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赏读
2015-10-24张英华
张英华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李商隐①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②。
素娥惟与月③,青女不饶霜④。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注释
①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中,一生很不得志。
②裛裛(yì yì): 香气袭人的样子。
③惟与:只给。
④青女:霜神。
简析
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秋天,李商隐接受西川节度使柳仲郢的邀请,到四川任职。
行至扶风界的诗人眼前忽然一亮:沿路鲜亮美丽的花儿烂漫盛放,光彩灼灼。而梅花浓郁的清香,也丝丝缕缕沁入驻足于梅枝旁的诗人心间。
然而,诗人的眼里却飘过了一抹忧伤!
在美丽芳香的梅花之旁,诗人哀叹:这梅花开得太早了吧!这馨香多不合时宜啊!夜晚来临的时候,天宫的嫦娥给她们的只有一片溶溶的月色而已,不增其色,不益其香;而秋天的霜神则会毫不客气地挫之以霜!
想到这里,诗人情不自禁地采摘了盈盈盛放的梅枝。他意欲将这偶遇的美丽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吗?然而他贤惠的妻子已于今年春夏间病逝——这满把美丽的梅花还能赠给谁呢?只能是白白地握在手中罢了!一思一伤悲,令人肠寸断!
梅花在诗人的眼前盛放,痛楚在诗人的心中翻涌,诗人不由向梅发问:你们到底是为了谁而早早盛放?为什么不能等新年到来再绽放美丽,散发清香?那时的你们才能得到应该得到的欣赏啊!
在这样饱含怜爱之情的发问里,诗人收束了这首感人的五律。
而你呢?从中读出的只是诗人对这路边早梅的欣赏、爱怜、惋惜、伤痛之情吗?
如果你还了解李商隐早年被属于牛僧孺党派的令狐楚赏识,后来做了李德裕党派中王茂元的幕僚,进而成了王茂元的女婿,并由此陷入牛李党争的旋涡,备受排挤,困顿不得志的经历,如果你还知道这位“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十六岁左右即显现早秀之才的诗人极不顺遂的人生的话,你肯定还能从诗中的早秀之梅里读出其人生的感伤:生不逢时,才华难施。
是的,诗人咏的是梅,是自己眼中的梅,也是跟自己经历相像的心中的梅,故情真,意切,动人。
名句欣赏
这首诗的尾联“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表面上感慨梅花开得早,不能在年节之时得到人们的称赏,实际上蕴含了诗人年少时期即显露才华却不被赏识、屡屡遭受挫折的感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