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里约热内卢到巴西利亚
2015-10-27赵焱
赵焱
巴西里约热内卢
巴西是个有意思的国家,历史并不是很长,但首都却挪了两次——巴西利亚已经是这个国家的第三个首都了。
1549~1763年,巴西还是葡萄牙的殖民地,以种植园经济为主,首都设在距离黑奴来源地非洲较近的萨尔瓦多;1763~1960年间,里约热内卢成为葡萄牙帝国首都及独立后的巴西的首都。1960年,巴西正式迁都巴西利亚。
虽然成为首都只有50多年时间,但巴西利亚却早在她27岁的时候(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文化遗产。
跨越百年的迁都计划
在欧洲人到达美洲前,如今的巴西中部地区居住着一些印第安土著人。18世纪时,这里临近《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划定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领地分界线,同时也是采矿者的必经之路。
早在1761年,彼时的葡萄牙首相彭巴尔建议将葡萄牙首都迁到其殖民地巴西的内陆。可第一个正式提出首都应建在中部地区城市的人,是被称为“巴西独立之父”的博尼法西奥。
1891年,巴西的第一部宪法写入了首都将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国家内陆地区的条款:“在共和国中央高原地区、面积1.44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划定为未来联邦政府的首都。”
有意思的是,当时一位名叫圣若昂·博斯克的意大利神父发表了一段话。他说,他看到了巴西中部南纬15~20度中间一个湖附近,有一块富饶的土地,正好就是现在巴西利亚所在的地方。巴西人普遍认为,这名神父准确地预言了巴西未来的首都。这名神父后来被巴西人封为圣徒,成为巴西利亚的保护神。
同样在1891年,巴西政府成立了巴西中部高原开发委员会,由医生、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等组成,在中央高原地区进行地形测量,以及气候、生态和自然资源的评估。这个委员会撰写的评估报告在1894年提交给中央政府。不过,那时这个委员会将首都的名称定为“维拉克鲁斯”。
1922年,在巴西独立100年的时候,部分众议员提交法案,要求在巴西中部的小山上设立一块巴西利亚的奠基石。时任总统佩索阿最终颁布法令,确定设立奠基石。当年9月7日,一支40人的小分队在中部高原的百年山上埋下了这块基石。
1954年,巴西政府又任命了一个新都定址委员会,由元帅若泽·佩索阿帅领衔,再次审查建设新城的各种条件,最终批准了新都的选址。但当时依然没有选用“巴西利亚”这个名字,而是使用了前任总统确定的“维拉克鲁斯”,因为他们当时就确定新城的形状为十字架形(克鲁斯在葡萄牙语中意为“十字架”),以纪念葡萄牙传教士最早开拓了巴西这片土地。当时确定的主要街道名称也均为“独立”、“开拓者”等与巴西独立相关的词汇。
最终城市的名称和主要街道命名等还得由总统拍板,上任不久的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决定使用“巴西利亚”这个名字,以及用字母和数字组合来命名街道。
若泽·佩索阿因为与总统意见不合,选择辞职。库比契克重新任命医生出身的埃尔内斯托·席尔瓦为迁都及首都建设计划委员会主席,并成立新都城市化公司负责具体实施。
一个百年梦想最终在库比契克在任时得以实现,巴西利亚因此烙下了这位总统的痕迹:机场的名字是儒塞利诺·库比契克总统机场;连接城市中心地区和周边居住区的大桥叫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大桥;在城市的中轴线上,坐落有库比契克纪念馆;而巴西利亚人平时休闲锻炼的城市公园则以库比契克总统的夫人萨拉·库比契克命名。
民众在巴西利亚日游行
41个月建成新首都
1955年巴西国会正式通过迁都决议,并提出了三点重要理由。
首先,曾经作为葡萄牙帝国首都和巴西首都的里约热内卢由于过度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原本山清水秀的城市开始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这对城市的发展非常不利。从上世纪30年代起,由于面积不足,很多从巴西其他地方来大城市发展的人占据了一个个山头,由此形成了最早的贫民窟。
其次,巴西全国经济都集中在里约热内卢所在的东南部地区,直到现在巴西东南部的国内经济总值还占全国的60%以上。广大的中西部虽然资源丰富,却发展缓慢,所以,将中央政府迁到中部地区可以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也可以加强政府对整个国家的控制。
此外,将新都选在中部高原,也因为那里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而里约热内卢每年夏天异常炎热,要让公务员们一个个西装革履,确实比较“难过”。
于是,从1956年起,被命名为巴西利亚的新都开始建设。短短的41个月后,一座现代化都市在巴西中部高原拔地而起。
1960年4月21日,巴西将独立英雄纪念日“拔牙者日”作为新首都落成的日子,意为“将国家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连接在一起”。4月21日也因此成为巴西利亚市庆日。
特别的规划,特别的建筑
如果在夜间乘飞机抵达巴西利亚,那么从空中看地面的灯火,能够看到非常明显的一个飞机形状。因为巴西利亚的整体设计图纸就是一架飞机的形状。
原本巴西利亚的城市建设是一个十字架形。之所以换成了飞机的形状,是因为,在巴西利亚建设之前,巴西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了一次“城市设计比赛”,最终设计师卢西奥-科斯塔的作品被采用。他的方案最初也是按照十字架的雏形设计,但最终依据地形把其中的一条横线变成弧线,垂直交叉的十字架形就变成了飞机形状。
整个城市的规划也非常特别,因为完全是按照功能划分区域的。“飞机头”部分是全国的政治核心区——三权广场和代表行政、立法和司法的总统府、议会两院和最高法院;“机身前舱”(公务舱部分)是宽阔的部委大道,在路的两侧整齐地分布着政府的各个部委;“机身”与“机翼”相交部分是银行区、商业区、旅馆区等服务型功能区;“后舱”(经济舱部分)是电视塔、体育场等设施;再向后的“尾翼”部分还有医院区、印刷区等;“机翼”则是一个个居民区,使馆区、学校区和后开辟的别墅区等。
巴西利亚所有的居民区结构都一模一样,都有餐厅、超市、邮局、医院等功能配备,不出小区,也能够保证日常生活。不过,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会感觉身处迷宫,特别是开车,要是想根据标志物记路,那可就麻烦了,因为无论走到哪里,建筑都差不多。不过,所有道路和居民区都是严格编号,只需按照东南南北、第几排、第几列等关键字,就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这些都严格遵循了科斯塔的规划方案,但巴西利亚被称为“露天的世界建筑博物馆”,却是另一个人的功劳。巴西利亚有许多非常出色的建筑,均和巴西著名设计师奥斯卡·尼梅尔有关,许多重要建筑都是他的作品。
站在三权广场上,对面是细细高高的两座楼,这是参众两院,中间有一个连接带,让两栋楼里的人能够互通,同时也将两栋楼连成了一个H形,取自英文单词“人类”(Human)的首个字母。
哪座楼是参议院,哪座楼是众议院呢?只要看看旁边就知道了。两楼旁边分别有一个半圆形碗状建筑,“碗口”向上的就是众议院,意为广纳民意,而“碗口”扣下的则是众议院,意为集权,组合在一起,正好是民主与集中。不过在普通人眼中可能更简单:两栋细高楼是筷子,旁边两个半圆是碗,有碗有筷,就是让人民有饭吃。
总统府、最高法院、外交部、财政部、国防部、共和国博物馆、巴西利亚大学等建筑也都是奥斯卡·尼梅尔所设计,这些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非常现代,但每一个细节又都像国会大厦一样意蕴深长,有各自的象征意义。
位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国会大厦
“官二代”们让首都有了生活气息
巴西利亚现在已经是全国第四大城市,人口260多万,完全具备了首都的各项职能,不少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并得到广泛的国际认可。
然而,在建都之初,巴西很多政府官员抵制到巴西利亚工作,甚至一些部委官员和国会议员宁愿辞职不干,也要留在里约热内卢。即使是跟着首都迁移而来的官员们,到了周末也都是回到自己在外州的家,周一再回去上班,因此一到周末,巴西利亚城里便空空荡荡。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不少出生在巴西利亚的“官二代”们出现了,他们开始生活在巴西利亚,让这里逐渐有了生活气息。不少巴西人也开始对这座城市独特的设计感到自豪,特别是这里宁静的氛围、良好的治安是其他巴西城市无法企及的。
政府当年的意愿——带动中西部发展,也达到了一定效果。比如,巴西利亚联邦区周围的戈亚斯州,已经成为首都后勤补给的供应地。每天早晨一辆辆大卡车从各条高速公路进入首都,运送物资,该州的大片土地都得到开垦,种植蔬菜、粮食。
政府还计划从戈亚斯州首府戈亚尼亚建造一条通往巴西北部港口贝伦的铁路,形成国内的纵向“大动脉”,将物资运送出国,并以此带动沿线城市的发展。
然而,巴西利亚由于高工资的公务员集中,整座城市物价较高,普通人生活压力较大。在部委大厦或者高档商场、住宅打工的平民就只能集中到城市周边的卫星城生活,这里目前超过10万人口的卫星城就有5个。所以,在当地有不少人说,巴西利亚是一座没有贫民窟的巴西城市,但是其周边的卫星城都是贫民窟。
此外,当时科斯塔设计时已经将城市打造为一座“汽车之城”,城内道路交错,却没有一个红绿灯。但由于最初设计时巴西利亚人口仅60万,虽然设计师预料到了城市的发展,却未能预料到发展得如此之快,因此现在车辆暴增造成许多路段不得不添加了红绿灯,行驶起来已不是那么畅通了。
更重要的是,“汽车之城”的概念多多少少忽视了行人,以至于很多“背包客”深恶痛绝这座城市,因为人行道稀少,经常要冒险穿梭在车流中才能过马路,或者要走很远的路,才能找到一座过街天桥。
总体而言,巴西的迁都是成功之举。这座从荒原上成长起来的繁华都市仍在不断发展,也带动了巴西全国的平衡发展。而对被称作“未来之国”的巴西而言,能拥有一座“未来”风格的首都,也许是最恰当不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