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伪存真,追求真效率

2015-10-22孙莉

关键词:考点网点布局

孙莉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新课程的不断实施,高考模式的变化,学生在地理学科上的学习时间被严格束缚在课堂45分钟之内,进入高二下学期后,该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科知识的教学与训练,完成选修学科高考匹配度的教学任务,是每个地理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不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去除课堂花架子,直奔教学主题,将课堂时间合理分配,实现教与学相长,教与练相融,向课堂要真效率!下面就是笔者在学校教务处推门听课活动中被随机抽听的一节地理课堂片段,抛砖引玉,愿能看到更多去伪存真,追求真效率的地理课堂!

【关键词】  地理教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7-060-01

被抽听的内容是一轮复习之《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本节内容重难点不多,但一轮复习的原则是考点条条过关,思想上不应有丝毫放松,所以课堂的第一环节就是带领学生解读考纲,确定学习、训练的重点、难点知识。

解读考纲后,随即进入第二环节,根据重难点条目式确定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聚落形态;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商业网点,并依此开始内容的讲解与分析。

以考点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与聚落形态的复习为例,我首先带领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复习,并以条目或框架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

整合后,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完善知识体系: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发展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交通运输特点不同,聚落空间形态及其变化也不相同。交通运输条件只是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还受地形、河流及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如我国南方城市一般沿河伸展。

考点整合与分析的第二环节结束后,给学生3-5分钟的读书时间,一来将刚刚复习的知识巩固一下,二来可以通过朗读、讨论等形式调节一下课堂注意力,让思维重新归位,为接下来的训练做准备。

课堂的第三环节是针对该考点的强化训练与查漏补缺,本环节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随堂掌握知识的情况,为了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本节课的知识掌握情况,我将题组分为基础与提高两类,并根据我班学生的情况,挑选基础差,成绩在等级C与等级D之间徘徊的学生到黑板上做基础题;挑选语数英成绩好,地理成绩在等级B与等级C之间徘徊的学生到黑板上做提高题,如此一来,我抓两头促中间,尽可能兼顾全班学生,人人有题做,人人能做对题,人人听课有兴趣、有目标,减少上课听不懂、打瞌睡等现象,让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掌握内掌握更多的考点知识,实现课堂效率的真正提升。

两大知识点复习完成后,为了实现考点与考题的无缝衔接,强化与考点相关的图例、图表的方法阅读也很必要,所以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我补充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示意图的判读”并作如下分析:

图1 某山区和平原交通与网点示意图

图表特征:交通网反映了该地区的人口和建筑分布状况。区域商业网点反映了人口和聚落的分布状况。

判读方法:1.查看交通网分布。需要从交通网分布图中获取以下信息:整体形态与天然屏障之间的关系、疏密分布、干线走向。

2.查看商业网点布局。需要从商业网点分布图中获取以下信息:商业网点总体数量和密度、商业网点集中的区域、商业网点线性和片状分布特点。

3.合并判读。将两网叠加起来,判读二者的关系。主要获取密集区是否重叠,延伸方向是否一致。

4.根据等高线数值、分布判读地形特征,进而得出地形、交通线布局、城市、河流、矿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资源状况,推断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结合图中信息对交通线、点进行评价。(如图2)。

图2 某区域交通示意图

通过以上分析并辅佐以相关的考题训练,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掌握该知识点。

本节课课堂流程看似枯燥、平淡无奇,与很多学者研究的新课堂模式有相悖之处,但在高考升学率高于一切的当前,其针对性强,节省学生课后时间多,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针对高考的“素质教育”,很受学生欢迎!

猜你喜欢

考点网点布局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统计常见考点追踪
BP的可再生能源布局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
VR布局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