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像做祈祷一样去工作
2015-10-27
编者按:潘石屹,当今中国最活跃、最具有鲜明个性的房地产商之一。作为SOHO中国的董事长,他在北京的CBD地区留下了永久的印记。翻开这位出身西部贫困地区的成功企业家的新书《既要成功,也要成仁》,倾听他“像做祈祷一样去工作”的心声,领悟工作的健康心境。
知道工作,还要知道为什么工作,我在韩国济州岛参加了LG公司新产品的发布会,与我们不同的是,参加发布会的绝大多数是公司的员工,也没有媒体记者参加。董事长在上面讲话,常常被下面一阵阵高呼的口号打断,喊的什么我不太清楚。我问LG的韩国朋友,他们说就是员工在重复董事长讲话的后面几个词,就是喊“等离子,等离子”,或者“大彩电,大彩电”。
我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在这几千人的高喊中感到不知所措。这让我想起当年我和妻子张欣在法国南部度假的情形。我们住在一家高级饭店,饭店的沙滩是私家的,男男女女在沙滩上全都脱光了衣服,只有我一个人穿着衣服在看一本书。张欣给我拍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大家在沙滩的阳光下都很放松,只有我像一棵弯曲的豆芽菜一样拘谨,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
等到新闻发布会接近尾声的时候,我深深地体会到,这种高喊的口号声,把大家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我也常在电视上看到韩国人在街上喊口号,但亲历现场时才体会到这种口号的威力。中国人在“文革”期间喊口号喊伤了,现在再也没有人喊口号了,这点可能是今天中国和韩国不同的地方。
在我们公司聘请的设计师中,有一位韩国的设计师叫承孝相。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设计师,有一期《SOHO小报》上曾刊登了一篇他写的文章,叫《你知道为什么写诗吗?》。其中,他写到两个诗人的对话,一个诗人说:“我知道如何做诗。”而另一个说:“你会做诗,但我知道为什么做诗。”这篇文章引发了我好多的思考。我们需要时而从生活中抬起头来,问问为什么,这样生活才不会失去方向,才不会与伟大的精神领域越来越远。问过了,得到解答以后了呢?我看还是得继续埋头苦干,进入到工作的乐趣中去。
每一次工作就是一次祈祷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精神享受的指标都是是否能够从中获得幸福感。这幸福感是从工作开始那一刹那间就产生并持续增强的,而不仅仅出现在工作成果出现之后。工作过程也是有美感的,比如流程的美,从中你也能获得幸福感。完美的工作过程必然导致完美的工作结果。
工作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首先我想说的是工作时要进入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应该是平静的、忘我的,在外人看来有点孤独的,但自己内心是喜悦的。而破坏这种状态或者使人不能进入这种状态的情绪是浮躁、嫉妒、虚伪和仇视。前几天,看到一句话说:“做每件工作都是一次祈祷!”我想这是对工作状态最确切的描述。
如果你也认为工作状态应该如同祈祷的状态,要安静,你就要尊重别人,在别人进入这种状态时不要去打扰他,不要大声喧哗。因为你这种浮躁会破坏别人的工作状态,使别人的工作没有效率,甚至干不好工作。同时进入了这种状态的人也要有抗干扰的能力,不轻易被周围的笑声、喧闹声、电话铃声所干扰,即使被干扰后也能很快地重新进入安静状态。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我想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工作之前少用手机打电话,多发短信,这样不容易干扰自己也不干扰别人。
要将工作过程变为一种精神享受,只有充分领会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实现。在我的理解中,工作作为我们人类最有价值的行为活动,它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工作是一次团结他人与服务他人的努力,也是通过它实现社会价值而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人或者说成功的人的过程。
获得工作的价值后,你会爱上工作,而工作本身是一次实现爱的努力,因为你通过工作为你所爱的人们提供了有益的产品和服务。
崇高的人,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体现了其精神与永恒灵魂的和谐共通。所以我们的每一次工作都应该是一次祈祷,祈祷我们通过工作,朝精神领域又前进了一步。因此我非常愿意加入到工作中来,以工作来祈祷获得更好的工作。
(摘自《既要成功,也要成仁》潘石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