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风雅颂
2015-10-24杨琦珍
杨琦珍
风
从春暖花开到深秋时节,小城的各个角落都回荡着一种古朴、绵长、平实的音乐之声,从孙家湾到北门河,从西河乐园到唐城,沿着小城里的一些亭廊、桥头、小型广场等地走走,你随处都可以看到一些民间音乐小组合:两三把二胡,一两支笛子,一台旧手风琴,几本手抄的歌谱,还有放歌谱的小铁架,以及简易的话筒和音箱,这便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主唱是三五个老头老太,当然也有一些青年男女参与其中。围坐在他们四周的是一群听众,听众也不是固定的,往往是走了一拨又来一拨,还有一些沿城行走的人也经常被他们吸引,驻足倾听。
在这里他们既是演唱者也是主持人,他们从不因舞台的狭敞、听众的多寡而敷衍,演唱起来都是激情昂扬。一曲完毕还要对听众鞠躬致谢,仿佛他们不是在小城的某个角落,而是在宇宙大舞台上,把自己当作世界上最优秀的歌手,面对着成千上万的观众一展他们的歌喉,表达着他们对音乐的那份执着和热爱。
他们最喜欢唱的是房陵本地的山歌,那些古调民谣,那些锣鼓号子,高亢而婉转,粗犷而多情。他们也深爱着自己一笔一画抄写的那些经典曲谱,像《绣荷包》《双枪老太婆》《雕花的马鞍》等,他们唱起这些歌来声情并茂,颇有范儿。
看着这些歌者的虔诚劲儿,听着他们的歌儿,心中感慨万端。这些自发的民间歌者,他们的乐器,他们的手抄歌谱,简易的话筒和音箱,他们唱的那些歌谣,常常会勾起你的某种怀旧情绪,让你回到某段久违的时光,让你的心灵充溢着一些遥远的切切的情愫,让你沉溺于最质朴的民间古风里,嗅着最真实的泥土的味道。
雅
小城之雅,自然也分小雅和大雅。
这小雅便是小城之舞。小城的沿河有大大小小的广场,唐城、西河、北门河、孙家湾,一到傍晚,这些广场都变成了露天舞场。全城的帅哥和美女们穿戴整齐,嚼着口香糖,陆陆续续来到这里。晚上七点半左右,各广场音乐响起,男女舞伴便滑进舞池。当然来这里的女性似乎要多一些,靓女们到这里纯粹是为了跳舞,为了健身,所以,若没有心仪的男性舞伴,她们宁可选择舞姿优雅的同性伙伴,慢三、快四、伦巴、探戈、恰恰,一路舞下来,香汗淋漓……也有集体舞,不需要舞伴,边看边学边跳,要不了多长时间,也都能踏上节奏。小城之夜,因为音乐,因为舞蹈而更加美丽风雅。而此时,就在那广场不远处,那大桥底下,河堤两岸,全是各色的灯,连成一线,灯光倒映在河里,将河流缀成一条条美丽的彩带,在河面上闪闪烁烁,勾画着桥梁和堤岸曼妙的轮廓,梦幻一样迷人。河堤上的小树上,也缀满了星星般的小灯,犹如开满了一朵朵白色的、紫色的、金色的、橙色的、蓝色的、红色的小花,像一粒粒硕大的夜明珠挂在树间,或如无数的萤火虫在飞舞。这样的夜晚,场内的舞蹈和场外的美景都有了无边无际的诗意。
小城的大雅,则是小城的全民运动。小城的清晨和傍晚,到处都是行走或跑步的人群。从耄耋老人,到黄毛小孩儿。他们或一个人独步,或夫妻父子母女亲密相随,或三五个朋友结伴而行。他们大都喜欢沿着河堤走,边走边看柳树如何在眼前一天天地从枯黄到吐出一点点的新芽,到现出细细的鹅黄,到冒出一绺绺的嫩绿,一直到绿枝飘摇。他们在桃花岛看桃花悄悄地打苞,羞羞地绽开,直到满树的火焰在天地间轰轰烈烈地燃烧。他们追随着青草的绿意,鱼儿的跳跃,倾听鸟儿在头顶上空清脆的鸣叫声。看秋天的旷野如何被那些白鹤点亮,看白鹤们的翅膀如何拨开河面的晨雾,温情地凝望着小城的秋意。他们在冬日暖阳里享受着快意人生。当走得有些倦怠的时候,便到黄香广场或者北门河广场打打羽毛球,练练太极,跳跳健身操。或者偶尔停下来,站在广场大屏幕前看看新闻。他们就这样行走在春花秋月的更迭里,看红红绿绿的世界如何变成枯草漫天的苍茫空寂;任足尖敲击着光阴的节律,日子便在行走中倏忽飘过。他们在两岸的风景之间成长着,或者慢慢地老着,而此时,他们都健康地行走在这温热而美丽的人世间。
颂
记不得从哪年开始,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是房陵小城最盛大的节日。
西起体育场,东到武当路,八点开始升温,十二点沸腾。为这每年一次的游行大典,小城积蓄了一年的热情,兴奋了很多个夜晚,也劳累了很多个白天。昨夜,小城一定喝了很多黄酒,今天,小城的脸一直红着,小城的心一直醉着。
街上全是踮起的脚,窗口挤满了脑袋。鞭炮、烟花、冲天炮,小城的耳朵倾巢出动。仿佛全县人民的儿女都在今天嫁娶,浩荡的喜气,点燃了小城的幸福。
彩车在小城的街道上流淌着,赤橙黄绿青蓝紫。千娇百媚的女子,舞动着霓裳羽衣。捧着“诗经”,捧着几千年的文明从容走过野人部落,交谈着小城曾经的生灵传说。秧歌、锣鼓、船灯、舞狮、龙灯,这些民间瑰宝,缤纷闪亮,如一条从远处流淌而来的河。
我站在高楼上或人群里,俯视或仰视,用眼睛和心灵,收藏着小城盛世的美丽和张扬。这一天,小城风雅;这一天,小城豪放;这一天,小城完成了一个华丽飞腾:如蛟,似龙。
(本文荣获2014年“文心杯”全国中学师生作文大赛教师组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