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煤质管理 打造优质产品

2015-10-26李利娟

选煤技术 2015年6期
关键词:煤质精煤装车

李利娟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焦煤公司赵固一矿选煤厂,河南 焦作 454100)

赵固一矿选煤厂是一座设计能力为2.40 Mt/a的矿井型选煤厂,原煤以脱泥方式入选,洗选工艺为:100~13 mm粒级块煤采用重介质浅槽分选机主再选,13~1.5 mm粒级末煤采用有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1.5~0.25 mm粒级粗煤泥采用螺旋分选机分选,<0.25 mm粒级细煤泥浮选,浮选精矿采用加压过滤机回收,浮选尾矿则由板框式压滤机回收,在煤泥浮选前设置了脱泥环节,脱出的细泥既可去浮选也可去浓缩。选煤厂主要产品有特优洗中块、二号洗中块、洗小块、洗粒煤、洗末煤,其中:特优洗中块、二号洗中块、洗小块、洗粒煤具有灰分低、限下率低、发热量高等特点,是化工行业的优质原料;洗末煤灰分在10%左右,主要作为冶金高炉喷粉煤;此外,在入选原煤煤质比较好时,也可以生产筛末煤,筛末煤发热量在25.10 MJ/kg左右,可作为优质电煤[1]。

全面开展煤质管理工作是煤炭洗选企业工作的重点,强化煤质管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赵固一矿选煤厂在产品质量是企业效益理念的指导下,确立了“提质保量,降耗增效”的目标,把煤质管理作为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抓手,通过建立煤质管理体系,强化生产过程控制,狠抓各生产环节的管理,来确保煤质稳定,取得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

1 提升煤质管理水平

1.1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1)宣传引导,提高认识。利用班前会、收工会、每月煤质培训课程等形式,使广大员工认识到提高煤质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收入的重要意义[3]。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加大“煤质就是效益、煤质就是工资”、 “煤质就是企业生命线”的宣传教育力度,营造全员重视煤质的氛围,使员工转变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从而调动其抓煤质、提效益的积极性,形成全厂人人抓煤质的良好氛围[4]。

(2)建立组织,明确分工。为进一步规范煤质管理工作,加强对车间煤质管理工作的考核,落实质量管理制度,赵固一矿选煤厂制定了《煤质管理考核办法》,建立了以厂长为组长,生产、经营、机电副厂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车间主任为成员的煤质管理领导小组,对煤质进行全面管理和领导。每旬召开一次煤质管理会议,由分管领导组织召开,参加人员包括各车间、部门负责人,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班组和职工在煤质管理中的权、责、利,做到奖罚分明并及时兑现,旨在对前十天的煤质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下一步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案,确立煤质管理中的重点和关注的方向[5]。

(3)完善制度,加强考核。为了加强对各部门煤质管理工作的考核,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该选煤厂颁布实施了《赵固一矿选煤厂煤炭质量管理办法》,形成了厂、部门两级质量管理和考核体系。该管理办法规定了煤质预测预报、煤质管理应急预案、生产过程中的指标控制范围、煤质接近考核指标时的应急预案、装车质量标准、煤质计质计量管理办法、大矸和杂物回收制度、煤质活动旬分析制度、水洗矸石快浮制度、限上限下指标控制办法等内容,涵盖了对整个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形成了规范的煤质管理体系。为适应煤质管理的需要,可以随时根据原煤煤质情况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文件内容进行修订;同时,及时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对修订内容学习,以定时和动态两种方式进行现场考核,每月由生产技术科负责检查煤质情况并进行考评,并按照考核结果对各部门实施奖罚。

1.2 推行煤质标准化与精细化管理

质量标准化是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的基础,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也是建设现代化选煤厂的重要途径。选煤厂质量标准化就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指导思想,以“优质、低耗、高效”为目标,采用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指标考核的“三全管理法”对全厂煤质工作进行管理。

对于全员参与,首先要大力宣传引导,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责任感;同时要加强煤质培训,使所有员工掌握煤质管理标准和方法,努力提高各级人员管控煤质的水平;此外,还要强化组织管理,建立相关管理和领导机构,对煤质管理进行全面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全过程控制落到实处,该选煤厂修订、完善了《赵固一矿选煤厂煤质管理制度汇编》,其中包括《内控指标的相关规定》、《生产过程煤质控制办法》、 《装车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煤质接近考核指标生产应急预案》、《煤质信息传递规定》等内容。同时,各车间依照岗位实际和生产情况,分别制定了相关的煤质管理制度,明确了车间、班组、个人的煤质管理职责。在煤质管理中,要执行“五道关”措施,即原煤关、洗选关、装车关、监测关、生产组织关,具体体现为:增加原煤线上的防破碎装置,降低原煤破碎率,并及时掌握原煤质量,为洗选生产做好准备;根据原煤煤质变化,合理调整螺旋分选机的分选密度,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商品煤;做好外运商品煤的三级验收工作,确保装车商品煤的质量合格;强化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采制化工作,以准确、及时指导生产;优化生产组织,合理控制原煤入选量,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精煤产率,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双丰收[6]。

针对全指标考核,要明确各产品的内部控制指标和煤质管理“零责任纠纷”目标,并将各指标分配到相关的车间和部门,由其对各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所有产品指标满足焦煤集团的要求。在煤质管理制度中要明确各类考核的奖罚规定,对因管理不善造成的煤质不达标问题,要对相关责任人和单位进行处罚;同时推行煤质切块工资考核制度,由选煤厂对车间、车间对班组的煤质管理工作分别进行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兑现煤质工资。

1.3 实现质量与计量的闭路循环

在原煤入厂和洗选输送带、产品输送带上安装皮带秤,实现闭路计量管理;在原煤入厂和洗选输送带、洗末煤输送带上安装灰分仪,随时观察入厂原煤的质量,保证不同质量的原煤进入不同的缓冲仓,方便生产调控;及时掌握入选原煤的质量,由调度室统一协同控制生产,随时根据原煤质量调整各洗选设备,确保产品质量合格;通过洗末煤灰分仪控制产品灰分,如果出现不合格产品,将其单独储存在洗末煤仓,在生产恢复正常后,将合格洗末煤储存在另一个洗末煤仓,装车过程中按照一定配例掺配,确保装车产品质量合格。

优化选煤过程中的快灰化验方法,将每班检测一次缩短为每两小时检测一次,并及时调整各产品指标,提高洗选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同时要求每次的化验结果准确,确保生产出合格产品。

1.4 加强储运过程的质量控制

为提高储运过程的质量控制水平,选煤厂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调控:不合格产品要重新加工,不能重新加工的要单独存放,未经许可严禁入仓或装车[7];加强装车计量管理工作,按规定对轨道衡和汽车衡进行校验,确保装车计量准确,减少因计量问题产生的煤质纠纷;对运煤车清理后方可装车,严格控制装车后的杂物含量;装车过程中要按品种装车,严禁混装;严格执行“4+1”装车验收制度,所谓“4”是指装车工、装运班长、装运车间主任、质检四级抽查,所谓“1”是指厂领导或生产管理科抽查,要求四级抽查对每辆车进行检查并签字,确保装车质量合格。

1.5 加强采制化队伍建设

煤质检验是质量管理的最终反映,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和运行效果需要通过煤质检验来评价。煤质检验不但是公司内部煤炭品种界定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煤炭产品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生产企业和用户双方的经济效益[8]。为了提高采制化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水平,该选煤厂制定了严格的采制化人员培训计划,尤其注重实践操作培训,多次邀请集团公司的化验专家对采制化人员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使全厂采制化人员取得了上岗证,并帮助其订阅了相关书籍和专业期刊,且定期举行理论和实际操作比武[9]。

1.6 实行煤质隐患收购

全厂上下高度重视煤质隐患管理工作,形成厂对车间、车间对班组、班组对个人的三级煤质隐患管理体系,各车间建立了车间对班组、班组对个人的管理考核办法,确保人人参与,一级对一级负责且考核,从而使煤质隐患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形成煤质隐患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由生产管理科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定时或不定时对各车间进行检查,如果发现煤质隐患,就以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形式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对于未按期整改或整改后重复发生的隐患,根据《赵固一矿选煤厂煤质隐患收购标准》,由责任单位逐条收购,其中单位正职承担收购价格的50%,分管副职承担收购价格的40%。例如,如果属于厂内未查出的隐患,对于每条隐患,生产管理科承担收购价格的80%,隐患责任单位承担收购价格的20%,其中各单位正职承担收购价格的50%,副职承担其中的40%,其他人员承担其中的10%;如果属于厂内查出而未整改或重复发生的隐患,对于每条隐患,生产管理科承担收购价格的20%,隐患责任单位承担收购价格的80%,其中各单位正职承担收购价格的50%,副职承担其中的40%,其他人员承担其中的10%;对于查出的隐患,在煤质考核中要扣除相应部门的分数,所扣分数为每条隐患收购标准罚金的百分数。

2 提高产品数质量

2.1 优化产品结构

对筛末煤系统进行优化,实现原煤全部入选和部分入选的灵活切换。当选煤厂入选原煤煤质较好时,筛末煤灰分在18%左右,发热量在25.10 MJ/kg以上。由于发热量为23.43 MJ/kg的筛末煤即可满足用户需求,因此针对筛末煤发热量较高的情况,选煤厂将洗选副产品掺入其中,在筛末煤发热量达到用户要求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10]。洗选工艺优化前后的筛末煤质量如表1所示。

表1 洗选工艺优化前后的筛末煤质量Table 1 Analysis of quality of small coal from screening system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on separation process

2.2 改进工艺系统

针对生产中出现的精煤水分超标和限下率高的问题,该选煤厂在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增设了离心机和防破碎溜槽等设备和装置,最大限度地优化了生产工艺系统,从而确保了精煤质量100%合格。

(1)13~1.5 mm粒级末煤经有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产出精煤、末中煤、小矸三种产品,精煤经分级筛分级、脱介后产出粒煤和末精煤,但是生产末精煤水分较高。为此,增设一台离心机,使部分末精煤由新增离心机处理。增设离心机后,末精煤水分大大下降,从而保证了精煤水分指标的合格。增设离心机前后末精煤水分如表2所示。

表2 增设离心机前后的末精煤水分Table 2 Analysis of moisture of small coal before and after adding centrifuge

(2)为降低块煤限下率,在块煤生产系统新增了分级筛和除限下块的胶带,并在块煤仓内安装了螺旋溜槽。经过改进的生产系统更加灵活,使块煤系统生产更具选择性,当需要生产特优中块时,仅需将新增分级筛入料端的第一排筛板去掉,而无需对工艺系统进行较大改动。这不但提高了生产系统的灵活性,而且能够保证块精煤限下率符合集团公司的质量标准。块煤生产系统改进前后的特优中块限下率如表3所示。

表3 块煤生产系统改进前后的特优中块限下率Table 3 Undersize fraction of excellent middle lump coal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on lump coal separation system

2.3 引进先进设备

为建设优质高效选煤厂,降低生产消耗,提高工作效率,扩大洗选加工能力,2010年底赵固一矿选煤厂开始进行了二期扩能改造工程建设。在扩能改造过程中,该选煤厂引进了部分先进设备,例如自动排矸系统、自动快速装车系统、块煤仓螺旋溜槽装置、TBS干扰床分选机、浮选柱、卧式脱水离心机等,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选煤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合格。这些新技术与设备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 结语

在建立健全煤质管理体系和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赵固一矿选煤厂的产品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得到了客户的高度信赖和赞赏,且超额完成了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实现了安全生产目标。煤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繁冗的工作,需要全员的坚持付出和不懈努力。在当前的煤炭市场日益严峻的不利形势下,赵固一矿选煤厂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更需要在煤质管理工作中坚持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扎实做好质量、成本、效益基础工作,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将煤质工作做得更好,从而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1]齐桂素,李利娟,靳 涛,等.以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为载体实现产能提升[J].选煤技术,2011(5).

[2]张伟林.加强煤质管理稳定焦炭质量 [J].煤质技术,2008(3).

[3]许玉江.强化煤质管控 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J].中国煤炭工业,2012(11).

[4]司 影.国有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可行性分析[J].煤炭科技,2012(4).

[5]符东旭.选煤创新无止境——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选煤煤质工作实践.[J].煤质技术,2011(4).

[6]唐善华.浅谈现场煤质管理工作 [J].煤质技术,2009(1).

[7]毋建文.建立煤质管理体系提高煤炭产品质量[J].中州煤炭,2005(5).

[8]安丰明.加强煤质管理确保煤炭产品质量稳定[J].山东煤炭科技,2010(4).

[9]崔高恩.浅谈加强煤质管理的具体措施 [J].科技创新导报,2010(26).

[10]高光会.合理配煤入洗 保证产品质量 [J].煤质技术,2006(4).

猜你喜欢

煤质精煤装车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不同分选工段瘦精煤煤质分析与配伍性研究
大屯选煤厂粗精煤回收系统改造实践
精煤产品结构调整及回收系统改造
协庄选煤厂浮选精煤降水及掺配的研究与应用
3月份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09GWh,环比增长126.98%
天脊集团:安全重于泰山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
三家企业煤质超标各被罚3万
煤质超标企业将处3万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