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卫生学
2015-10-27
预防医学、卫生学
封面介绍:新发传染病无疑使全球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最近,肆虐西非四国的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我国称为“埃博拉出血热”),再次引发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广泛关注,其传播规律、进化变异、致病机理和防控特征,无不凸显传染病和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以及临床医学的密切关系.因此,对该病原开展深入研究建立新发传染病传播规律模型,对于完善现有公共卫生防控体系进而建立相应暴发预警机制,均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埃博拉病毒病的病死率高达90%,而我国在劳务、商务、留学教育、驻外医疗等方面,与西非国家合作紧密,面临较高输入风险.加之该病原隶属于“生物恐怖”病原,受生物安全等级实验室限制,针对该病原开展深入研究颇为艰难.通过大量收集、汇总国际最新权威文献,从而能科学认识该病原致病病理,了解其进化变异规律,掌握最新治疗和疫苗的进展.封面图片为埃博拉病毒病致病机制图.详见程颖等人文(p2889).
埃博拉病毒病:病原学、致病机制、治疗与疫苗研究进展
程颖,刘军,李昱,等
2013年12月始,埃博拉病毒病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4国暴发.其病原体——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于1976年被首次分离,为单股负链、不分节段、有囊膜的RNA病毒,属丝状病毒科,分5种,包括扎伊尔型、苏丹型、本迪布焦型、塔伊森林型和莱斯顿型.其基因顺序为3'端-NP-VP35-VP40-GP-VP30-VP24-L-5'端.埃博拉病毒属于A类病原,致病能力极强,操作活病毒需在生物安全4级实验室进行.其主要靶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通过抑制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反应,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肝脏等多脏器损伤,引发发热、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休克等症状.目前尚无批准上市的特异治疗药物和疫苗,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的治疗药物包括:(ⅰ)抗流感病毒药物T-705可能阻碍埃博拉病毒在细胞内增殖,从而遏制感染;(ⅱ)ZMapp包含3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属优化的鸡尾酒疗法;(ⅲ)基于RNA干扰的基因治疗药物TKM-Ebola;(ⅳ)凝血调节因子、炎性介质制剂,如源于丝虫的抗凝蛋白rNAPc2等.处于研发阶段的疫苗有:(ⅰ)复制缺陷型疫苗,安全性好,但诱导免疫的时间较长;(ⅱ)减毒复制型疫苗,效果好,但存在安全隐患.开展深入的病原学、免疫病理和致病机制研究,将有利于治疗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同时,应推进有希望的治疗方案和疫苗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
埃博拉病毒;基因组;免疫;致病机制;治疗药物;疫苗
来源出版物:科学通报,2014,59(30): 2889-2899.联系邮箱:余宏杰,yuhj@chinacd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