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2015-10-26王利洁刘娉张瑜
王利洁,刘娉,张瑜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王利洁,刘娉,张瑜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目的探索在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中采用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级护理专业4个班的学生,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实验组,采用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另两个班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示教模拟演练的传统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护生实训课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和总成绩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85%以上的护生认为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可明显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等。结论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用于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的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护生的综合素质。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三年制中专护理课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展,授课形式全部是实践课,目的是提高护理技能水平,使护生掌握各种基本操作,同时也让护生在实践中巩固已学内容,逐渐熟悉临床环境,拉近与实习岗位的距离。近几年,在教育部关于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这一方针的指导下[1],笔者一直在探索实训课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出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即根据不同临床学科的专科实训内容,采用不同的实训教学模式,结合中职护生的学习特点,循序渐进地提高技能水平,现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2级护理专业4个班(护理170~173班)的护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平均年龄、入学成绩、医学基础课及文化课成绩、班风纪律、学习氛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担任4个班护理实训课的带教教师,随机抽选2012级护理170班、172班为对照组(128人),护理171班、173班为实验组(126人)。
1.2教学方法
按照授课计划,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实训课均为实践课共17次,34学时,统一使用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教学内容亦相同。对照组实施的是常规示教模拟演练的传统教学模式,即导入临床案例—教师分析案例后示教—护生回示—小组练习—教师巡视—检查总结—布置作业。实验组开展多模式实践教学,具体如下。
1.2.1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的设计根据课程标准及护生专业岗位需求和任务归纳出四大护理实训模块,分别是“内、外、妇、儿”四大临床学科的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其中外科护理实训模块是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的核心部分,又将该模块分解为外科手术室护理技术和外科急救护理技术。再结合每一个模块的实践内容,设计一种或多种教学模式,见表1。
表1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实践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设计
1.2.2多模式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1)内科实训模块:主要以朋辈带教的教学模式进行。朋辈带教是将护生分为两大组,每组挑选一名责任心强、领会快、操作能力较好的护生担任护生教员,先由带教教师示教,教会两名护生教员,再由两名护生教员辅导各组的下一名护生,下一名护生再当护生教员教会后面的护生,以此类推,两组同时比赛,带教教师负责监督检查。这种教学模式适合于相对简单的技术操作。
(2)外科实训模块:①手术室护理技术的实施。每个实践内容先以单元形式完成,4个单元共需8学时,以传统示教的教学模式进行,其余的4学时再以综合性实验课方式开展。综合性实验课以工作任务的形式组织实施,将每班护生分成两个大组,第一组在多媒体示教室观看手术室工作流程的视频录像,第二组再分成几个小组(4人一组),分配角色,分别扮演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者、手术第一助手,要求在手术室情景下模拟完成一例阑尾炎手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护生的各项操作进行评估,还要评估小组的配合是否密切、实施过程是否完整,再根据小组完成情况打分。第二组的护生全部完成任务后,与第一组护生轮换。②急救护理技术的实施。这部分内容在急救护理中已反复练习过,此次实训课中主要是整编临床案例,设计两个连续的临床场景。场景1:车祸造成患者右上肢开放性骨折伴腹部损伤,在急救现场采取哪些措施?以4名护生为一小组,分别扮演医生、护士甲、护士乙及患者,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急救。每次3个小组同时进行,结束后由在场的其余护生评价每一小组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最后教师纠正补充。场景2:患者送进急诊室,应用心肺复苏医学模拟系统进行训练。两人一组,当某一环节操作不当,复苏无效时,心肺复苏医学模拟系统会启动错误提示,护生可再次利用心肺复苏医学模拟系统练习,寻找和分析复苏操作无效的原因,并针对错误环节进行纠正练习。
(3)妇科实训模块:采用模拟病房分层教学,主要步骤是:集体观看教学视频—分组示教—同步训练—个别指导—最差组护生回示—教师总结。
(4)儿科实训模块:以多媒体辅助互助式教学形式开展,主要步骤是:组织护生观看多媒体教学视频—集体示教—分组练习—分组考评。
1.3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统一以外科实训模块中“心肺复苏”的实践内容作为技能考试内容,考核标准参照教研室制订的评分标准打分,满分80分。每名护生现场考试,操作结束后,继续回答两个随机问题,将此当作理论考核,共20分。实践技能和理论问答加起来总分是100分。根据每名护生的成绩,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及总成绩。实验组在完成全部实践内容后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生对护理实训课开展多模式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均为正态分布,所得成绩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成绩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的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成绩比较(x±s,分)
由表2得知,实验组实训课的实践成绩、理论成绩和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实验组护生对多模式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3)
问卷调查显示,85%以上的护生认为应用多模式实践教学的方法除能有效提高学习兴趣、护理技能水平、临床综合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外,还有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
表3 实验组护生对多模式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n(%),人]
3 讨论
3.1多模式实践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近年来,为了贯彻教育部提出的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有关理念[2],我校大力发展和建设临床护理实训室,投入大量的先进仿真临床模型和现代医学模拟教学系统用于临床教学,旨在优化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式的教学环境,尽可能为护生提供临床实践及仿真医院的模拟场所。在本学期护理实训课的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有效资源,设计了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融基础护理、临床护理、人际沟通、护理礼仪、急救护理等学科概念于一体,使护生在不断变化的病情和临床情景中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充分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是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式。
3.2多模式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取决于教学效果。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的适用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因此知识点以难度适中、内容适度、信息量够用为宜,并针对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笔者分内容、分难度设计了融朋辈带教、角色扮演、案例导入模拟训练、模拟病房分层教学、多媒体辅助互助式教学等于一体的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教师严格掌控影响实验组课堂教学质量的可控性因素,有序安排整个教学进度。通过一学期的尝试,实验组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教学效果显而易见,较好地证实了多模式实践教学用于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3多模式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护生的核心能力
护生核心能力是指护理教育应着重培养的、护理专业人员从事护理工作必须具备的最主要能力[3],包括评估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知识应用的综合能力。在我校传统护理实训课的教学中,实行的是教师示教单项操作、护生分组模拟练习、适当导入情景案例、教师指令式训练的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护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但护生的整体核心能力却相对薄弱。在多模式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护生获取知识(情景技能练习)、共享知识(团队协作)、应用知识(现场评估)、总结知识(思维创新)、传播知识(沟通交流)的核心能力。表3实验组的教学评价反馈也证实了这一点。
3.4多模式实践教学有利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多模式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不仅要涵盖护生需掌握的护理技能,还要保证实践教学的完整性,这就需要融入临床实际内容。而且,情景教学中的案例需紧密结合目前临床医疗护理的最新进展,这都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我校非常重视对教师全面素质的培养,坚持每年组织教师去省内外高校、医院培训学习,提倡在寒暑假到临床“去充电”,给教师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交流机会。利用学校搭建的学习平台,笔者曾到同济医学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期间不但收集了大量典型临床病例,还掌握了部分更新的护理操作技能,为此次开展多模式实践教学提供了最新的临床资料和技术准备。所以,笔者认为,多模式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既是对护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再学习、再提升的过程,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和飞跃。
4 结语
本次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程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角色扮演尽管人人都有参与,但由于课时的限制,不能进行角色互换,根据角色分工的不同,一些护生尤其是差生还是会浑水摸鱼,加之上课人数较多,对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会产生影响。另外,将案例导入模拟训练,有时过分刻意强化其操作技能,而不符合病情进展的自然规律,可能会误导护生。总之,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尝试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总结经验的实践过程,需要学校的资源支持、教师的创新思维、护生的积极配合来共同完善和发展。
[1]丛小玲,杨艺,苏许飞,等.外科护理实践课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12,27(16):68-70.
[2]陈伟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09(2):47-48.
[3]鞠永煕,孙峰.护理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7):91-93.
G424.1
B
1671-1246(2015)22-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