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的管理分析
2015-10-25吴萍
吴 萍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学部,山东 济南 250031)
探讨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的管理分析
吴 萍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学部,山东 济南 250031)
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前后3个月我院药房药品数量及有效期管理的基本资料。将前后两个时期分为常规管理组和加强管理组。常规管理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加强管理组引入药房制度化、规范化的系统管理程序,主要加强措施有将信息化引入药品管理中,估算药品消耗,建立有效期管理制度,改善药品贮存条件等。比较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前后3个月的管理效果,统计加强药品管理前后药品报废、药品积压量、药品账物相符率及采购费用等信息。结果加强管理后,问卷调查得分优良率为89.7%,与常规管理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管理后3个月内,药品报废609元,药品积压979盒,药品账物相符率为97.8%,与加强管理前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药房药品数量及有效期的管理,可减少药品报废量,控制药品积压量等,节约资源,避免浪费的同时,使药品利用率增加,值得医院药房推广应用。
数量;有效期;加强管理;药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药品可以用来治疗、预防及延缓疾病,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乎患者的健康,对药品数量及有效期进行管理十分必要。药品管理是药房重要的一项工作,药房工作者应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要求,对药品进行管理,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我院于2014年1月加强对药房药品数量及有效期的管理。本实验旨在探讨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及有效期的管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前后3个月我院药房药品数量及有效期管理的基本资料。前3个月药房总用药量为28254盒,后3个月药房总用药量为27315盒,前后两个时期药房管理人员无变动,将前后两个时期管理资料分为常规管理组和加强管理组。两组在用药量、管理人员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管理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即对药品情况进行简单记录;加强管理组引入药房制度化、规范化的系统管理程序,主要措施如下:①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对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药品数量及有效期管理的重要性,指导管理人员如何领取。保存及使用药物,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规范惩戒制度;②将信息化引入药品管理中:药房管理人员与信息化工作者进行交流,以更好的解决药品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录入药品基本信息和药房工作流程,如请领>入库>发放>调拨>盘点,计算机调控各环节;③估算药品消耗:根据药房发药的信息,统计药品在一段时期内的实际消耗量,对结果进行分析,考虑季节、气候等因素变化,估算近期拟消耗量,由此决定申领数量;④加强药品采购管理:统计医院药品消耗量和库存量,保证医院药品储备足且不造成积压,有效期长、用量大的药品可根据疾病种类、季节、药品货源等情况加大进货量,防止缺货,有效期短、用量少的药品要对进货量进行控制,以保证满足临床需求的同时避免药品积压或过期,采购药品时需特别注意药品的有效期及生产批号,源头上对药品质量进行控制,若药品有效期低于6个月,则不入库;⑤建立有效期管理制度:建立药品效期专人责任制,并设置药房药品协管员,协助管理人员管理药品效期,确保药品安全。每月2次检查库存药品有效期,对有效期不足6个月的药品进行登记并及时处理;⑥改善药品贮存条件:使药品按贮存条件进行保存,如需冷藏保存的药物,应保存于冷柜中,采取控温、除湿等措施,药房管理人员需每天对药品进行养护及领取,加快药品周转,防止药品失效。比较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前后3个月的管理效果,统计加强药品管理前后药品报废、药品积压量、药品账物相符率及采购费用等信息。
1.3疗效判定标准:于医院内发放调查问卷表,调查患者对药房的印象,9~10分为优,6~8分为良,低于6分为差。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统一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各组药房评分比较[n(%)]
表2 各组药房药品管理资料比较
2 结 果
2.1两组药房评分比较:加强管理后,问卷调查得分优良率为89.7%,常规管理组问卷调查得分优良率为63.1%,说明加强管理后药房评分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各组药房药物管理基本资料比较:加强管理后3个月内,药品报废609元,药品积压979盒,药品账物相符率为97.8%,常规管理组药品报废1026元,药品积压1463盒,药品账物相符率为80.4%,说明加强管理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药品数量及有效期管理是药房管理人员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其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是衡量医院药房工作者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10]。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管理的不严格,对药品知识的缺乏以及相关制度的不健全,导致药品管理不尽如人意,影响药品质量,使大量药品过期失效,不仅影响患者生命安全且浪费资源。健全的药品申领、贮存、调配、发放及报废制度是提高药房药品数量及有效期管理的基础。规范的药品管理制度还可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保证药品的质量、数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及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据报道,为提高用药安全、减少不良事件及节约资源,近年来各大医院开始加强对医院药房药品数量及有效期的管理,使药品数量及质量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本实验结果显示,加强管理后,问卷调查得分优良率为89.7%,与常规管理组相比,优良率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管理后3个月内,药品报废609元,药品积压979盒,药品账物相符率为97.8%,与加强管理前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加强对药房药品数量及有效期的管理,可减少药品报废量,控制药品积压量及提高药品账物相符率等,节约资源,避免浪费的同时,使药品利用率增加,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值得医院药房推广应用。
[1]邓东辉,杨翠兰,陈小龙.基层医院药房处理医嘱的体会及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6):81.
[2]王林玲.病区药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88-689.
[3]宋仕林,王祖凤,汪涛.应加强医院散装药品的有效期管理[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9(100):10377-10378.
[4]张亚玲,吕波,朱本淑,等.加强病区药品贮存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4):44-46.
[5]邵峰.从循证医学角度分析医院药房药品数量与有效期管理[J].当代医学,2013,19(29):11-12.
[6]周怀辛.病区药房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探讨[J].医药前沿,2014(29):342-343.
[7]王芳.刍议病区药房药品数量控制及有效期管理[J].医药前沿,2013(8):382.
[8]姜雪.加强病区药房药品数量和有效期管理的对策探析[J].医学信息,2015,28(7):19.
[9]柳云鹏.增加药房药品有效期和数量的管理方法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54.
[10]刘军.加强药房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的措施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8):72-73.
R197.3
C
1671-8194(2015)22-02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