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资金筹集探讨
2015-10-24季树旺徐文艳
季树旺 徐文艳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及新兴行业的迅速崛起,使得我国高级技能人才出现了严重短缺的局面。为此,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从而引发了高职院校的新一轮扩张,随之带来的问题是高职院校的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暴增。高职院校后续发展资金的筹措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非常重要的课题之一。
一、我国高职院校筹措资金面临的实际情况
在新形势下,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设备投入,资金不足问题开始凸显,主要表现在银行贷款到期还贷资金没有保障,后续建设和发展资金匮乏。为解决这一问题,很多职业院校力图通过扩大银行信贷规模,向教职工进行高息集资等措施加以解决。但在全国性高等院校基建规模急剧扩张、还贷资金来源没有保障、教育类资产不能用于抵押的政策性规定风险面前,各商业银行已经对该类贷款项目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要扩大信贷规模极为艰难。
为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人行、财政部、教育部和人社部下文要求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国办学校贷款必须经过主管和财政部门批准;严禁面向教职工集资;不再允许地市级及以下政府借助融资平台融资。
二、美国高校采取的主要筹措资金模式及借鉴意义
美国院校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院校经费主要来源是州政府拨款、联邦奖学金计划、联邦政府专项补助、收取学费、提供服务所得款项、赠款及由这些款项建立的基金运作所得的收益;私立院校的主要经费来源是收取学费,地方、州及联邦政府提供的指定用途补助、赠款及由这些款项建立的基金运作所得的收益,与政府部门、基金会及企业等签订的研究和服务合同。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院校,最能影响经费来源的渠道是捐赠,以仁斯利尔理工学院为例,该院从2002年到2008年共筹资10亿美金。
美国高等院校的筹资方式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通过捐赠方式筹集资金和通过设立基金会筹集资金及对基金进行运作收益还有相当大的拓展空间。
三、理论界提出的高职院校筹资渠道及其局限性
理论界在借鉴其他行业资金融通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筹集资金的渠道除传统的财政拨款、老校区资产置换、银行贷款以外,还包括资产证券化、BOT项目融资、让渡经营权、股份制、接受捐赠、发行教育债券、教育彩票等,但其中一些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还有待深入分析。资产证券化在很大程度上帮银行转移了贷款的风险,但在实际操作上,在选择债券发行机构SPV、信用担保公司等方面需要对学校的还贷能力进行评估,且费用相当昂贵,目前为止,尚未见到成功案例;BOT项目融资是新型的融资方式,问题在于在非盈利运营模式下,寻找私人投资公司具有很大的难度,政府“特许权协议”的政策争取也很难操作;发行教育债券和教育彩票涉及国家金融政策,不是学院层面能够独立掌控的筹资问题。
四、我国高职院校的资源优势及潜在的筹资渠道
与其他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比较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设备完善,建有较大规模的实训基地,有着其他高等院校不可比拟的人力资源、设施设备和场所优势。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除传统的三種筹资方式以外,还可以通过让渡资产经营权、接受捐赠、引入社会资本、成立经济实体、校企合作、开展经营性技能培训、股份制、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其中以下几种方式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
1.让渡资产经营权
学校本身是一个小社会,人群聚集,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在符合学院发展的前提下,将学院的餐厅、超市、书店、影视、健身、快递、通讯、理发、洗浴、洗衣等便民、文艺、娱乐性服务经营权标让渡出去,创造收益。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不需要偿还,不增加债务和利息负担。
2.接受捐赠
高职院校可以培养大量成绩卓著、事业有成、实力雄厚的校友,可与实力雄厚的企业合作技术研发,提供优秀技术人才。事业有成的校友、有合作历史和愿望的企业都可以成为潜在的捐赠者。学校可以通过成立校友会、举办建校等大型纪念活动、编撰校志等广泛宣传学校的前景展望,扩大社会影响,使校友对母校产生浓厚的母校情节,企业对学校产生较强的人才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对教学楼、实训楼、学术交流中心等建筑物和道路、绿化片区冠名权等吸引捐赠,对捐款数额较大的可以聘请为学校名誉校长或学校管理委员会名誉董事。捐资助学对企业来讲可以提高知名度,吸引优秀人才,节税;对学校来讲是检阅社会对学校的认可程度,吸取社会对学校提出的管理发展的建议,对提高学校管理有重要意义。
3.引入社会资本
将可社会化的建筑物等资源评估后吸引社会投入资金购买一定年限的经营权,如尚未建设,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学校提供土地,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学校拥有所有权和部分使用权,投资方拥有一定时期管理权、经营权和收益权。这种方式适合餐厅、实训中心、培训中心、运动场馆、大学生服务中心等。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学院可以借助社会资本完善服务功能,完成基本建设投资。
4.创办成立经济实体
高职院校利用技能高超的实习指导教师和大量能进行熟练操作的实习学生以及完备的实训设备和场所,创办集“科、教、研”于一体,融与学校开设专业相关的产品生产、维修服务、技术咨询与培训等多种经营的现代化集团经济实体。这种方式既可增加学生实训机会,又可减少材料耗费,创造收入。
5.开展经营性技能培训
利用学院的师资力量和设备优势,开展有偿的技能培训和技能再提高培训,进行技能鉴定等一系列经营性培训活动,以此创收。
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向应用型转型的形势下,各级政府都采取包括税收、资金扶持、招生政策、校企合作、股份制等各种激励政策,办学形式变得较为灵活宽松,资金瓶颈问题是完全有可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