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搏击一样创业本·霍洛维茨
2015-10-23陆杨
陆杨
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硅谷资深创业者,“硅谷最牛的50个天使投资人”之一。他从白手起家到IPO,再以16亿美金的高价成功出售公司,后来又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人。他亲身经历了创业的各个环节,见证了高潮与低谷,目睹了互联网的狂热与泡沫破裂,他的经历无疑就是一部生动的教材。他让更多人看到了创业者背后不为人知的那些真实经历和心路历程。在他看来,创业就是一场“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多年以后他用这样一句话总结他的创业时光:“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初创Loudcloud
本·霍洛维茨与马克·安德森相识于网景(Netscape)——硅谷最早的模板公司。当时霍洛维茨去网景面试工作,面试官正是网景的创始人和CTO马克·安德森。尽管只有22岁,但安德森对于行业、技术的理解给霍洛维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9年,两人一起创办了Loudcloud,主要提供互联网基础架构服务,在业界被公认为最早进入云服务领域的公司。霍洛维茨也正是从Loudcloud开始了CEO的修行。
这家公司一开始被估值4500万美元,后来接受了1500万美元的风投以及安德森本人600万美元的投资后,估值达到了6600万美元。公司的头几个月可谓一路高歌,在创立不到9个月时,就已经签订了2700万美元的新合同。员工在五六个月就增至200人,多得都坐到了走廊上(甚至差点为此被消防安全部门查封)。一瞬间,Loudcloud成了硅谷的当红炸子鸡。
然而一场危机正在临近。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急跌,标志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火爆的网络公司几乎一夜间全都破产倒闭,Loudcloud难逃此劫,而投资者都被吓破了胆,没人再肯出一分钱。股东撤资、客户违约,公司还有300多名员工等着发工资,公司经营一度出现危机。
这是霍洛维茨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当时公司融来的资金已经不多了。霍洛维茨这样描绘当时的心情:“这是我第一次产生这种感觉,但肯定不是最后一次。”与此同时,他还领悟到了一项关于融资的经验:“寻找一个统一市场,其中只要有一个投资者点头,即可成功,其他30位投资者即便全部摇头也无关紧要。”
找人脉,讲故事,想尽各种办法,最终Loudcloud还是以7亿美元的估值融到了C轮1.2亿美元的资金。可正如霍洛维茨的预料,这只是一系列绝望中最开始的那个,后来他又接连被“痛击”。
当时已人人自危的硅谷对于投资人来说就是一个伤心地,尽管霍洛维茨已经意识到要从传统行业而非互联网寻找机会,可Loudcloud设定的业绩目标只完成了不到四成,而员工已经接近500人,钱烧完了,不得不再去找新的资金。这下,真的没有投资人再来眷顾他们了。
霍洛维茨曾说过,创业公司的最大好处是让你体验两种情绪:欢乐和恐惧,而且睡眠不足会令这两种情绪更加强烈。之所以恐惧,就是因为如果没有后续资金注入,公司就得关门。私人投资者不愿意再注入资金,Loudcloud出现资金枯竭,霍洛维茨居然通过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完成了融资——通过公开市场,公司上市。要知道,当时正值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后市场最低迷的时候。
这时候霍洛维茨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通过路演不断地说服投资者,需要对媒体的质疑进行回应,需要继续深耕公司的业务做出更好的产品,需要管理不断扩张的团队(近600人)。霍洛维茨说他在路演时觉得公司肯定要倒闭了。而正当他到处游说筹集资金时,他的妻子又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困难接踵而至,让他备受压力但又不得不负重前行。最终Loudcloud还是以6美元/股进行了IPO,筹得1.625亿美元。
上市融资好歹让Loudcloud没有破产,然而并没有让Loudcloud摆脱业务上的脆弱。进退维谷之际,霍洛维茨暗自从员工中分出10人,执行B计划(成就了后来的Opsware)。经历了三次大规模裁员的Loudcloud,最后靠B计划活了下来。早前,霍洛维茨就已经开始为公司“找下家”,他甚至想好了公司破产后自己该怎么办,而将Opsware业务独立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想出来的。
转型Opsware
经历了几个月的蹉跎之后,Loudcloud这家上市时值1.6亿美元的公司最终以6350万美元卖给了EDS公司,距离创办仅18个月。好消息是,在出售Loudcloud后,Opsware也得以独立,通过转型成软件公司,他们艰难地存活了下来,并最终起死回生,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不断成长。
在这5年里,作为Opsware的CEO,霍洛维茨经历了无数次的背水一战。有很多次一度想过放弃自己创办的事业,用他自己的话说,Opsware经历“我们完蛋了”的时刻不下10次。甚至是在眼看卖给惠普的交易就要完成的时候,Opsware还差点因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失职险些使交易流产,当时的财务负责人接到电话脸都白了。不过有惊无险,最终成功地将公司出售给惠普。5年之内,霍洛维茨将这家公司的估值从2.9亿美元提高到了卖出时的16.5亿美元。
Loudcloud和Opsware的创业道路对霍洛维茨来说一点也不好走。实际上,这段历程,从某些地方来看真是一场浩劫。幸好,惠普的高价收购让霍洛维茨的创业有了个美满结局。
从创业革命者到风险资本家
在这之后,2009年,霍洛维茨和他的老搭档安德森三度联手,创立了风险投资机构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asson Horowitz) 基金会,网站是A16Z,因为从“安德森”的首字母A到“霍洛维茨”的末字母Z,中间正隔了16个字母。作为硅谷老兵,霍洛维茨实现了从创业者到投资者的华丽转身。
两名没有任何风险投资经验的投资人几乎将硅谷“独角兽”公司投了个遍。如今已冒尖的Foursquare公司在2010年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中,A16Z也是投资方之一,当时Foursqure的创始人Crowley就是看准了霍洛维茨和安德森在创业中的丰富经验,经历了无数次的绝境使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给予创业公司指导。endprint
霍洛维茨的创业经历而不是投资经历,是对创业者价值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A16Z也因此拿到了很多别人拿不到的项目。《福布斯》曾对A16Z的一个有趣现象进行过描述,这家公司在拿到了一家公司的投资收益之后,会尽可能地出高价投资所有热门的创业项目,有些项目甚至在没有拿到A16Z的钱之前,不会拿其他任何一家公司的钱。当时在接受《福布斯》采访的Airbnb公司联合创始人Brian Chesky认为A16Z是最激进也是最乐观的投资人,“他们不会去等市场,他们有自己的信念。”
目前,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会是硅谷最知名的风投明星。这家仅有三年历史的风投已经累计融资了27亿美元,以高投资与高回报迅速跻身顶级风投行列,其星光熠熠的投资对象包括了Skype、Twitter、Facebook、Instagram、Foursquare和Pinterest等诸多的创业新星。
喜欢用说唱歌词来做引子的霍洛维茨曾引用Jay Z的一句话:“我继续前进,追求唯一的完美方向,不能因为恐惧而迷失方向。”
撰书启迪后人
如今作为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会的联合创始人和合伙人,本·霍洛沃茨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纽约时报》畅销书《创业维艰》(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的作者。
因为霍洛维茨经历过不一样的东西,他愈发觉得管理领域还缺少这样一本书——能讲述创业者遇上诸事不顺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状况,怎样扭转乾坤、险中求胜。2013年,有位出版商找到了霍洛维茨,尝试说服他不妨将想法付诸实践,于是《创业维艰: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这本书问世了。
在《创业维艰》中,以自己在硅谷近20余年的创业、管理和投资经验,对创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公司)的创立、经营、人才选拔、企业文化、销售、CEO与董事会的关系等方方面面,毫无保留地奉上自己的经验之谈。这部创业史在作者的笔下娓娓道来,巧妙地引入了当时的谈话、发言、邮件记录,生动有趣的描写让读者如临其境。
大多数创业书所说的都是如何做正确的事,不把事情搞砸,而本·霍洛维茨还会告诉你:当事情已经搞砸时,你该怎么办。
《财富》杂志有一期的封面是本·霍洛维茨的拳击照,手上缠着绷带,眼中露着杀气。他在采访中说:“创业就像搏击,不仅是因为要不停痛击你的对手。创业艰辛而孤独。需要持续不断地集中注意力。不论你做得多好,你都必须时刻准备一次又一次地出拳击打。在搏击中,你被打了,感到痛苦不堪,然后你坐在场边,等肾上腺素消失后,你才真切感受到那疼痛。然后,你要再去打下一回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