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合作实习前引导干预对高职护生锐器伤发生的影响研究
2015-10-26郑爽
郑爽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473061)
院校合作实习前引导干预对高职护生锐器伤发生的影响研究
郑爽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473061)
目的探讨院校合作实习前针对性引导干预对高职护生锐器伤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高职护生锐器伤发生情况,按照随机数字表法把2012级普通专科护理3个班181人分为实验组(90人)和对照组(91人)。实验组在实习前两周由院校合作进行针对性引导干预;对照组在同样的时间内由学校组织实习前常规安全教育和护理技能操作练习,比较两组护生在实习第一个月内锐器伤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生比对照组护生的锐器伤发生率低(P<0.01)。结论院校合作实习前针对性引导干预有助于降低高职护生锐器伤的发生率。
院校合作;引导干预;高职护生;锐器伤
锐器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内,由针头及其他一切锐器所造成的使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1],是医疗和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2],尤其是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实习护生这一特殊群体。临床实习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重要学习阶段,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必经过程[3],但是由于护理实习生是初次接触临床,大多存有陌生心理和紧张情绪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加上操作不熟练、缺乏实践经验及相关专业知识,自我防护意识又相对淡薄,因此更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所以说实习时期也是最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阶段[4]。因此,如何降低高职护生在实习期间锐器伤的发生率逐渐成为近年来护理研究的热点。目前,虽然不少研究显示实习前的职业防护教育可以降低实习生锐器伤的发生率[5],但是就如何制订一套合理的强化训练计划的研究暂时缺乏[6]。为此我们于2013年开始,探讨一系列针对高职护生实习前如何加强职业防护的干预措施,旨在从根本上、从意识上、从行为上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防护态度,提高职业防护的认知程度,有效降低实习期间锐器伤的发生率和人均损伤次数,从而顺利进入临床实习,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2级普通专科护理3个班181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90人)和对照组(91人)。其中实验组女生85人,男生5人,年龄18~22岁,平均19.0岁;对照组女生84人,男生7人,年龄18~22岁,平均19.1岁。两组护生均为普通高考统一招生入校,护生性别、年龄、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入校情况、授课情况、学习环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培训方法实验组在实习前两周(80学时)由我校联合3所附属医院共同制订岗前培训计划,其中包括6个学时的职业防护知识讲解和2个学时的防护经验交流及12个学时的典型案例防护操作的技能演练,见表1。职业防护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防护法规、职业暴露的危害与相关因素、常见职业感染病的传播特点和途径、标准预防和普通预防的区别、职业防护的措施及防护物的选用、洗手的重要性、自我防护的意义、医疗废物的处理制度及处理方法、锐器伤的防范及伤后处理措施等。典型案例模拟再现选择“大三阳”的肝硬化患者等,采用防御型技术进行演练,使学生掌握准确的操作技能和防护技能,尤其是操作后医疗物品的处理方法;熟练掌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如护目镜、隔离衣、手套、口罩等;强化操作前后洗手的习惯等。对照组由学校组织,在实习前集中强化护理技能操作练习,关于职业防护教育的内容则依赖于平时教师的强调和将来临床带教教师的指导。
表1 实验组护生实习前两周培训计划
1.2.2评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问卷内容经专家评定,效度合理、信度可靠。调查两组护生在实习第一个月内锐器伤的发生情况。问卷采用记组不记名方式,由研究者集中发放,说明填表要求,并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81份,收回有效问卷18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2.3统计学方法所有相关数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表进行汇总,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2~3)
表2 两组护生发生锐器伤情况比较[n(%),人]
表3 两组护生锐器伤分布情况[n(%),人次]
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锐器伤发生率为68.1%,实验组为35.6%。本次调查与庞才滨等[7]、程科萍等[8]的研究结果相近。
3 讨论
(1)入科实习的第一个月是适应环境、规范护理行为的关键时期[9]。实习护生刚进入临床,由于对环境陌生,操作技术不熟练,实践经验、防护知识欠缺,普遍存在心理紧张、焦虑,心理素质极不稳定[10],而操作时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是护生出现针刺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护生在实习前经过严格培训,进一步强化了职业防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掌握了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了自觉落实职业防护措施的行为依从性,就能以从容、积极的态度开始临床实习,从而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2)目前不少研究显示,开展实习前的职业防护教育培训能有效降低实习生锐器伤的发生率,但是培训方式大多是传统的专题讲座、讨论等形式,侧重于理论,比较空洞乏味,加上多是从管理的角度来强调,护生意识不到职业防护对自身的重要性,培训效果不明显。我们这次尝试邀请已毕业的在职护士返校参与培训,他们年龄相仿,有着共同的语言、有着同样的经历、有着一样的工作。经过他们真实的讲解,与大家一起沟通分享实习中容易出现的职业防护问题:规范操作是首要的预防手段,如正确使用纱布掰安瓿,用过的针头杜绝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直接传递锐器物,禁止用手分离用过的针头、针筒[11],为躁动患者操作时最好在带教教师协助下完成[12],凡是有可能接触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均应戴手套,配置化疗药物时戴手套等。此外,熟练操作技能以增强自信心,牢记医疗垃圾正确分类方法、杜绝损伤性废物与其他废物混放的现象、正确使用锐器盒处置用过的针头等。
(3)由表3可见,锐器伤中针刺伤、玻璃伤较为常见,这是因为临床护理工作主要是加药、注射、采血、输液等,接触医疗锐器的机会很多,如果操作不熟练或未按操作规程执行或工作量大等,很容易发生锐器伤。为此我们在实习前选用一定的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典型案例,强化练习《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是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布的一项预防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指导,是预防经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重要指导。在这个概念下,患者的血液、体液都被视为具有传染性。对《标准预防》的内容缺乏依从性是发生锐器伤的一个危险因素[13]。创设职业实践环境,利用情景再现、角色模拟的培训方式,采用防御型技术,把护理程序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步骤贯穿在护理技能操作中,使护生能亲眼看到、亲手操作、亲自思考、亲身受教,达到了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的目的,让护生在还未进入真正临床工作前就能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真实的操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给予细致指导,规范护生操作行为,指导他们采取正确的职业防护措施,使护生在态度、情感、行为上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提高操作技能[9],消除恐慌的心理,使护理队伍建设稳定而持续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院校合作,在实习前采取针对职业安全防护的引导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但是随着职业安全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护生的职业安全显得尤为突出[14]。尽管我们多年来不断探索研究出一些防范措施,但鉴于实际中发生锐器伤的原因来自于多个方面,所以国家、医院、学校、教师应不断完善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对策与管理,进一步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大大减少职业性损伤,维护护生的身心健康,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1]严翠香,梁亚群.实习护生锐器伤发生状况调查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5):66-67.
[2]毛秀英,金得燕,于荔梅,等.实习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10-112.
[3]彭艾莉,黄宜娥,申新田,等.大专护生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研究,2011,25(22):1986-1988.
[4]Kessler C S,McGuinn M,Spec A,et al.Underreporting of blood and body fluid exposures among health care studentsand trainees in the acute care setting:A 2007 survey[J].Am J Infect Control,2011,39(2):129-134.
[5]史妍萍.强化教育对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状况的效果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6]金莉雅,陈玉梅,陈多妹.职业防护教育对护理实习生锐器伤预防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5):76-78.
[7]庞才滨,叶报春.2012年某三甲医院实习护士锐器伤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6):1940-1942.
[8]程科萍,王少康,孙桂菊,等.医护人员锐器伤的调查分析与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21-323.
[9]施惠碧,邱海珍,钟发冰,等.对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职业防护教育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1):84-86.
[10]周萍,张春梅,纪忠红,等.护生临床实习中焦虑原因分析及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48-49.
[11]杨吉香,周婵媛.实习护生针刺伤现状调查及对策[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8):109-110.
[12]徐海霞,马忻,刘妮娜.加强临床高危环节管理对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率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5):435-436.
[13]张玉芝,周俊卿,梁霞,等.锐器伤致血源性传播疾病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1-13.
[14]王晓松,曾慧.实习护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8):36-37.
G526.5
B
1671-1246(2015)22-0107-02
河南省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WJLX201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