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炎培与职业教育

2015-10-22石明

职业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界黄炎培人格

石明

黄炎培(1878~1965),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他曾与毛泽东进行“历史周期律”著名对话,但他最大的历史贡献,则是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早在上世纪初他就认识到,职业教育对国计民生的战略意义,提出“教育实用主义”原则,并全力以赴在中国推行职业教育。

为办教育,调查求实

黄炎培晚清秀才出身,曾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洋公学。辛亥革命前,他先后创办多所学校并任教。辛亥革命后,全力以赴改革地方教育,在国民政府支持下,全面规划建设了省立高、中等学校和县立小学,提倡教育与生活、社会实际相联系。他认为办教育如同治病,知病源才能开好药方。在1914年~1917年间,他先用五个月时间在全国各地考察教育情况,又远赴美国、英国、日本、菲律宾、南洋多国考察了学校教育,做了详细考察记录,并结集出版,当时被称为“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

经过3年多的考察,他的结论是:中国当时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他呼吁,对这种教育弊端,“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他向中国社会大声疾呼,要改造中国,必须尽快发展中国的职业教育。

全力发展职业教育

从1917年开始,他争取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的大力支持,在上海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教育体系,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

次年,黄炎培组织创建了中华职业学校,并把“劳工神圣,敬业乐群”作为校训。此后数十年时间他竭力推广、改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力求做到学校无不用之成才,社会无不学之执业。至1949年前,他先后筹办了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东南大学、上海商科大学、厦门大学和重庆中华职校、上海和重庆中华工商专校、南京女子职业传习所、镇江女子职校等十多所学校。

职业教育思想

1.“技能为重”的觉醒

黄炎培认为,中国传统“以职业技能为贱”,人们往往把受教育当做晋升仕途的主要途径,而以“读书做官”为荣, 重士而轻农工商。黄炎培把这种思想看做“职业教育之礁”,他强调“职业平等,无高下,无贵贱。苟有益于人群,皆是无上上品。”他说“吾敢断言,今之当大任者,即昔日服微末之务而不以為小者也。”意思是现在做大事的人,都是以前不嫌小事的人。

黄炎培认为,发展职业教育就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如果“人人得事,事事得人,社会无有不发达者”。如果不发展职业教育,那么受教育者日多,生产者和服务者将日少,势必阻碍社会的发展。

2.“大职业教育”观点

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的观点,认为“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他认为,办职业教育必须联络和沟通所有教育界和职业界,参与全社会的活动和发展,强调职业教育必须适应外部环境,适应社会发展。

3.“学与用结合”原则

教育与生活、劳动结合,强调学和用的联系。他反对劳心、劳力分离,学和用分离,主张手脑并用,“要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下联系起来”,只有手脑联合才能产生世界文明。

4.塑造“职业精神”

黄炎培认为,必须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培养“金的人格”,实现“敬业乐群”,要有“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高尚品质,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有对产品高度负责、对社会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他说“人格一经毁损,其人见弃于群众,哪有功名事业可言?”所以一定要珍惜自己的人格,要“言必守信,行必踏实”,最终达到“学而安焉,行而乐焉”的美好境界。

5.注重早期培养

黄炎培认为, 职业是培养生活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希望儿童成为将来有用之人才,须及早予以充分注意,用种种方法帮助其发展。”他主张在中国应该从娃娃开始,进行早期职业引导,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学有所用”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教育界黄炎培人格
再读黄炎培周期律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陶行知·新学制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
论阿根廷实证主义教育
科学研究
《世界日报》“教育界”专栏鲁迅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浅析黄炎培对职业教育过程的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