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贸易:半边日头半边雨
2015-10-27魏雅华
魏雅华
“中国制造”的竞争力被削弱,同时“互联网+”正勾画新的经济版图
2015年8月9日,中国各大财经媒体纷纷报道“中国进出口7月‘跳水”的消息。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其中,出口1.19万亿元、进口9302亿元,分别下降8.9%和8.6%。在中国经济偏冷的2015年,进出口贸易“双降”的这一表现让人揪心。
而让人为之震动的还有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度贬值。8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2298,贬值幅度达到1.86%,创下有数据统计以来的单日最大降幅。接下来的两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这3天贬值幅度接近4%。人民币贬值的这次冲击波引发了全球对中国汇率的空前关注。2015年下半年的中国出口贸易或从中获益。
为何进出口双 “跳水”?
本次进出口“双降”,其中一个原因是2014年7月中国进出口贸易异乎寻常的增长而产生的反差。所以,实际的跌幅并没有这么大,仍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2015年6月,中国进口贸易额大幅下跌,也许对此我们不必揪心,因为外贸顺差似乎并不是坏事。虽然我们并不希望顺差值过大,而是希望它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过,7月不仅进口额下跌,出口额也出现不小幅度的下降,而出口贸易额下跌则表明“中国制造”的形势趋冷,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实际上,这种趋势早已现苗头。那就是成本的大幅上升,削弱了“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致使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似乎已不可延续。
2015年1~7月,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9.3%,下滑幅度大于一般贸易。一直以来,计算机及电子产品、纺织品服装都是中国加工贸易出口的“传统强项”,但数据显示,这些原先的增长点,2015年出口下滑严重。从出口商品结构看,前7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4.44万亿元,同比增长1.2%,占出口总值的57.2%。同期,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箱包与玩具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1.61万亿元,下降1.3%,占出口总值的20.7%。
“中国制造”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滑严重表明,由于用工成本的大幅上升,使得“中国制造”的人力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
“中国制造”成本已与“美国制造”缩小至4%
关于“中国制造”,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BCG)日前发布的报告《全球制造业的经济大挪移》显示,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以美国为基准(100),中国的制造成本指数是96,即同样一件产品,在美国制造成本是1美元,那么在中国则需要0.96美元。
BCG报告认为,中国制造业面临很大的压力。10年前,中国的制造成本低,而如今成本水涨船高。这主要归咎于3个原因。一是中国工人的薪资提高,从2004年的每小时薪酬4.35美元,涨到2014年的12.47美元,涨幅达187%。而实际上,10年间,中国的物价涨幅抵消了中国工人工资提高的一多半。二是人民币汇率波动。2004~2014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了约35%。三是能源成本上升。中国的电力成本从2004年的7美元/千瓦时,上升至2014年的11美元/千瓦时,而天然气成本则从5.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上升到13.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涨幅138%。这么大的涨幅,“中国制造”消化起来真的比较吃力。
而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吗?并非如此。传统的西欧发达国家,原本已经高企的生产成本也在上涨,比如瑞士、比利时、瑞典和法国等,但远没有中国的涨幅这么大。英国和荷兰制造成本并没有多大波动。而印度还没有出现制造成本飙升的情况。
在这25个经济体中,制造业竞争力上升最突出的是美国和墨西哥。这主要得益于它们持续的生产力提升、稳定的汇率和巨大的能源优势。美国正是凭借这些优势,使中美两国的制造成本差距被缩小到了5%以内。
“中国制造”物流成本高达18%
2014年11月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0.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8%。这一比例是美国的2倍多(8.5%),并高于日本、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
该采购报告指出,在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平均占成品最终成本的10%~15%;在发展中国家,各种低效现象导致物流成本显著增高,占成品成本的15%~25%。而对中国的制造商而言,物流成本可高达生产成本的30%~40%。
201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超过10万亿元,如果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能降至发达国家10%的平均水平,那么,我国每年可节省物流成本约5万亿元。在物流成本中,公路收费占大头。在中国的物流成本中,公路收费所占的比重,几乎与燃油费用的比重相当,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进口加工企业在撤离中国
由于“中国制造”成本的迅速攀升,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日前在印度签约。2015年8月,富士康宣布,未来5年将投资50亿美元,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建设电子设备制造厂。富士康还表示,有意在印度其他邦兴建制造工厂。富士康的客户包括苹果 、黑莓、小米及亚马逊等。
其实,在富士康之前,一些原本在中国从事制造业的中外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了东南亚和南亚等国家,纷纷前去投资建厂。印度和越南工人的月工资只有300~500元人民币,而中国工人工资水平在3000~5000元。这10倍的落差,让企业不得不考虑转移制造能力。
而“美国制造”也开始回归美国。2015年,苹果将投入1亿美元,把部分电脑生产线迁回美国,这也将是10多年来苹果生产首度回归美国本土。苹果CEO蒂姆·库克表示,希望这次生产线的回迁能推动其他公司将工厂搬回美国。一直以来,像iPad、iPhone5还有其他行销全球的苹果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
机器人大军来了
说到底,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取决于“中国制造”的竞争力。那么,中国制造该如何重塑自己的竞争力?近期“‘机器换人席卷珠三角”这样的新闻让人眼前一亮。2015年夏天,我们已经看到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形成了一支机器人大军,加入到了“中国制造”的行列。
让我们来看看东莞首家“无人工厂”。在打磨车间里,60台机器手正日夜不停地打磨一个个手机中框结构件。它们被分成10条生产线,每条线只有3名工人负责看线和检查。从前完成这些工序需要650名工人。一台机器手可以替代6~8名工人,现在打磨车间还有60名工人,很快将减少到20人。
在广东佛山,大量的焊接机器人进入焊接生产线,焊接机器人的效率为人工的3倍,质量合格率也从80%提升到99.8%。
使用机器人替企业大幅度地节省了成本。工厂焊接工序自动化改造效益如下:如果以纯人工方式生产,10名工人的人工费、培训费,加上原料浪费和废品消耗等费用,一年的成本约为955万元。如果用机器人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每年的成本约为172.4万元,每年能节省780万元成本。两套设备可轻松完成年产30万件的焊接任务,设备的投入在1~2年内可收回成本。
中国的机器人生产,正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成为前途不可限量的新兴产业。东莞目前从事机器人生产的企业已有200多家。目前在整个珠三角机器人行业版图中,工业机器人是绝对主角。
据深圳机器人协会统计,深圳工业机器人企业有190多家,服务型机器人有45家。珠三角仅深圳、东莞和佛山3地的机器人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就有近500家,产值总额近千亿元。
可我们的担心也油然而生:机器人会夺走工人的工作岗位吗?2015年5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的重要经济数据,其中有一点让人感到很新鲜:GDP的增速在下降,就业率却在上升。这表明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互联网经济对中国就业贡献巨大。互联网所创造的新的岗位,比失去的工作岗位多很多。
在数万家实体商店倒闭的同时,却诞生数以百万计的网店,并同时出现了数百万的快递大军。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曾对4800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显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每失去1个岗位,就会创造出2.6个新的工作机会。
到2025年,电子商务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可减少1.3%~4%的用人需求,相当于1000万~3100万个岗位,却能创造出约4600万个新的工作机会,其中包括很多高技能职位。读到这样的数据,你还会为机器人夺去了人们的工作岗位而担心吗?
或许,这就是“互联网+”为我们勾画的新经济版图。
(本文作者系陕西电视台经济频道资深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