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一场互联网盛宴
2015-10-24魏一平
魏一平
众筹火了
众筹在2014年的火爆,似乎是一夜之间。虽然两年前,就不断传出有创业团队去美国Kickstarter上搞众筹,但大多只限于IT科技领域。众筹作为一种互联网金融,最早就是充当了创业者和投资人之间的桥梁。
但是很快,众筹就超出了创业者的范畴。随着众筹网等平台网站兴起,普通人开始成为众筹的主角,出版一本书、拍一部电影、在雪山上建一所小木屋、为自己的偶像举办一次演唱会……五花八门的众筹项目开始出现。只要你的想法能够打动人,就能获得陌生人的慷慨解囊。今年4月和7月,百度和京东商城也纷纷利用自己的流量优势开始做众筹平台。巨头的进入,让众筹变成了一场互联网界的盛宴。产品型众筹、股权型众筹、公益型众筹……不论你在哪里,都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与志同道合者合作干一番事业。
众筹是互联网开放、共享思想的延伸。一个人的智慧,依托互联网平台,会聚合千千万万同道中人的智慧。同样,一个人微不足道的能量,也可以通过众筹,与千万微小个体的力量会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从2013年成立到现在,仅仅在众筹网这一个平台上,就发起了将近6000个项目,有18万人参与,共募集了7000多万元。
众筹进一步拉平了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信息鸿沟、资本鸿沟。之前,组织那英演唱会这样的活动,只有依靠专业的演出公司,然后再卖票给观众,但是,通过众筹,来自江苏的一个小区保安,来自山东的一个出租车司机,来自甘肃的一个中学老师,都有可能成为众筹的支持者之一,成为那英演唱会的组织者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众筹,通过资本的形式,让世界变得更平了。
人人都想开一家书店
北京CBD旁边,华茂公寓会所的三层,走进一间名叫字里行间的书店,会有一种恍惚的错觉,以为走进了一家法式西餐厅。圆形屋顶上有垂下的水晶吊灯,圆形书柜上摆着一排排新书,书柜上面,是一副副精致的近视眼镜,每一个不同的样式,都是仿照文化名人曾经戴过的眼镜,有胡适款,有萨特款。旁边,一间由中式屏风隔出来的屋子,专营各种沉香。书店销售只占了这个空间的三分之一,靠近街区的窗户一侧,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那是午餐区,每天中午提供自助餐,另一侧则是舒适的咖啡区。如果遇到举办活动,餐桌和咖啡椅都可以随意移动。
现在,字里行间在北京和江苏一共有14家实体书店。今年7月,字里行间在众筹网上发起一项名为“让我们一起开书店”的众筹,专门针对嘉里中心的一间分店进行众筹,短短24小时之内,就成功募集到了139万元,成为图书出版行业最成功的众筹项目。
陈绍敏发起众筹的目的并非缺钱,更大程度上,她是为了帮助更多人实现“拥有一间书店”的梦想。2010年,眼瞅着之前经常合作的风入松等实体书店经营越来越艰难,陈绍敏夫妇却反其道行之,决定开一家实体书店。
中间经历一番曲折,等到2010年再开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明确目标,瞄准城市中产阶层,主打人文社科类图书,书只是一个载体,关键是要打造一个可以阅读、可以休闲、可以亲子的“会所”。
2010年7月,字里行间在北京慈云寺开出第一家书店。很快,陈绍敏就找到了一种稳定的模式——会员制。字里行间的会员分为两种,普通会员年费是788元,可免费享受20杯咖啡,所有商品8.5折,还可以免费使用两次VIP会议室;高级会员的年费是1988元。实行了一年半后,陈绍敏发现退卡的客人非常少,会费收入成为字里行间稳定的现金流。但即便如此,开一间实体书店,仍是一桩极难赚钱的生意。陈绍敏给我估算,在北京开一间成规模的书店,前期投资至少要100万元,包括场地租金、家具购置、装修、人工等费用。而一家书店从开业到实现盈亏平衡,至少要两年时间。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都是一笔无法承受的买卖。
可是,这么多年做图书生意,总是有一些朋友跟陈绍敏感慨“多么想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书店”。今年夏天,陈绍敏决定拿出其中一家实体书店,以众筹的形式,圆大家的书店梦。嘉里中心店开在CBD的写字楼里,面积300多平方米,去年10月已经开业。按照通常两年的培育期,当时仍处在亏损中。这也是陈绍敏选择这家店的原因之一。“实体书店很可能是亏本的买卖,我不想给大家营造虚假繁荣,以真实面对大家,也好借此看看人们对实体书店的真实感情。”
今年7月,“一起开书店”的众筹项目上线了,网站上放了一段当红畅销书作家张嘉佳的视频,他掏了10万元加入众筹,成为这个项目最大的一个筹款者。在设计回报承诺的时候,陈绍敏提出,既然大家有开书店的情结,就应该设计两个让大家真正参与进来经营的承诺。于是,除了288、688、1788、3588和9888元几档内容不一的会员卡之外,特意设计了2万元和5万元两个等级的“书店合伙人”。根据众筹设计,2万元的银牌合伙人和5万元的金牌合伙人,除了享受购书折扣、一定额度的购书卡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按照企业法规定与字里行间签订合伙人协议,定期参加书店举行的合伙人会议。
“一起开书店”项目的火爆还是让陈绍敏大吃一惊,仅仅一天一夜,这个项目的筹款额就达到了139万元。这其中,包括39位银牌合伙人和11位金牌合伙人。
陈绍敏有些怀疑这个虚高的数字背后人们的真实意图,她给筹款者挨个发邮件,将嘉里中心店的账目一一公开,从开业到现在一直在亏损,她想通过这种方式再次提醒那些兴致勃勃的众筹者,开书店真的很难赚钱,若想退出还来得及。果然,如其所料,相当一部分人是抱着投资的目的而来,在看到嘉里中心店的账目之后,主动选择了退出。陈绍敏进一步劝退,一方面她苦口婆心地跟人解释做书店的确很难赚钱,另一方面她也在考察每一个筹款者在书店经营方面的思路和想法。最后的结果是,一共有13个股东坚持要留下来,他们不仅真的爱书,而且还在书店经营方面有想法,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他们中有公司白领,有企业高管,也有文艺青年,在反复沟通中,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打动了陈绍敏。
来自浙江一个小县城的陈小华就是最后坚持留下来的13位股东之一,但他投资并非为了回报,而是单纯爱书,想成为一间书店的拥有者之一,想看到更多人走进书店读书。“要不是众筹,我作为一个平头老百姓,怎么可能在北京拥有一间自己的书店呢?”陈小华想到这些就难掩激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要感谢众筹,超越地域和人际关系的限制,让我和北京的一家书店建立了联系。”
不同于产品销售型众筹,这种股权型众筹,考验的实际上是完成项目的可持续能力。陈绍敏心里清楚,众筹只是一个起点,她更多考虑的是未来的书店经营,虽然众筹的题目叫“一起开书店”,但她坚持自己51%的控股权,因为在开书店这件事上,她要比其他人都专业。“实际上是我来带大家一起开书店,只有认识到这个现实,才能把这件事做长远,而不是玩一把众筹就散伙。”她说。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4年第52期,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