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三祖文化”之涵义
2015-10-27马轶男张家口学院
马轶男张家口学院
探究“三祖文化”之涵义
马轶男
张家口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考证有关记录炎帝、蚩尤与黄帝的文献资料,得出中华文明是在炎帝族、蚩尤族和黄帝族的交往和战争中逐渐形成的,三者为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共同缔造者。涿鹿是炎帝、蚩尤与黄帝所代表的三种文明碰撞、融合与升华之地,所以有“千古文明开涿鹿”之说法。
关键词:炎帝蚩尤黄帝三祖文化涿鹿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河北省张家口市社科联2014年立项课题《探究“三祖文化”内涵,促进人文资源开发,建设张家口文化产业》(课题编号:2014106)的阶段性成果
一、关于炎帝、蚩尤、黄帝统治事迹之史料记载
炎帝:《周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1]《庄子·盗跖》:“神农之世,卧则民居,起则于于,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2]《吕氏春秋·开春论·爱类》:“神农之教曰:‘士有当年而不耕者,则天下或受其饥矣;女有当年而不绩者,则天下或受其寒矣。’故身亲耕,妻亲绩,所以见致民利也。”[3]《汉书·律历志第一下》:“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4]991清马骕《绎史》卷四:“《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盛德……凡八世: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榆罔。’《白虎纪》:‘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5]
蚩尤:《尚书·周书·吕刑》:“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戮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越兹丽刑并制,罔差有辞。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虐威庶戮,方告无辜于上。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6]《吕氏春秋·孟秋季第七·》:“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清马骕《绎史》卷四:“《龙鱼河图》:‘黄帝时,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砂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仁慈……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弥服。’”
黄帝:《周易·系辞下》:“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7]
由此可见:
(1)炎帝神农氏部落生活在“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又经历“身亲耕,妻亲织”父系氏族公社产生阶段的家庭模式,可知炎帝神农氏部落时代是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其主要成就在农业生产方面,创造农业工具,如耒、耜,教民垦荒种地,在炎帝倡导之下,生产方式由狩猎、采集转向以自觉农耕;历史记载炎帝神农氏政权前后经历八任帝;因其在农业方面的突出贡献,被尊为“神农氏”。
(2)“黄帝时,有蚩尤”知蚩尤与黄帝生活于同一时代,即神农氏世衰之原始社会末期;蚩尤为苗民首领,刑法治民,不善教化;善于制造金属武器;因其善战,被尊为“战神”。虽其统治残暴,不得民心,但其法治天下的思想和做法,确立了其在人民心中的威严感和神圣感。蚩尤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与黄帝同时代的伟大历史人物,对中华民族早期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
(3)黄帝与炎帝、蚩尤不同,起初并不是部落首领,其在炎帝神农氏统治后期,在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战乱不止之时,顺时而起,从而形成炎帝、蚩尤、黄帝三足鼎立之势。黄帝在政治上顺应民心、改革时政;在生活上善于发明创造,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降服炎帝,与炎帝联合打败蚩尤,统一华夏,肇造文明,被奉为“华夏始祖”。
(4)炎帝、蚩尤和黄帝为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共同缔造者,炎帝重农业,蚩尤重法治,黄帝重改革。时代选择顺应民心之黄帝统一华夏,博采众家之长,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时代继续向前发展。
二、关于炎帝、蚩尤、黄帝战争事迹之史料记载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8]言黄帝伐蚩尤于冀州之野。
《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
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9]言蚩尤与赤帝战于涿鹿之阿(河字明是阿字之误),黄帝杀蚩尤于中冀。
《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10]言黄帝和炎帝因异德而相战,但没有点明战斗地点。
《左传》卷八:“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11]言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战国策·秦策》:“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12]言黄帝伐蚩尤于涿鹿。
《庄子·盗跖》:“然而黄帝不能致德,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13]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列子·黄帝篇》:“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此以力使禽兽者也。”[14]言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太史公曰: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司马迁在严谨考证西汉之前史书记载的基础上,亲历涿鹿等地查看遗址遗迹、收集历史故事,其言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第一下》:“炎帝<易>曰:‘炮牺氏没,神农氏作。’言共工伯而不王,虽有水德,非其序也。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农,故天下号曰神农氏。黄帝<易>曰:‘神农氏没,黄帝氏作。’火生土,故为土德。与炎帝之后战于坂泉,遂王天下。始垂衣裳,有轩、冕之服,故天下号曰轩辕氏。”《汉书·刑法志第三》:“自黄帝有涿鹿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定水害。”《汉书·地理志第八下》:“上谷郡,秦置。莽曰朔调。属幽州……县十五:……涿鹿,莽曰抪陆……”[4]991,1079,1609言黄帝与炎帝之后战于坂泉,并进一步点明坂泉在涿鹿境内,属上谷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漯水篇》:“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迳涿鹿县故城南,王莽所谓褫陆也。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而邑于涿鹿之阿,即於是也。其水又东北与阪泉合,水导源县之东泉。《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东一里有阪泉,泉上有黄帝祠。《晋太康地理记》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东北流,与蚩尤泉会,水出蚩尤城,城无东面,《魏土地记》称,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渊而不流,霖雨并则流注阪泉,乱流东北入涿水。涿水又东迳平原郡南,魏徙平原之民置此,故立侨郡,以统流杂。涿水又东北迳祚亭北,而东北入漯水。”[15]言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邑于涿鹿之阿。
由此可见:
(1)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现存文献资料最早记录于《左传》。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现存文献资料最早记录于《战国策》。
(2)司马迁在研读史料、实地考查的前提下,在《史记》中综合提出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建都于涿鹿之阿。
(3)“合符”就是统一融合符契、图腾。合符釜山就是说黄帝召集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联盟在涿鹿釜山举行了中华上古时期的第一次政治大会盟。先民们推举黄帝为天下共主,并定都涿鹿。自此,以民族大融合、大统一为本源的中华三祖文化逐步形成。
(4)涿鹿成为炎帝、蚩尤与黄帝所代表的三种文明碰撞、融合与升华之地,所以有“千古文明开涿鹿”之说法。
综上所述,战争冲突的根本原因是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而这场文化大战发生于涿鹿大地。炎帝、蚩尤和黄帝为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共同缔造者,今日所言“华夏文明”非黄帝一人之功劳,而是三种文明碰撞、融合与升华之结果。中华文明是在炎帝族、蚩尤族和黄帝族交往和战争中逐渐形成的,如此一来“三祖文化”的说法是科学客观的,并非空穴来风。
参考文献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6.
[2](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995.
[3]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国书店,1985.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4:991.
[5](清)马骕,撰.王利器,整理.绎史[M].北京:中华书局, 2002:24-31.
[6]慕平,译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298.
[7](汉)司马迁,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1-8.
[8]周明初,校注.山海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238.
[9]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李学勤,审定.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82.
[10]尚雪锋,夏德靠,译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15.
[11]洪亮吉,撰.李解民,点校.春秋左传诂[M].北京:中华书局,1987:322.
[12]何建章,注释.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1990:74.
[13](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995.
[14]杨伯峻,撰.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84.
[15](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译注.王东,补注.水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