有玉牒,实乃皇帝族谱。还有李林甫的《天下郡望姓氏族谱》一卷,李涉利的《姓氏秘略》三卷和《五声类氏族》五卷,永瑢的《步古命氏录》,陈湘的《姓林》五卷等。唐末战乱纷起,门第之见泯灭,五代十国政权,多为庶族所建,为解除氏族等级枷锁,各地纷纷烧毁谱牒。正如顾炎武在《亭林集》卷五《裴村记》中所云:“自唐之亡,谱牒与之俱尽。然裴枢等六十二人,犹为朱温所忌,必待杀之白马之驿,而后可以亡唐。氏族之有关人国也若是。至于五代之际,天地几如弈棋,高门大族,降为皂隶。靖康之变,遂无一家能率以自保者矣!”
到了北宋,出现了较长的社会安定时期,姓氏之学便再次兴起而至空前鼎盛。这一时期官书极少,而私家著述蔚成风气。官书如《百官公卿谱》、《宰相甲族》、《十四家贵族谱》、《本朝宗室图谱》和《绍兴臣僚类姓》等。私家著述有邵思的《姓解》三卷,收2568姓。有钱明逸的《熙宁姓纂》六卷,黄邦俊的《群史姓纂韵》六卷,孔平仲的《姓系氏族》一卷和《姓略》六卷,崔日用的《姓苑略》一卷,魏子野的《春氏族谱》一卷,採真子的《千姓编》一卷,丁维皋的《皇朝百族谱》三卷,徐筠的《姓氏源流考》七十八卷,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二卷,章定义的《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六十卷。这一时期的姓氏学大家,最值得称道的是邓名世父子和大史学家郑樵。邓名世和他的儿子邓椿,父子相继,积数十年之力。继承《元和姓纂》体例,完成了《古今姓氏书辨证》四十卷,其姓氏数量与内容远超《元和姓纂》,“而考订譌舛,特为精核”(永瑢《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郑樵撰有《氏族志》五十卷及《氏族源》、《氏族韵》等七十卷,后来他将这几部书略作精简,收入了他的史学巨著《通志》的《氏族略》中。《通志·氏族略》与《古今姓氏书辨证》,是我国古代姓氏学著作中的瑰宝,它系统完整,考订精核,成为了姓氏学理论的奠基之作。有宋一代,由于庶民姓氏已被纳入姓氏学的理论与实践范畴,因此,民间的启蒙读物中便出现了韵语村书,流传至今的《百家姓》就是在南宋末年应运而生的姓氏书。
蒙古族统一中国,建立了大元帝国,但非常害怕汉文化中姓氏文化凝聚姓缘和地缘关系的强大力量。他们只推重记述蒙古文皇室世系的《蒙古秘史》,而不允许官私修纂汉姓谱,而对于汉人现存的族谱则焚毁殆尽。许有壬在《至正集》卷七十二《题刘氏族谱》文中如是说:“士大夫家贵知其族,及荡于兵,宰相世系之隆,子孙有不知其自出者,况齐民乎?士大夫家能有其谱者,百不一二。”胡助在《纯白斋类稿》卷二十《吴氏谱牒序》和吴海在《闻过斋集》卷一《潘氏世谱序》中,都有类似的表述。元代中叶始有谱牒。《四库全书》显示,收元代别集169种,有40余部文集中有族谱序言和题跋等文章。元末姓氏谱牒之学复苏,所修谱牒,多以宋代欧式(欧阳修修谱的结构模式)和苏式(苏洵修谱的结构模式)为规范。
明代是姓氏学和谱牒学的复兴期。姓氏学的著作有吴沈、刘仲质、吴伯宗的《千家姓》一卷,计1968姓。有徐渭的《路史》(其中姓氏记述仿罗泌《路史》而略有发扬),有廖用贤的《尚友录》,杨信民的《姓源珠玑》六卷,有刑参的《姓氏汇典》二卷,有李日华的《姓氏谱纂》七卷,有王文翰的《尚古类氏集》十二卷,有周星的《姓氏百家新笺》一卷,有佚名的《氏族大全纲目》、《姓氏选华》和《氏族类稿》。有明一代,有两位值得推崇的姓氏学大家,一位是嘉靖年间出有两部重要姓氏著作的陈士元,他撰《姓汇》四卷,收2500余姓,多述源流。后又撰《姓觽》十卷,收单姓2179个,复姓1446个,共3625姓,不但收姓丰富,而且多稽姓源,遍勾流布。成为不可多得的姓氏学著作。另一位是工部员外郎凌迪知,于万历七年完成了《古今万姓统谱》一百五十卷,附《氏族博考》十四卷,《历代帝王姓系统谱》六卷。其自序云:“岂知万千一本,万派一源也。考之《世谱》曰,五帝三王,无非出于黄帝之后,黄帝二十五子,而得姓者十四,德同者姓同,德异者姓异。则知凡有生者,皆一人之身所分也。……知此,则联天下为一家反掌耳。故观吾姓谱者,孝悌之心或亦可以油然而生矣,此余辑谱意也。”王世贞序云:“盖自唐宋而来,其谱姓勿虑数千家,而吴兴凌大夫始合而为一,其源别、郡望,条著胪列,而诸能以姓显者咸附焉。”《古今万姓统谱》规模宏大,系统规范,考核严博,而且以这部巨著为依据,提出了天下万姓皆出于黄帝一人之身的观点。这一观点,随着这部巨著的强大影响力,而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并且奠定了中华各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的历史结论的理论基础。它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反对民族分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明代普遍撰修一姓家谱,几乎无姓不有谱。有许多明版家谱流传至今。这一时期出现了专记一个地方的姓氏志,如《新安名族志》。出现了专记一位或几位功臣家系的专谱,如《李韩公家乘》、《中山徐氏世系录》、《钱氏家乘》及其续集和徐达、沐英、郭英三家的《三家世典》等等。
清代至于民国,修谱大潮波翻浪迭。清代是我国历史上修谱的鼎盛时期,尤以文禁消失的同治光绪间为最著。并且出现了专为女性修谱的新生事物。如高有复的《名媛氏族谱》二卷,萧智汉的《历代名贤列女姓谱》一百五十卷,收193姓,1891家。清末至民国,内忧外患,家国不宁,然民间志士为保家国根脉,不约而同地纷纷续修族谱和氏族志。最难得的是中华各少数民族也于彼时(尤其是民国时期)仿汉族谱例而蔚起修纂家谱。至于对姓氏学的贡献,清代是空前的。姓氏学成果,就国家层面而言,有乾隆时《续通志》的《氏族略》,它仿《通志》体例,撰辽、金、元氏族三卷,总论一卷,《通志·氏族略》补遗四卷。尔后编纂的《清朝通志》也设有《氏族略》,共十卷。私家著述丰硕。有吴山嘉的《复社姓氏传略》十卷,陈廷炜的《姓氏考略》,熊峻运的《新纂氏族笺释》八卷(后增补为《增补姓氏族谱笺释》),汪辉祖的《史姓韵编》二十四卷,汤荣浩的《排韵氏族合璧》二十八卷,黄本骥(湖南宁乡人)的《姓氏解纷》十卷,瞿工诗的《增广姓氏笺》,何文麃的《氏族增笺》六卷,陈芸桥的《姓略谐音》,尹敏的《历朝人物氏族会编》十卷,李绳远的《姓氏谱》六卷和《姓氏类纂》五十卷,任若海的《太平图话姓氏综》,李魁第的《姓氏族谱合编》十卷,李超孙的《诗氏族考》六卷,单隆周的《希姓录》三卷,周春的(辽、金、元)《姓谱》及《代北姓谱》,卢雄的《吴中氏族志》,丁晏的《百家姓韵语三编》一卷,崔冕的《千家姓文》一卷,万光泰的《魏氏补证》(补证《魏书·官氏志》)六卷,陈毅的《魏书官氏志考证》,十六金符斋的《续百家姓谱》等。需要特别推崇的是姓氏学大家张澍,今甘肃武威人,他于嘉庆道光间著有《姓氏五书》共二百余卷,包括《姓氏寻源》四十五卷、《姓氏辨误》三十卷、(这两种已为岳麓书社公开出版)《姓韵》(稿存北京图书馆)、《古今姓氏书目考证》(稿存清华大学图书馆)、《辽金元三史姓录(附西夏)》(稿存法国巴黎图书馆)。《姓氏寻源·出版说明》称:张澍“在研究各种姓氏书的基础上,从史书、文集、故塚之铭、稗官之说、州郡之志、医药之经中,收集姓氏近四千种,叙述了各种姓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历史上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对生僻之姓给予注音,对有争议的姓,旁参旧闻,给予考证。使人们读此书,而能知中华姓氏之多,识各姓之源,辨各姓之流传。”民国时期的姓氏学著作甚微,可见的仅有《蒙古世系谱》、朱希祖的《西魏赐姓考》、潘光旦的《通谱新解》和柳诒徵的《族谱研究举例》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极左路线和极左思潮的影响,将氏族谱牒视为封建文化的产物,将续修族谱视为封建的反革命的行为,专门的姓氏学著作亦寥若晨星。上世纪十年文化大革命,藏之民间的姓氏谱牒约百多万种都被搜罗焚毁,令人痛心疾首。直到1978年,党中央拨乱反正,推行改革开发路线,民间修谱才又重焕生机。近二十年来,全国各地各姓氏都自发组织纂修家谱。今人多依旧时祠堂之血缘昭穆,聚族修复祠堂并续修族谱。同时纂修县、市、省、国甚全球性的各级各类通谱综谱,乃至开展修建全国全球姓氏总祠活动,都在民间悄然兴起。姓氏学著作亦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不论是姓氏学成果还是谱牒成果,都是我国历史上任何朝代都不可比拟的。诸如姓氏学的成果,大致可分为四大类,一、辞书及准辞书,有严扬帆的《新编千家姓》,胡尧的《中华姓氏寻根》,谢钧祥的《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姓》,史国强的《中国姓氏起源》,张展超的《民间百姓通》,陈明远、汪宗虎的《中国姓氏大全》,慕容翊的《中国古今姓氏辞典》,王万邦的《姓氏辞典》,窦学田的《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朱洪斌的《中华五百姓氏源流》,高剑峰的《中国100个大姓》,王根泉的《中国姓氏的文化解读》,王大良等编著的《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李吉的《寻根认祖》,台湾喜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姓谱》,台湾中国名人传记中心编的《中国姓氏源流堂号考》,何兆吉的《百家姓辈分行》,田海英的《认祖归宗———中国百家姓寻根》,袁毅达、杜若甫的《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入11969个姓氏,其中单姓5327个,双字姓4329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个,五字姓96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异译异体字姓3136个。该书每氏之下均有源流、郡望和分布,莫衷一是者多说并存。列代表人物姓名,生僻字注音,检索甚为便捷)。但迄今为止,资料最为丰瞻,收姓最为完备,姓氏古来分属最为系统的,是何光岳的《中华姓氏源流史》,收姓氏16000余个,征引书刊资料200多万条,全书字数700多万字,由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分四大卷出版。二、一姓研究与探源,一些姓氏丛书出版有一姓研究与探源的书,如《中华姓氏通书》(何光岳主编)已出版的有赵、罗、黄、吴、朱、胡、李、王、张、杨等姓单行本。《华夏姓氏丛书》已出版有李、王、谢、杨、郑、孙等姓专册。《百家姓寻源探秘》丛书,出版有周、陈、王、张、杨、刘、赵、李等姓分册。《中国姓氏通书》丛书,出版有《中国韦氏通书》、《中国廖氏通书》、《中国覃氏通书》等。王济育等编的《中华名门望族》丛书,已出版张熙惟、阎钢的《历代张氏望族》,胡新生的《历代刘氏望族》,邱常松的《赣闽粤台丘氏溯源》,卢美松的《中华卢氏源流》,牟日宝、牟珍的《栖霞名宦公牟氏望族》,岳力的《岳飞家史考》四册,裴泽喜的《裴氏宰相世系传略》,周国义、周瑾的《薛氏家族人物志》等。但一姓的源流、分布等研究成果非常多,目前尚无权威统计。就湖南一省而言,据不完全统计,已出版的一个姓氏的研究专书(包括内部印行)有130余种。这类图书在国内有一定影响者,有何光岳的《陈姓》和《卢氏源流史》,冯其庸的《曹雪芹家世新考》,马克锋的《荣氏家族》,禹氏族史研究总会的《禹氏源流》,戴应新的《折氏家族史略》,耿玉儒的《林姓宗祖》,何东成、郭万青、耿玉儒的《比干与林氏》,王智勇的《南宋吴氏家族的兴亡》,罗绍志、田树德的《曾国藩家世》,齐鹏飞的《蒋介石家世》,陆允昌的《中国孙氏世系源流》,佘炳南的《佘氏光宗怀远录》,徐伟坚的《徐氏古今文化大观》,郑维国的《苍南郑氏文化志》,李湘文的《毛泽东家世》,李海文的《周恩来家世》,曾纪光的《中国历代曾氏人物录》,郑维国的《中国当代郑氏人物志》,王汝亮等编的《郑氏人物志》,吴仲贤的《吴氏名人录》,吴兴勇的《吴氏》,任天京的《中华任姓》,任理德的《任氏通书》,刘继德的《湖南刘氏源流史》(上下册),邓继团的《东汉邓氏史》,湖南彭祖文化研究会编的《湖南彭氏》,湖南杨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编(杨开裕主编)的《湖南杨氏通谱》(全2册二卷),《中华唐氏通谱》(全2册),黄燕熙的《黄氏通书》,杨维森的《弘农杨氏史》,等等。三、少数民族姓氏研究,有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王仲荦的《鲜卑姓氏考》,陈连庆的《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陈述的《金史拾补五种》(包括《金史氏族表》六卷、《女真汉姓考》二卷、《金赐姓表》二卷,《金史同姓名表》、《金史异名表》),高文德、蔡志纯的《蒙古世系》和《彝族谱系》,湖南城步县编的少数民族《族序集》,召帕雅坦玛铁·卡章戛的《勐果占壁及勐卯古代诸王史》,刀永明的《车里宣慰使世系集解》,佚名的《勐泐王族世系》,庄景辉的《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宋子皋的《勐勐土司世系》,李林的《满族宗谱研究》,刘庆华的《满族姓氏录》,罗勇的《贵州乌蒙山龙场驿祭司世家》,安伍合的《彝族古代部落什列惹古氏族史》,伍合尔基的《川、滇、黔凉山彝族古侯部落金古氏族世家》,巴且乌撒的《凉山黑彝巴且世族世家》,曲木约质的《凉山黑彝曲木氏族世家》,杨凤江的《彝族氏族部落史》,何耀华的《武定凤氏本末笺证》,赵焜的《贵阳市布依族、苗族谱系》,杨士宏的《卓尼杨土司传略》,等等。四、地方姓氏研究,有王连茂的《闽台关系世族资料选编》、黄玉钊的《客家姓氏渊源》、曾海丰的《梅县客家姓氏源流》、吴仁安的《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台湾出版的王国璠的《台湾姓氏源流》。当代各级政府地方志编纂机构所编的志书中,几乎没有氏族门目,只有少数志书在民族、人口门目中叙述了姓氏名称。第一轮编纂的《汨罗市志》中有境内分姓氏的人口统计和分布。朱炎编有《华容县姓氏志》。陈爱中的《婺源姓氏探源》,谭宗林的《麻阳姓氏》,赵鹏翥的《连城鲁土司》,覃仲玉的《茅冈土司》,台湾亚联书局出版的《台湾人的祖籍与姓分布》,张效禹等编著的《台湾百家姓与大陆源流》,洪雅英的浙江《萧山姓氏志》,金兆法的浙江《缙云县姓氏志》,胡汝明的浙江《兰溪姓氏纪略》,张连合的河南西平县《柏国姓氏寻根》,刘正朴的重庆《忠县姓氏志》,钟永毅的重庆《江津的姓氏与战争》,秦耀普的《山西人口姓氏大全》,苏炳坤的福建《漳州氏族源流汇编》,邱常松的江西《宁都姓氏考略》,盛巽昌的《上海百家姓》,等等。endprint
二、姓氏辨类
中国古代向来重视姓氏源流,姓氏来源历来是选拔人才与缔结婚姻的根本依据。“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通志·氏族略》)隋唐而下亦然。《左传》而下至于宋代,论得姓受氏之源,总计有32类(《通志·氏族略》称,历代各有《百姓谱》和《百官谱》,综合各权威姓氏学著述,“论得姓受氏者有三十二类。”)。而据郑樵的分述,实为34类。一曰,以国为氏;二曰,以郡国为氏;三曰,以邑为氏;四曰,以乡为氏;五曰,以亭为氏;六曰,以地为氏;七曰,以姓为氏;八曰,以字为氏;九曰,以名为氏;十曰,以次为氏;十一曰,以族为氏;十二曰,夷狄大姓;十三曰,以官为氏;十四曰,以爵为氏;十五曰,以凶德为氏;十六曰,以吉德为氏;十七曰,以技为氏;十八曰,以事为氏;十九曰,以谥为氏;二十曰,以爵系为氏;二十一曰,以国系为氏;二十二曰,以族系为氏;二十三曰,以名为氏;二十四曰,以国爵为氏;二十五曰,以邑系为氏;二十六曰,以官名为氏;二十七曰,以邑谥为氏;二十八曰,以谥氏为氏;二十九曰,以爵谥为氏;三十曰,代北复姓;三十一曰,关西复姓;三十二曰,诸方复姓;三十三曰,代北三字姓;三十四曰,代北四字姓。清代《续通志·氏族略》归纳为13类,而实际表述有15类。一曰辽国姓;二曰金国姓;三曰元国姓;四曰赐姓;五曰改氏;六曰有故改氏;七曰冒姓;八曰省言;九曰以号为氏;十曰以国为氏;十一曰以官为氏;十二曰以名为氏;十三曰同族异氏;十四曰回族姓氏;十五曰维吾尔族姓氏。《清朝通志·氏族略》将姓源分为16类,一为皇姓爱新觉罗氏;二为满洲八旗姓;三为蒙古八旗姓;四为附载满洲八旗姓;五为满洲旗分内高丽姓;六为满洲旗分内尼堪姓;七为满洲旗分内台尼堪姓;八为汉希姓;九为赐氏;十为改氏;十一为以部改氏;十二为以地为氏;十三为以姓为氏;十四为以名为氏;十五为省言;十六为同族异氏。
当代学者对姓氏来源的总结有多少之别,少者几个,多者数十个,何光岳先生的姓氏来源分类达41个。他在《中华姓氏源流史》中,除了全部传承了郑樵的34类外,又新增了6类姓氏来源,即:赐姓类,冒姓类,改姓类,避讳类,避难类,复姓改单姓类,复姓改谐音单姓类;但在其传承的34类中,又重复了一个以名为氏类。通观迄今各种姓源分类,存在着逻辑混乱(将二级类目强升为一级类目,它存在于以国为氏、以邑为氏、以爵为氏、以德为氏之中,尤其是改氏与少数民族姓氏)、姓源漏略(有些著作分类不足十)和强分类目(如稀姓,它本来有类可归,且姓之多寡与姓源无关)等问题。我认为,姓氏起源应当分为十七类比较妥当。
(一)以国为氏。
由于我们的知识局限,尚未廓清原始社会中母系氏族至父系氏族漫长历史时期的姓氏部落情况,对于母系氏族时代有多少部落多少姓,不得而知,对于父系氏族时代有多少部落多少氏和姓也不得而知,因此,姑将已知的远古姓氏也列入以国为氏中。在以国为氏中,大抵可以分为4个小目,即以国名国号为氏,以国系为氏,以国爵为氏和辽国姓、金国姓与元国姓等。
1.以国名国号为(姓)氏。
如:华胥、华、伏羲(牺)、伏、风、风胡、颛臾、颛、臾、昊、昊英、暤、呙、娲、涡、女、汝、有巢、巢、宿、柏、栢、母、毋、嫦陵、罇、潜龙、鼈、赫、赫胥、蟜、姜、烈、烈(列)山、炎、神、共、恭、洪、龙、句龙、射、谢、姖、云、雷、方雷、孤、竹、孤竹、隗、吕、麦、牟、羌、三苗、三危、枋、巫、巫咸、卜、许、赤、松、赤松、气、章、丘、逢丘、蓬、井、郴、柄、椿、蒿、鲑、畦、娃、蛇、蝮、垣、同、桐、茶、荼、骆、檀、麻、牛、公牛、公牵、车门、嫘、烛、鬼方、五、貂、羊、公羊、药、圃、有熊、任、轩辕、鼯、梧、媨、苟、铸、祝、蜜、仓、颉、苍(仓颉)、苍吾(梧)、牧、婋、张、容、庸、妲、河、安、妸、葭、丛、凤、驩兜、犬、天、蓐、蜀、采、巴、蛭、嵩、颛顼、洛、烙、陶、唐、陶唐、尧、狸、土、御龙、中山、坂上、阳江、江上、虞、姚、田、春、夏、秋月、暮、虹、蒲、缯、苞、鲍、鲍俎、薰、植、涂、芭、杷、芥、驺、杞、爬、商、汤、殷、钟、箫、蛸、萧、黎、犁、梨、梅、薇、乐、雀、孔、莱、马、白马、鱼、编、艾、雁、婤、席、蒯,等等。这些基本上都属于商及以前大小部落或曰酋长国的姓氏。至于商以后则又有周、秦、汉、鲁、晋、卫、蔡、滕、燕、郑、吴、魏、韩、虢、管、焦、滑、霍、于、应、郜、聃、毕、邦、邭、郕、凡、蒋、刑、齐、楚、宋、陈、荆、赵、莒、朱、邓、薛、罗、沈、曾、倪、纪、申、江、黄、葛、向、英、六、茅、贾、芮、耿、岑、胙等等。
2.以国系为氏。
国系为氏的特征,是以姓氏明国姓之昭穆。如廖叔、滕叔、唐孙、室孙、蔡仲、齐季等。
3.以国爵为氏。
所谓以国爵为氏,是指以国王赐封的爵位作为姓氏。《礼记·王制》云:“王者之制禄爵,公、候、伯、子、男,凡五等。”诸如,夏侯、柏候、罗候、屈候、白候、息夫、滑伯、舒子、葛伯、戎子、莒子等。
4.辽、金、元国姓。
清代《续通志·氏族略》中收有辽国和元国姓氏。公元916年,契丹族建国号契丹,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1125年为金所灭,1131年契丹族又重建契丹国,仍用辽国号,史称西辽。辽之建国前为耶律阿保机,后为耶律大石。故以耶律氏皇族为国姓,次附外戚之姓,次附百姓之姓,次附属国之姓。大姓有伯德氏、梅如氏、遥里氏等。金国,系公元1115年女真部落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历十帝120年,于1234年(天兴三年)灭亡,国姓为完颜。大姓有乌古论氏、乞石烈氏、徒丹氏、女奚烈氏、兀言氏、蒲察氏、言盏氏、温迪罕氏、石抹(述律)氏、奥屯氏、索述鲁氏、移刺(耶律)氏、斡勒氏、纳刺(纳兰)氏、夹谷氏、裴满氏、尼忙古氏、斡准氏、阿典氏、阿里侃氏、温敦氏、吾鲁氏、抹撚氏、都烈氏、散答氏、阿不哈氏、乌林答氏、仆散氏、术虎氏、古里甲氏、求甲氏、黄掴(汪古)氏、赤盏氏、傲国氏、独鼎氏等等。公元1206年(宋宁宗升禧二年),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至元八年(1217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凡十五帝163年,以皇族孛儿只斤氏为国姓。大姓有永古特氏、孛氏、波氏、萨尔图氏、额森图克氏、阿尔哈特实哩氏、班第氏、巴延达哩氏、巴图特穆尔氏、玛噜氏、勒哲特穆尔氏、多罗于氏、恰恰氏、哈哈氏、察察氏、浩里浩真氏、托克托氏、藏布氏、特穆尔氏等等。
(二)以郡为氏。
郡,是春秋至隋唐的地方行政建置名。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先后在边地设郡,面积大于县。秦统一中国,分全国为36郡,后增至40余郡,下设县。治郡之官,初为武职防守边郡,后兼为地方行政最高长官而以后者为主。春秋末置郡守,郡尉次之。亦有不设守只设尉,以尉为最高长官者。西汉景帝时改守为太守,改尉为都尉,东汉以后废尉。汉初有郡和王国,同为地方高级行政区划。郡置守,国封王。吴楚七国之乱后,王国名存实亡。南北朝仍沿汉制,郡官为太守,国官为国相或内史,至隋废国存郡。西晋设郡王爵位,唐宋至以后其爵位次于亲王一等,皇室之外亦封郡王。清代宗室封爵第三级称为多罗郡王,简称郡王。由于古制的郡国并立,因此,学者们在述及以郡为氏时,往往称为“以郡国为氏”。以郡(国)为氏者较多,例如,郴、苍梧、巴、红、蕲、番、质阝(贸阝)、东阳、东陵、栎阳、周阳、信都、冠军、广武、武强等等。
(三)以邑为氏。
邑是旧时县的别称。《汉书·傅宽传》云:“赐食邑雕阴。”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县名,属上郡。”汉代的邑是县的一种,大小与县相当,邑、县之名并存。《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同样是县,封给侯爵的称国,而封给太后、皇后与公主的则称邑。在尚无郡县的春秋前期及以前,称国为邑。《左传》桓公十一年(公元前701年)有云:“君次于郊郢,以御于四邑。”杜预注:“邑,亦国也。”春秋后期至战国时代,邑又泛指一般城市,当时大者曰都,小者曰邑。《荀子·富国》中云:“入其境,其田畴秽,都邑露,是贪主已。”知道了邑的一些情况,我们就能理解包括郑樵在内的姓氏学者为什么将一些国的县邑也列入以邑为氏之中了。
县名始于上古,称帝王所居地王畿为县。《礼记·王畿》有“天子之县内”的记述。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名,始于春秋时期。最初设于边地,秦、晋、楚等大国往往把新兼并所得土地置县。到春秋后期,各国才把县制逐渐推行到内地,而在新得到的边地置郡。郡虽地大,但因其人稀税少,当时地位要比县低。所以晋国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哀公二年》)。战国时期边地逐渐繁荣,才在郡下设县,出现了郡县两级制。秦统一六国后,乃确立郡县制,县隶于郡,隋唐以后,县先后隶于府、州(郡)、军、监、路、厅,辛亥革命后直隶于省、特别区。
邑县之官,在不同时期的设置数量和称谓都有所变化。县令是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别称曰邑宰、县主,尊称曰县尊、邑尊。秦汉时、人口万户以上称县令,万户以下称县长。南北朝时,设置甚多,没有户数限制。唐代之县一般分上、中、下三级,不分称令长。宋代有县令之名,但实际上多以京朝之官行其事,称为知某县事。元称县尹,明清称知县,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称县知事。战国时代置有县丞,秦汉沿置,典文书及仓狱,为县令辅佐。历代所置略同。清代县丞为正八品官。秦代始设县尉,两汉沿置,掌一县军事。历代所置略同。唐代县尉通常为进士出身者初任之官,京畿县尉职责重大不在此例。宋以后县尉渐轻,至明代废止。辛亥革命以后,废府、州,仅设县,置县知事一人,县佐一人。县知事为一县最高行政长官,后改称县长。县佐为县知事的佐理,设于县内要地,不与县知事同城。掌管县知事委办的各项事务,并于驻地就近指挥监督该地警察及违法案件。后废。
以邑为氏,实际上由三个部分构成,即以邑名为氏、以邑系为氏和以邑谥为氏。
1.以邑名为氏。
如前所述,邑名在春秋之世和汉代的部分封地中又称之为国。以国邑名为姓者,有尹、苏、祭、毛、樊、寻、单、甘、刘、营等等。以县邑之名为氏者,有记、臧、缑、郈、郎、巩、柳、匡、卞、郓、栾、郄、智、辅、步、五鹿、闾邱、邯郸、荣、汜、苦、祁、羊、绛、蒯、范、曲、瓜狐、解、邬、翼、宁、汲、戚、冯、京、蔺等等。
2.以邑系为氏。
有原伯、温伯、召伯、申叔、沂相、甘士,等等。
3.以邑谥为氏。
有苦成、古成、库成、臧文、丁若等等。
(四)以乡为氏。
乡是农村的基层行政区域,其建制始于周代。西周至春秋时,周王和诸侯的国都及其四郊以内地区称为国,分设若干乡,居住者称国人。四郊以外的地区称为野,分设若干遂或属,居住者称野人或庶人。此制在《周礼》《书·费誓》、《国语·齐语》等典籍中有记载。至春秋中叶废止。秦汉时乡属于县,此后历代相沿。汉代以三老、有秩、啬夫、游徼等为乡官,佐县令治一乡之事。太平天国时期,乡中依军制设官五等,但和姓氏无大关系,可详《天朝田亩制度》。以乡为氏者,有裴、陆、耨、郝、尸、资、郏、胡母、大陆、西乡、东乡、北乡等姓氏。
(五)以亭为氏。
亭为秦汉时乡以下的一种行政机构。《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战国时代在国与国之间的邻接地方始设亭,置亭长,以防御敌人。以亭为氏的有麋、采、俞豆、欧阳、冈、戊、夜、快、军、羽、岌、镇、界,等等。
(六)以地为氏。
管子说:“地生养万物。”(《管子·形势》)古今的多数战争,都是为了争夺土地而发动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人固不能离开土地,人的姓氏,也多与地名、地产、地俗相关联。
以地为氏的姓氏有:傅、城、池、桥、关颖、丘、邱、高邱、济、柘、阙、瓜田、南宫、北宫、东方、西方、东野、北郭、东郭、西郭、西门、门、南门、北门、桐门、阳门、西、东里、巷、樗里、水邱、浮邱、岳、沅、台、邰、巫马、井、丑、磁、锡、铁、绣、麻、工、药、农、椒、椒丘、慈、孝、嬉、僖、傩、彘、仪、除、右闾、箕山、箕田、箕川、箕户、箕岛、箕原、箕浦,等等。
(七)以次为氏。
以次为氏,即以次第序数和人伦昭穆之名作为姓氏。诸如,零、一、二、第二、三、四、肆、五、第五、六、七、八、第八、九、老、祖、太叔、伯、祢、父、叔、舅、姑、姐、次、稚、孺、儿、孟、仲、季、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等。祢,读糜,旧读你。祢氏,即以其父入祖庙之称谓为氏。《公羊传·隐公元年》谓“惠公者何,隐之考也。”何休注:“生称父,死称考,入庙称祢。”又《左传·襄公十二年》云:“同族于祢庙。”杜预注云:“父庙也。”此为有孝一族,汉末有文学家祢衡。
(八)以官为氏。
以官为氏,是以旧时官员的职官名称或通称作为姓氏。旧时学者除分有以官为氏一类外,又设有官名为氏一类,极不严谨。在字面意义上,这两个姓源是基本重复的。其实,所谓的以官为氏,是以官宦省称为氏。这两类姓源的归纳,前者应定名为以官名为氏,而后者应定名为以名宦省称为氏,而以官为氏,则是这二者的统领。现分别举姓氏之例如下:
1.以官名为氏。
诸如:云、乌、史、太史、士、监、帅、军、师、团、营、连、庾、褚、钱、酒、宰、库、度、御、校、节、僕、遏、啬、职、职方、里、理、候、宪、阿、陵、柱、司马、司徒、司寇、司空、寇、符、衡、偏、谏、保、训、富、粟、凌、环、阁、乐,等等。又有以官宦统称氏者,如官、宦等。
2.以名宦省称为氏。
诸如:师宜、师延、师祁、吕相、史晁、侍其,等等。
(九)以爵为氏。
爵者,爵位。凡以上辈先人爵位作为姓氏者,即以爵为氏。其间又分三类,即以爵名为氏、以爵系为氏、以爵谥为氏。
1.以爵名为氏。
诸如:皇、王、公、霸、候、伯、子、公乘、公士、不更、庶长,等。
2.以爵系为氏。
诸如:王叔、王子、王孙、公子、公孙、士孙,等。
3.以爵谥为氏。
诸如:成公、成王,等。
(十)以族序为氏。
按照家族内的辈分称谓作为姓氏者,即以族序为氏。
诸如:仲孙、叔孙、季孙、臧孙、魚孙、杨孙、贾孙、古孙、福子、卷子、等例。
(十一)以姓为氏。
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产物,氏,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产物。因此,可以知道以姓为氏的产生,只能在父系氏族社会及以后时期。它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对于那些有名望而子孙发达的古姓的传承。这种传承,给我们研究上古史、古文字学等领域,提供了坚定的证据。
(十二)以名字为氏。
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古来迄今的姓氏学者,一方面没有人敢下名和字的定义,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然,我们能看到的以《辞海》为代表的各种字典、辞典也是敷衍一过。另一方面,在姓源探讨时又将名和字分设两类。名和字是怎么回事呢?名,是在一个人出生不久由其父母赐命的一个语言文字的称谓符号。字,是指男子成年行冠礼、女子成年许嫁行笄礼的时候,由其父亲主持由朋友宾客赐命的一个语言文字的称谓符号。古人,除少数民族和庶人奴隶外,都是有名有字的。如《史记·老子列传》称:“姓李氏,名耳,字伯阳。”屈原《离骚》的第五至第八句云:“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予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的父亲看到他初生时的气度,便给他取了很好的名字。亲自命名为正则,又采纳了宾客取的字灵均。《孟子》云:“男子之冠也,父命之。”明代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云:“字虽朋友之职,亦父命也。”古代社会的中、上阶层,男子行冠礼为二十岁,女子行笄礼以许嫁为限而年龄不限。《礼记》云:“男子二十则使宾友冠而字之。”又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笄”,音jī,本义为古代用来插住挽起头发或弁冕的簪子,引申为女子成年许嫁的特指。“醴”,指酒食相待。)名和字,乃一人之属,不宜作为两个一级类目来阐释。但名和字又毕竟是两个姓氏来源,因此,在这里以两个小目作一举例。
1.以名为氏。
诸如:怀、伏、戏、宓、神、轩、轩辕、牧、力、尧、禹、青、昊、盤、甲、沃、颉、童、老、修、勾、尊、伦、泠、汪、龙、容、和、殳、格、终、善、皋、敖、参、感、昌、仓、巷、服、鞠、稷、皮、展、弓、招、居、牙、到,等等。
2.以字为氏。
诸如:家、忌、谋、显、旅、游、罕、众、骞、胥、矫、先、石、析、弥、羽、国、驷、印、良、边、灵、正、庆、旗、囊、牛、男,等等。
(十三)以号为氏。
以号为氏,主要产生于少数民族尤其是满族之中。诸如:达呼哩氏、约尼氏、锡里氏,等。
(十四)以德为氏。
古人重德,故在姓源上分有吉德、凶德两类,而并无表事物属性的非吉非凶之德。在以凶德为氏者中,大部分姓氏是以先人的凶猛动物图腾姓氏借代凶德而归入的。有的姓氏是中性的,并不代表吉凶,也被归入了凶德一类,如闻氏。还有闻人氏,应属吉德类,古人也将其归入了凶德。后人不考,袭其错者甚多。姑以鉴古之意,仍将吉德、凶德作小目而略举数例。
1.以吉德为氏。
例如:闻人、冬日、老成、考成、严父、事父、生、姓、彭祖、寿、祭、仁、义、礼、智、信、恭、福、孝、忠、悌、恕、悯、嘉、空、无、安,等等。
2.以凶德为氏。
例如:鬼、鬼方、虎、狂犬、猛、勇、征、暴、蝮、枭、鄂、崩、强梁、蛸、莽、兀、勃、杌、黥,等等。
(十五)以技为氏。
我们的先人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发现和创造。先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在不同部落、不同方国、不同地域和不同家族之中,产生了极具令誉的技术技能或因此而生产出的产品,后人以此技能和产品名称作为姓氏,这就是以技为氏。
这种姓源的姓氏很多,诸如:建、鄘、杀、屠、造、犁(犂)、钓、冶、铸、制、揭、臼、弈、盖、盖楼、纲、渔、罗、泥、伐、浣、投、漆、漆雕、陶、绫、樵、猎、箫、弦、舞、琴、韶、律、钟、镂、鬲、有鬲、磨、砖、厨、厨人、渠、壶、博、砚、简、笔,等等。
(十六)改氏。
改氏,严格地说主要不是姓氏的源头,而是流变。当然在赐姓中有本无姓氏的个例。改氏的情况较为复杂,它的二级类目我将其分为6类。
1.赐姓。
上古至先秦时期,王族、贵戚及有功之臣均有奴隶和庶人。这时的奴隶和庶人,是不允许有姓氏的。如男主人满意度较高,则可以赐随主人姓氏和名字。汉代以来的赐姓为帝王专属,如对帝国、王朝的有功之臣,往往被赐予皇族之姓。皇帝还可以同时赐姓赐名。例如:
汉代:高祖刘邦赐项伯、娄敬等为刘氏。汉武帝刘彻因匈奴休屠王做金人祭天,遂赐其太子姓名为金日磾。
新朝:王莽赐燕嘉姓王氏。
三国吴:孙权免廷尉史伟死罪,赐姓“斯”氏,以嘉其子史敦兄弟争为其父代死。孙权叹曰:“为孝至斯,可谓尽矣!”遂赐姓“斯”。
南北朝北周:赐姓王盟为拓王氏,赐姓杨坚为普六茹氏。
唐代:皇帝所赐姓李氏者,有徐世勣、邴元纮、安抱玉、杜伏威、胡大思、弘播、郭子和、麻延昌、张宝臣、董忠臣、拓跋思恭、骆元党、拓跋赤辞、没辱孤、索氐檀、安国臣、刘季真、于弥恒、康延孝、温韬、周承诲、孙德昭、朱友谦、袁象先、段凝、晏球、白承福、夏鲁奇、宋文通、胡弘立、赤邪赤心,阿跌先进、罗艺。舍利氏、鲜于氏,亦赐姓李氏。李克用,本朱邪氏,因军功封晋王,遂赐姓名。原无姓氏的若干少数民族酋长,归附唐朝有功而赐姓名。如有阿布思部裔赐李茂勋、回鹘汗国设斯赐李思忠、阿历支赐李思贞、习勿啜赐李思义、乌罗思赐李思礼、爱邪勿赐李弘顺、扫刺赐李绍威,等。
五代十国前蜀:前蜀王王建赐养子、义子数十人皆王姓。养子赐名者有,赐华洪为王宗涤、魏洪夫为王宗弼、吉谏为王宗暗、鹿弁为王宗弁、谢从本为王宗本、文武坚为王宗阮、许存为王宗播、李绾为王宗绾、杨儒为王宗儒、全师朗为王宗朗、郑渥为王宗渥、赵素为王宗勉、候矩为王宗矩,等。
后梁:太祖朱温赐李彦威姓名朱友恭。
后唐:太祖李克用赐数十名义子为李氏,还有赐姓名者若干人。如赐安恩敬为李存孝、孙重进为李存进、王贤为李存贤,等等。
明代:据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二“明祖多养异姓为子”条记述:“明祖初起,以匹夫举事,除一侄(朱文正)一甥(李文忠)外,更无期强近之亲,故多养异姓子。幼而抚之,长即命偕诸将分守,往往得其力。”这些养子二十余人皆赐姓名。有赐朱氏者,亦有仍其本氏而赐名者。蒙古人和勇因祖父阿鲁台降明,太祖封为和宁王并赐姓和氏。因傣族土司有功,赐三姓“用、刀、剁”。又赐柴舍为朱文刚。明成祖朱棣对蒙古族归附有功者亦赐姓名。如:赐也先土于为金忠,赐鞑靼酋长把都帖木儿为吴允诚,赐蒙古人买驴为吴成,赐瓦剌人阿鲁哥失里为金顺,赐蒙古人把台为蒋信,赐蒙古人浩里浩沁为火真。
2.冒姓。
冒姓主要有两种来源,现分述如下:
①被人收养或拜人为义父者,而冒养父和义父之姓。它和赐姓略有区别,赐姓者,乃为养父和义父主动赐予,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冒姓的主动一方在冒姓者,冒姓者有要求而被冒方承认即可成立,不需要赐姓文书和仪式。如曹操之父曹嵩,本姓夏侯氏,而冒养父东汉末中常侍曹腾之姓。五代人王殷,本姓蒋,而冒养父王重殷之姓。后唐明宗李嗣源,本姓邈佶烈氏,后唐太祖李克用养为子,冒姓改名致继帝位。北汉刘承钧养子继思(本薛姓)、继元(本何姓),皆冒刘姓。后周世宗柴荣,为后周太祖郭威养子,因冒郭氏而即帝位。后汉高祖刘知远弟慕容超,为阎氏养子,冒阎姓。宋代魏了翁,本姓高,为姑父魏氏养子而冒魏氏。王镐为江万里养子而冒江姓。元代黄公望本姓陆,出继永嘉黄氏而冒黄姓。
②随母改嫁后冒继父之姓。隋末有西域月支胡人王世充,本姓支,随母改嫁王氏而冒姓王。此类冒姓,在民间早已衍成通例,不赘述。
3.省言。
将复姓和多字姓改为单字姓,是为省言。复姓改单字姓的,多为汉族。多字姓改单字姓的,多为少数民族。
①复姓改单字姓。诸如:改伯封氏、伯鸾氏、伯德氏、伯象氏、伯夫氏、伯丰氏、伯昏(昬)氏为伯氏;改宿勤氏、宿沙氏为宿氏;改巫咸氏、巫马氏为巫氏;改赤松氏、赤诵氏为赤氏;改章佳氏、章齐氏、章仇氏、章商氏为章氏;改逢候氏、逢孙氏、逢门氏为逢氏;改有熊氏、有穴氏、有乔氏、有黄氏、有易氏、有穷氏、有娵氏为熊氏、穴氏、乔氏、黄氏、易氏、穷氏、娵氏;改欧阳氏为欧氏、阳氏;改司空、司马、司徒氏为空、马、徒氏;改陶唐氏为陶氏、唐氏;改上虞、西虞氏为虞氏;改余虞氏为余氏、虞氏;改第一氏至第八氏为第氏;改梅伯、梅知、梅智、梅何、梅普氏为梅氏;改钟离、钟吾、钟巫、钟期氏为钟氏;改甘公、甘庄、甘先、甘士、甘州、甘佳氏为甘氏等等。
②多字姓改为单字姓。少数民族将其本有的多姓字改为汉姓,第一次大规模改姓在汉代。两汉的强盛,使原来周边许多民族地区纳入了汉朝的版图,为了不受歧视,便于交流和贸易,遂群起而改为汉姓,绝大多数为单姓字。周边归附的邻国,也以改汉姓为荣。如周边的匈奴、乌桓、鲜卑、西域胡、西南夷、交趾、朝鲜等国国人纷纷改为汉姓。第二次高潮,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五胡(匈奴、羯、氐、羌、鲜卑)及巴氐、蛮僚在中原建立列国,移居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普遍改为汉姓而融入汉族之中。第三次高潮在隋唐帝国时期,将吐鲁番、吐谷浑、南诏、靺鞨、渤海、铁勒、室韦、高丽、百济、新罗、西域、突厥、柔然、口厌哒、罽宾、昭武等国纳入版图,作为隋唐新臣民的少数民族,也纷纷改为汉姓。第四次高潮,在五代至两宋时期。这一时期,五代十国混乱,而两宋与辽、金、西夏、大理并立,加快了汉姓与少数民族姓氏的融合。此时最突出的,是女真族纷纷改为汉姓。第五次高潮在元代。蒙古族灭南宋、金、西夏、南诏、吐蕃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元朝。为了融入汉文化,皇族带头改汉姓,使蒙古姓氏汉化加快了进程。明代对少数民族有功者赐汉姓。清代也赐汉姓,但其满族并不要求改姓。至辛亥革命时,清朝灭亡,满人几乎全改为汉姓。下面就多字改汉姓单字者举例:
诸如:女真族乌古论氏改为商、乌、刘、李氏,乞石烈氏改为高、卢氏,女奚烈氏改为朗氏,温迪罕氏改为温、张氏,索术鲁氏改为鲁、范、花氏,尼忙古氏改鱼氏,阿里坎氏改何氏,阿布哈氏改田氏,乌林答氏改蔡氏,古里甲氏改汪、吴氏,兀撒惹氏改张、李氏,等。蒙古皇族孛儿只斤氏,改为孛、波氏,永古特氏改为赵、马氏;西域亦不剌金氏改买氏,哈喇娄氏改为沙氏;唐古直氏改为唐氏;格济格氏改为贯氏;阿尔斯兰氏改为兰氏。回族多马姓,诸于阿哈马、马合马沙、马合麻、马哈谋沙、马合谋、马合木、麻哈马之类,均改为马姓。《元史》记载:“赛典赤·赡思丁……子纳速拉丁拜陕西行省平章政事。”《陕西通志》载:其“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丁四姓。”后又改赛典赤为赛氏。波斯人木八剌沙,任元顺帝平章事,被赐名达不花,其后人改为达氏。维吾尔族哈八士,率部族将士跟随明太祖征战,因“剪除寇盗,赐之姓曰翦。”后人中有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西域回族亦剌思,明洪武廿三年归附,授南京锦衣卫首领,其子马哈麻,英宗天顺元年袭职,屡功至都督佥事,御赐姓氏曰马政。据刘庆华《满族姓氏录》载,瓜尔佳氏改为关、白、石、鲍、汪氏,钮钴禄氏改为郎、钮氏,舒穆禄氏改为徐、舒、米、宿、郑、萧、万氏,赫舍里氏改为高、康、赫、张、何、卢氏,他塔喇氏改为唐氏,伊尔根觉罗氏改为赵、佟氏,爱新觉罗氏改为肇、金、罗、德、洪、依、海、刘、王、赵、溥、载、松氏。舒舒觉罗氏改为赵、舒氏,阿颜觉罗氏、阿哈觉罗氏、塔察觉尔蔡氏、觉尔察氏、蒙鄂络氏等改为赵氏,那木都鲁氏改为那、南氏,郭络罗氏改为郭、罗氏,巴尓拉氏改为阿氏,巴雅拉氏改为富、白氏,锡克特哩氏改为西氏,库雅拉氏、瑚尔体氏改为胡氏,萨克达氏改为李、麻、骆、仓氏,萨克察氏改为英氏,萨玛喇氏改为蔡氏,塞米勒氏改为柴氏,赫舒哩氏、典克罗氏改为何氏,赫叶勒氏改为赫氏,尼玛察氏、富尔哈代氏改为宋氏,尼玛哈氏改为俞、于氏,瑚锡哈哩氏、卦尔察氏改为关氏,喜塔喇氏改为图、赵、祝、文、齐氏,泰楚鲁氏改为鲁氏,穆尔察氏改为穆氏,穆色辰氏改为色氏,索卓络氏改为曹、索氏,格济勒氏改为葛、鄂氏,布尔察氏、布尔尼氏改为卜氏,布雅穆齐氏改为阎氏,伊拉哩氏改为伊、苏氏,伊拉齐氏改为改为伊氏,苏尔佳氏、苏都哩氏改为苏氏,托和罗氏改为陶氏,温特赫氏改为温氏,乌苏占氏、乌尔锡氏改为吴氏,乌勒里氏改为那氏,乌库里氏改为商、刘、乌、李氏,乌灵阿氏改为蔡氏,阿克占氏改为雷氏,墨尔哲勒氏改为葛、孟氏,墨尔迪勒氏、默克勒氏改为孟氏,图克坦氏改为杜氏,郭尔佳氏改为郭氏,武库登吉氏改为武氏,叶赫勒氏改为叶氏,珠锡哩氏改为朱氏,珠赫勒氏改为董、术氏,鄂穆绰氏改为罗、郭氏,舒穆哩氏改为莫氏,达尔充阿氏改为戴氏,倭彻赫氏改为魏氏,伯蔡特氏改为白氏,那克塔氏改为佟氏,罕楚哈氏改为田氏,奇德里氏改为祁氏,恒吉里氏改为恒氏,锡玛拉氏改为纪氏,博尔济氏改为边氏,博都里氏改为鲁、范、花氏,哈斯虎氏改为左氏,等等。
4.避讳。
这里说的避讳,是指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名字,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的一种礼制规范。表现在姓氏上,一般人的姓氏用字不能与君主名字相同。表现在其他方面毅然。如汉文帝名恒,时人即改称恒山为常山。如避尊长名讳,杜甫作序时,常改序为叙或引,因其祖父名序。现就姓氏避讳略例如下。
五代时,唐榖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的瑭字同音名讳,遂改姓陶。时人有姓敬者,亦纷纷改姓,或陶氏,或苟氏,或恭氏。宋代匡姓,因避太祖赵匡胤之讳,而改姓康。殷悦,因避宋太祖之父赵宏殷之讳而改汤姓。国中殷氏当时或改商氏或改殿氏。宏文抚,因避上讳而改姓洪。北宋重臣、潞国公文彦博,本姓敬,其曾祖避后晋高祖石敬瑭之讳改敬氏为文氏,至后汉又恢复敬氏,至宋朝又避太祖之祖父赵敬讳,再改为文氏。南宋高宗时,恒氏因避高宗之兄宋钦宗赵恒之讳而改为亘氏。为了避宋高宗赵构之音讳,国中之勾、钩、芶、句龙诸氏皆改姓。真德秀本慎氏,避宋孝宗赵慎之讳改真氏。金朝师安石,本尹姓,因避卫绍王完颜永济之音讳而改姓师。宋端修,避金睿宗讳改姬氏,等等。
5.避难。
古今中外都有因避祸难而改名换姓者,因而避难改氏毋须解释。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常有嫌恶臣民之姓而令其改氏者。如恶危全讽(元绍之祖)之危姓而令改为元氏;恶刘履祥之祖刘氏姓而令改金姓。宋、辽、金之际,辽人王珣,本为耶律氏,避难辽西,改王氏。明时潘绍本姓赵,赵廷美之后,避难改为潘氏。现当代避难者,除了改姓换名外,更有改换国籍者。
6.少数民族改汉姓。
在“省言”中已叙述了少数民族改汉姓的历史过程和几次高潮,而且就多字姓改汉族单字姓作了较多举例。少数民族改汉姓,主要原因是:第一是少数民族在战争后成为了汉人国家的臣民。在一个汉人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少数民族的姓氏汉化,是免于歧视的途径之一。第二,改汉姓以后,少数民族可得到许多便利。既是这个国家的臣民,则无论生产生活和政治军事,都必须与汉人打交道。第三,是出于对汉族姓氏文化的崇尚。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下面略举以两字姓的少数民族姓氏改为汉姓的例子。
诸如:尉迟氏改尉、迟氏,皇族完颜氏改为王、颜、陈氏,兀颜氏改为朱氏,奥屯氏改为曹氏,石抹(述律)氏改为萧、米、郑氏,蒲察氏改为李氏,颜盏氏改为张氏,耶律氏改为刘、王、萧、李、黄氏,斡勒氏改为石氏,纳兰氏改为高、康氏,裴满氏改麻氏,斡淮氏改赵氏,阿典氏改雷氏,温敦氏改空氏,吾鲁氏改惠氏,都烈氏改强氏,独鼎氏、散答氏改骆氏,仆散氏改林氏,赤盏氏改张、石氏。契丹族的伯德氏、梅如氏、遥里氏改萧氏。慕容氏改慕氏,宇文氏改宇氏。满人兆佳氏、鄂卓氏改为赵氏,佟佳氏改为佟、董、高氏,富察氏改为富、傅、李氏,乌雅氏改为吴、穆、包、黄、邵氏,戴佳氏改为戴、代氏,颜扎氏、爱义氏、章锦氏改为张氏,李佳氏改为李氏,黄佳氏改为黄氏,孛佳氏改曹、孛氏,齐佳氏改齐氏,敖佳氏改敖氏,苏佳氏改苏氏,陶佳氏改陶氏,蔡佳氏改蔡氏,武佳氏改武氏,田佳氏改田氏,都佳氏改都氏,王佳氏改为胡氏,乌苏氏改为吴、朱氏,辉和氏、必喇氏改为何氏,扬佳氏、扬那氏改为杨氏,章佳氏改为章氏,嵩佳氏改为宋氏,关佳氏改为关氏,性佳氏改邢氏,穆佳氏改穆氏,费莫氏改马、麻氏,等等。
(十七)少数民族姓氏。
清代重姓氏,尤重满族姓氏。所修《续通志·氏族略》中,满族姓源就多达十六类,即,一、皇族爱新觉罗氏;二、满族八旗姓;三、蒙古八旗姓;四、附载满洲八旗姓;五、满洲旗分内高丽姓;六、满洲旗分内尼堪姓;七、满洲旗分内台尼堪姓;八、汉希姓;九、赐氏;十、改氏;十一、以部为氏;十二、以地为氏;十三、以姓为氏;十四、以名为姓;十五、省言;十六、同族异氏。
中亚、西亚的回教,约于宋代传入中国,多以教主穆罕默德姓名的谐音或近似音为姓名。“穆”与“默”,二字与“马”谐音,因而回族姓氏中几乎都带“马”字。谚云:“十个回回九个马,剩下就是撒、喇、哈。”在回族融入汉民族过程中,回族大多数改为马氏。
景颇族姓氏,有梅普氏、梅掌氏、和木图氏、梅准瓦氏、金别氏、恒滚氏、木图氏、泡戚氏、泡韦氏、泡羊氏、支孔氏、木然氏、木孔氏、格良氏、勒西氏、勒氏、堵引氏、恩孔氏、勒滔氏、勒排氏、嫩木皆氏、勒托氏、勒羊氏、米桐氏、曾通氏、金劈氏、张木氏、夺石氏、曾行氏、木途氏、强雷氏、木日氏、木染氏、勒张氏、达石氏、崇藏氏、婆罗梓氏、芒商氏、梓旦氏、勒武氏、格佬氏、勒江氏、勒喃氏、直估氏、普列氏、木等氏、勒贵氏、跑磨氏,等等。这些姓氏,大多源于生产劳动和自然地理现象。如景颇语梅为“芋”,普为“犁”,梅普氏即为“犁芋”之意。梅掌氏,即取“整理芋墒”之意。如雷、日、江之类属于自然地理现象。景颇族以双字姓为主,后来普遍改为了单字姓。
赫哲族姓氏,有尤克热、马林卡、卢义如、毕拉达克、给温克、傅特哈、舒穆鲁、奇楞、孙木恩、吴定克、乌扎拉(又作吴扎拉,满族和锡伯族亦有此姓)、哈普都、陆火如、葛直克勤、克日克勤、努叶勒,等大姓。他们以三字姓氏为主,绝大部分以首字或首字字音改成单姓。
哈尼族姓氏,有楼牙、楼比、苟角等大姓。后来基本改为了汉姓,如楼牙改王氏、楼比改杨氏、苟角改张氏。
柯尔克孜族姓氏,有达本(后改吴氏)、额齐格(改常氏)、博勒德热(改郎氏)、害热格斯(改司氏)、嘎博韩(改韩氏)、蔡音德热(改蔡氏)等大姓。以三字和四字姓居多。
鄂伦春族姓氏,有莫拉呼尔(后改莫氏)、玛涅依尔(改孟氏)、吴恰尔坎(改吴氏)、魏拉依尔(改魏氏)、杜宁肯(改杜氏)、古拉依尔(改关氏)、卡格依尔(改韩氏)、恰吉尔(改陈氏)、玛哈依尔(改猛氏)等大姓,以四字姓居多,后来基本上都改成了单字汉姓。
达斡尔族姓氏,有瓦然(后改乔、陶氏)、陶木(改陶氏)、阿协金(改吴氏)、昆吉、库尔堪(均改吴氏)、乌力斯(亦作吴力斯,改吴氏)、精奇里(改金氏)、克依乌热(改杜氏)、杜尔吐勒(改杜氏)、布尔金(改敖氏)、敖拉(改敖、单氏)、阿勒丹(改安氏)、何苏勒、何斯日(均改何氏)、额苏日、乌朗日(均改何氏)、胡扎(改胡氏)、郭布勒(改郭氏)、苏都日(亦作苏都,改苏、孟氏)、多金(改多氏)、多布塔(改段氏)、鄂苏里(改何氏)、绰日哈(改吴氏)、霍烈子台(改康氏)、瓦兰(改万氏)、莫日登(改孟氏)、沃热(又作沃日,改沃氏)、海楞(又译为鄂勒特,改鄂氏)、鄂苏勒(改鄂氏)、乃卜迪(改卜氏)、毕力扬(改杨氏)、甘昌(改鄂氏)、德都勒(改德氏)、托莫(改陶氏)等姓氏。以三字姓居多,后改为单字姓。
崩龙族姓氏,数量不多,大姓更少。一般为两字姓,诸如:办耐氏,后改为大王氏;索孟氏,后改为小王氏;香抹氏,后改为刘氏。
僳僳族一般为三字姓,有两个大姓。瓦扎扒氏,僳僳族“瓦扎扒”为“鱼图腾”之意。姓氏汉化时,以“鱼图腾”首字汉语同音字“余”为氏。尼切扒氏,“尼切扒”,僳僳语义为“霜”,汉化时以“霜”为氏。
佤族姓氏较多,姓源中遗存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如赛朔氏姓源故事,传说天上掉下一颗星,大家去分星肉吃而无刀。有一个叫老四的人,在大便时被腊比(一种扫帚草的叶子)刺痛了臀部,便以腊比作刀割开星肉,又用竹签串成许多份进行分配。人们称这一事件为“赛朔”。赛是第四,朔是竹签,合起来就是这一事件。老四的后人便以赛朔为氏。又如在木依寨有兄弟二人为杀猪而争一把刀。在争抢中哥哥得刀身,而弟弟得刀柄。佤语中刀身叫“昂”,刀柄叫“斯杜”。哥哥的后人以木依昂为氏,而弟弟的后人以木依斯杜为氏。佤族的姓氏有:果恩斯不勒、果恩邛、果恩垮特、果恩郄、布农、杨欧、杨邦、杨喔、阿娄克、果恩希达格洛克、果恩希达列士、杨耿、杨茸、斯古、果恩列扑、孔洗额、苦阿、果恩稻(改稻氏)、果恩伍(改伍氏)、果恩塔(改塔氏)、果恩库(改库氏)、果恩修(改修氏)、果恩双(改双氏)、果恩那(改那氏)、阿鲁、希达(后改阿芒氏)、赛朔穷芒、腊松、果恩散(均改散氏)、杨铺依、塞纽、斯耨、亚木、果恩斯列木、康阿鲁、额特、赛朔额特、赛朔窝破、赛朔洗腊、赛朔格龙永、果恩宋、贡然、杨不勒蒙、杨布娄克、切木、切阿、苦仪、果恩嘎、盖英莫木、果恩窦、果恩普、果恩贝、涅阿列特、涅苟、涅垦、涅帅(改帅氏)、涅桂(改桂氏)、涅桑、斯来迎、柯来英、柯腊克、簿艾、簿克、斯布勒、童卧、格咯、勃阿、朔埃英、土艾、阿朗、洛斯、柯泛、布窘、阿劳姆、洛埃、孔告、布拉、克里木,等等。
关于姓源的分类,还有列以事物为氏、以谥为氏、以部为氏、同族异氏、夷狄大姓、代北复姓及多字姓和诸方复姓等等,因其多类交叉,逻辑不洽等,故不备采。
总之,中华民族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生存的需要而产生,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发展。殷商武丁时代的甲骨文,记载了儿氏家族11代人的姓名;战国时代的《世本》,是我国最早的族谱。中华民族姓氏的文献历史之悠久,是其他民族姓氏所无法比拟的。我国姓氏有23800多个,以单字姓(6931个)和双字姓(9000多个)居多,从三字到十字皆有姓,十字姓如西藏的“伏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数量上,从一到十,到百、千、万,皆为姓;方位上,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皆为姓;天文上,风云雷雨冰霜皆为姓;天干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皆为姓;地支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皆为姓;颜色上,赤橙黄绿青蓝紫,皆为姓;还可以从山水之间、动植物之间、品行之间等等,抽绎出许许多多的姓氏。
(责任编辑文键)
参考文献:
[1](春秋)左丘明(一说汉代刘向,清代王谟等8人辑佚)《世本八种》商务印书馆,1957。
[2](春秋)孔子,《尚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3](春秋)左丘明,《左传》,岳麓书社,2002。
[4](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5。
[5](东汉)班固,《汉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7](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5。
[8](唐)房玄龄,《晋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9](南朝·齐)沈约,《宋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10](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11](唐)姚思廉,《梁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12](北朝·北齐)魏收,《魏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13](唐)魏征等,《隋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14](后晋)刘明、张昭远、贾伟,《旧唐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15](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岳麓书社,1997。
[16](北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17](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18](元)脱脱,《辽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19](元)阿鲁图,《宋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20](元)阿鲁图、欧阳玄等,《金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21](明)宋濂、王袆等,《元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22](清)张廷玉、万斯同等,《明史》,岳麓书社,1996。
[23](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97。
[24]李斯、孙思白、韩信夫等,《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2011。
[25](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26]慕容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7]王万邦,《姓氏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28]魏嵩山,《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29]何光岳,《中华姓氏源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30]袁毅达、邱家儒,《中国姓氏大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31]李学勤等,《中华姓氏谱》丛书,现代出版社、华艺出版社,2000~2002。
[32]翦伯瓒,《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83。
[33]崔连仲,《世界通史》,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