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5-10-26关春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4期
关键词:靶区患侧放射性

关春文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关春文

(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河南 濮阳 457000)

目的 探讨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放疗科近3年共计70例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采集可能引起放射性肺损伤危险因素:双肺MLD、患侧MLD、患侧V20dose、患侧V30dose、GTV、PTV、射野数。结果 我们通过χ2检验法发现双肺MLD(>20 Gy)、患侧MLD(>25 Gy)、患侧V20(>50%)、患侧V30(>35%)、GTV(>125 cm3)与放射性肺损伤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21、0.45、0.42、0.63、0.74);PTV(>345 cm3)、射野数与放射性肺损伤无密切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0.2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双肺MLD(>20 Gy)、患侧MLD(>25 Gy)、患侧V20(>50%)、GTV(>125 cm3)。

肺癌放疗;放射性肺损伤;危险因素

肺癌放疗中,放射性肺损伤主要原因是剂量过大引起,因此加强靶区放射量并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是目前放疗界的热点问题[1]。三维适形放疗是利用 CT 扫描获得的三维立体重建图像,由医师勾画靶区后,由放射物理师根据靶区的形状,设计射线入射方向、形状,调整其剂量分布,保证 90%剂量曲线完全包绕计划靶区,保证整个肿瘤组织受到均匀足量的照射[2]。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收集我院放疗科近3年共计70例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51.8±13.5)岁,所有研究对象均签定知情同意书,保密知情书,研究通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的批准、核实。按肿瘤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30例,Ⅲ期25例,主要为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左侧肿瘤26例,右侧肿瘤44例。先化疗后放疗35例,同步放化疗12例,先放疗后化疗23例。入选标准:①就诊时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完整;②肺癌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肺科学分会关于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经气管镜活检病理或肺肿块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③年龄≤70岁,肿瘤无远处转移;④本次为首次接受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化疗。排除标准:①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②入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

表1 放射性肺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1.2资料采集:①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等;②现病史、既往史等;③肿瘤病理及临床资料:肿瘤大小、分期、类型、化疗方案、化疗时间;④放疗因素:靶区边界与容积、照射剂量、剂量容积等参数。

1.3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方法:①患者双手抱头仰卧位,采用激光定位参考点标记法,采用真空袋固定,层厚3~5 mm。②靶区确定:GTV为CT显示原发病灶(肺窗)及短径>10 mm的纵隔淋巴结(纵隔窗)。GTV外放8~15 mm为计划靶体积。③计划制定:勾画危及器官和感兴趣器官后,使用共面多叶光栅野照射,90%等剂量线包绕PTV,每次1.8~2 Gy,5/W,总剂量50~68 Gy。④复位与靶区修改:放疗20次后,重复CT定位,依据肿瘤体积大小的变化重新勾画GTV及PTV,制定新计划。

1.4放射性肺损伤:由取得副主任医师级别的3位CT放射诊断医师和放疗医师进行损伤评估。

1.5评价指标:采集可能引起放射性肺损伤危险因素:双肺MLD、患侧MLD、患侧V20dose、患侧V30dose、GTV、PTV、射野数。

1.6统计学方法: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用χ2检验法,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放射性肺损伤危险因素分析:我们发现双肺MLD(>20 Gy)、患侧MLD(>25 Gy)、患侧V20(>50%)、患侧V30(>35%)、GTV(>125 cm3)与放射性肺损伤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21、0.45、0.42、0.63、0.74);PTV(>345 cm3)、射野数与放射性肺损伤无密切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0.25),见表1。

3 讨 论

三维适形放疗指在三维方向上保证照射野的形状必须与靶区形状一致,同时还要尽量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将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损伤降至最低。虽然三维适形放疗理论上通过精确的体位固定、精确计划、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剂量分布,保护周围正常组织,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因器官运动、体位变动以及肿瘤的大小形状的变化,在放射治疗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误差,加上参数设计时如平均肺受量、肺容积百分比及正常组织损伤概率,数值及预测准确性上仍不统一[3]。因此仍有可能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风险,放射性肺损伤不仅影响患者生活,严重可导致患者死亡。

如何发现引起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成为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局部复发率,降低周围正常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学者提出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与患者自身基础疾病、肿瘤类型及大小、放疗和放疗有关[4]。但还有些研究[5]认为COPD、下肺肿瘤会增加肺损伤概率,而性别、年龄、肺部基础疾病与肺损伤无相关性,因此各种研究结果存在矛盾之处。我们本次研究发现双肺MLD(>20 Gy)、患侧MLD(>25 Gy)、患侧V20(>50%)、患侧V30(>35%)、GTV(>125 cm3)与放射性肺损伤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21、0.45、0.42、0.63、0.74),双肺MLD(>20 Gy)、患侧MLD(>25 Gy)、患侧V20属于剂量体积参数,与文献报道一致。而GTV与放射性肺损伤有相关性,则表现随着GTV的增加,提示局部控制更差,即提高肺癌局部控制率与保护肺组织的矛盾性,若增加照射剂量,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双肺MLD(>20 Gy)、患侧MLD(>25 Gy)、患侧V20(>50%)、GTV(>125 cm3)。

[1] 徐慧敏.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及生物学相关因素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2013.

[2] Ni SF,Liu LX,Shu YQ.Sequential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and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treatment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J].J Biomed Res,2012,26(4): 260-267.

[3] 梁霞,朱小东,陈龙,等.三维适形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4):538-540.

[4] 李洪升,李宝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18):1437-1439.

[5] 李拥军,尹宜发,熊刚,等.肺癌放疗致放射性肺炎的多因素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06,21(4):302-305.

R734.2;R563.2

B

1671-8194(2015)24-0175-02

猜你喜欢

靶区患侧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更 正
MRI影像与CT影像勾画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放疗靶区体积的比较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