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跟学生讲这些?
2015-10-26孙祁祥
孙祁祥
2015年学院的毕业典礼结束的第二天,我接到了光明日报《博览群书》主编董山峰先生的电话,他说他每年都读到许多毕业典礼讲话,今年读到我的后很受感动。他说,看得出来,我在很用心地写这个讲话稿。
作为院长,这些年来每年都需要在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上讲话。虽然之前经常有同学、同事、甚至家长索要我的讲话稿——这也是我出版我的个人文集《跬步集》的初衷,但《博览群书》的主编给我电话,邀请我写些东西,以便让更大的群体能够阅读到,这在让我的小小“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以外,更多的是让我感到意外和感动。
当董主编问我“为什么如此认真地准备这样的讲稿”时,我明白他的意思。有些院长可能不会这样做。的确,我相信他的直觉和判断是对的。我有一个美国朋友告诉我,他们的院长在履职的几年中,总共就用过一个开学典礼讲话和一个毕业典礼讲话。因为虽然是同一份讲话稿,但对于不同级别的新生来说都是新的。但我不愿这样做。为什么?
一个理由是,我不想重复自己。把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讲过的内容用在随后马上进行的研究生的典礼上,我都会感到有些尴尬。但更重要是,如果作为院长和师长的我要求学生勤奋、努力,而他们听到的开学典礼致辞或者毕业典礼致辞却是在炒之前的“剩饭”,那么,“身教”从何谈起?
但这好像还不是全部的理由。作为既要教学,又要从事科研工作,还要负责全院行政事务的院长,工作繁忙程度是人所能知的。虽不敢说“焚膏继晷”,但刚开始时,我新带的学生在第一次收到我早5点多钟,或者晚上11点以后给他们发的邮件时会感到吃惊,以后他们也就习以为常了。那么,为什么在工作如此繁忙的情况下,我还愿意花功夫和心思在这些并不体现学术成果和科研能力的东西上?我不得不说,最重要的动力来自于学生,来自于他们让我感到的,我对他们所具有的那种价值。
就在此时,就在我用电脑敲打着这些文字的时候,几个非常深刻的记忆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愿意与读者分享。
场景一:2003年“非典”肆虐北京以后,学校停课了好几周。我当时是负责教学的副院长,因此也经常在网上跟同学们联系,一方面是保证网络教学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比较频繁的网上交流来分享信息,降低学生对不可预知事件发生的恐惧感。有一天我在网上跟学生进行在线交流的时候,一个同学的问候传过来——“孙老师,你还好吗?好多年过去了,但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刚上大一的时候你给我们做的那场名为‘为了明天的辉煌,要安于今天的寂寞’的讲座。我现在已经读博士了。谢谢您。”那位学生所指的那场讲座是我在博士毕业不久后应校学生会邀请所做的。讲座之后,好多学生围着我又谈了好久。他们真诚地感谢我为他们答疑解惑,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是大三的学生,如果早一些能听到孙老师的讲座,我可能会少走许多弯路。”这是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作为老师能给学生带来的那种价值,这种感觉当时让我震撼,也让我很享受。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多年以后学生还能清晰地记得那场讲座。
场景二:有一年,已经毕业几年的一些学生回来看望我。大家在聊天的时候,极力赞赏一位毕业以后就去了一家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同学,说他才几年的时间就已经跃升到了其他人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的位置。问及原因时,他略带腼腆地回答:“到了单位以后,我始终牢记孙老师在系里毕业典礼上送给我们的两句临别赠言。”我开玩笑地说:“我说的话多了,哪两句呀?”他说:”一句是,‘是金子总会发光’,一句是:‘夹着尾巴做人’。因此,到了公司以后,我一直认真地做事,不张扬,为人低调,在公司里呆了好几年,许多同事都不知道我是北大毕业的,直到最近公司在面试一些包括北大学生在内的求职者时,面试者批评有些北大毕业生年少轻狂时,才无意中得知了我也是北大毕业生这个‘秘密’。”我没有想到毕业典礼上对学生说过的一些话,却让学生牢记并且认真践行,还有什么能比这个让我感到作为教师的价值和幸福?
场景三:十多年前,我带的一个研究生做了一件事,此事与道德、学术无关,许多人可能都不会认为是个事,顶多就是不大懂事的行为。但我觉得如果他没有意识到这样做可能不妥当,将来参加工作以后很可能会影响他的进步。于是我给学生写了一封邮件,告诉他我是怎么看待这件“小事”的,为什么我认为这样做不妥。他回信给我说:“孙老师,我在北大呆了5年了,还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如此直率地指出我的缺点和不足。真的很感谢你。”
在我近30年的从教经历中,我一直感觉到,再优秀的学生也有在做人、做事方面的欠缺——可能因为缺乏阅历、可能因为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可能因为不良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应当得到教诲,他们也渴望得到教诲。作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是至高无上的职责。在这些孩子们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这些做老师的能够用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给予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无疑会帮助他们尽快的成长。
当然,不愿重复自己也罢,想用事实说明“身教”重于“言教”也罢,想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给学生以帮助也罢,好像还不是我之所以如此认真地对待这些讲话的全部理由。实际上,每当我在认真思考需要给学生讲什么东西的时候,也是我自己“内省”的过程。在我希望同学们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的时候,其实我也在“反躬自问”:你自己做得怎样?也正是这样一个“内省”的过程,让我能够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不断地得到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