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择有效史料的原则

2015-10-21王艺润刘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史料趣味性历史

王艺润 刘芳

“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怎样选择有效史料已经成为历史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面对初中生,教师该选择怎样的史料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呢?本文将从可读性、真实性和趣味性三方面阐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选择有效史料的原则。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有效  选择史料  原则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在历史教学中离不开对史料的分析和运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历史教学就是一种史料教学。然而在史料教学被广泛应用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明显。一些片面的、失真的、晦涩的史料在课堂教学中司空见惯,而真正有价值的史料往往被忽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有效的史料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历史。

一、可读性原则

读懂,是分析理解一则史料的前提。史料的可读性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占据首要地位。史料是否可读决定着教学环节能否顺利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初中生。根据初中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教师在选用史料时要精到,但更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所选史料应易于理解、难易适中。首先,史料中不应出现生僻字,即使出现也应注明拼音及相应的解释,尤其是文言史料。其次,史料的行文格式和表达方式要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讲授中,教师常常会引用下面两则史料: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江南之为国盛矣。……民户繁育,将曩时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发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倾,膏腴上地,亩值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郡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教师引用这两则材料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南方经济发展的状况,但第一则史料中“或火耕水耨”、“还给”、“亡”几处都不好理解,七年级的学生古文水平一般,很难读懂这则史料,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对这几处作出注释。

第二则史料非常详细地描述了江南经济发展的面貌,但对初中生来说却过于繁杂,而要想读懂更是需要一定的古文功底才行,所以可以将第二则史料稍作删减:“江南之为国盛矣。……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发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样将一些教学中不需要而又难读懂的部分删掉,就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可读性。

教材是师生交流的基础,因此对教材中史料的正确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即便是教材中经编者精挑细选、反复考证的史料也有不尽完美之处。例如:华东师范出版的初中历史教材在《生产技术的进步》一课引用了这样一段史料:

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辇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管子·海王》

这则材料出自《管子·海王》,其史学严谨性自然不必多说,但是这则材料出现了一些名词“耒”、“耜”、“铫”、“轺”等,成年人都不可能知道的器具名称,更何况是学生呢?而史料中的“若其事立”、“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虽然都是常见字,但其用词方法与现今截然不同,刚上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是不可能读懂的。

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中,绝大多数文言史料都会有原文翻译。但凡是文言史料,不论繁简都附上原文翻译,反而会使学生过分依赖翻译,不利于学生古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只对文言史料中学生难以理解的个别字词进行标注即可,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另外,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初中历史七年级上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中提到“髹(xiū)漆工艺”,书中只对“髹”字标注拼音,却并未对何为“髹漆工艺”给出解释。编者应对教材中不常见的名词标明注释,方便学生理解。

二、真实性原则

史学的首要任务在于求真,而客观历史是不能重现的,也就是说历史学科所要关注的对象是不能直接观察和感知的。这一学科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不可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历史课的学习必须借助史料,教师只能尽最大的努力让所讲授的知识更加贴近历史真相。因此,历史教师在选择史料时一定要注重所选史料的真实性,应尽可能使用第一手资料,并提前考证。

例如,《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对北宋都城汴京的百姓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形象绘制,为研究北宋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北师大出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7课专门对《清明上河图》进行探究,可见其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教师在讲授北宋的社会面貌及商品经济的繁荣时也常会用《清明上河图》来进行佐证及说明。原本是恰到好处的史料,但在使用时却经常会出现错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称宋本)一经问世便得到众多画家的追捧,一代一代竞相临摹,而同一题材的长卷更是有数百本之多。其中以明代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卷(称明本)和清代宫廷画家陈枚、孙祜、金昆、程志道五人合绘的《清明上河图》卷(称清本)最为著名。明本反映享乐主义,清本所画多为江南景象并非汴京,而且刻意回避官民冲突,体现官本思想。只有宋本从现实出发,描画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市井之间皆为真实写照,官民皆有表现。另外,三个版本中的衣着服饰、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及建筑规格都带有各自朝代的鲜明特征。所以说,如果教师不能对它们进行甄别,在选取史料时极易出现错误,一旦使用错误就会误导学生,并影响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选取不同视角的史料,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解释历史,在多元价值下培育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形成辩证的历史观。例如,在讲授“五四爱国运动”过程中的“火烧赵家楼”一事时,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两则史料:

“我在里面,听了砰然一大声,知道大门已撞倒了,学生蜂拥而入,只听得找曹某打他,他到哪里去了。后又听得砰砰嘣嘣玻璃碎声,知道门窗玻璃都打碎了。继又听得磁器掷地声,知道客厅书房陈饰的花瓶等物件都掷地而破了。”

“仲和(即章宗祥)在锅炉房,听到上面放火,即跑出来,向后门奔走,被学生包围攒打。他们见仲和穿了晨礼服,认为是我,西装撕破。有一学生,将铁杆向他后脑打了一下,仲和即倒地。……”

——曹汝霖《一生之回忆》

“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愿意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学生去遵判服罪。”

——梁漱溟《论学生事件》

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火烧赵家楼对不对?大家如何看待火烧赵家楼事件?”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评价,教材中有着明确的表述:“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如果仅以教授知识为目的,这就已经够了。但是如果想展现最为真实的历史,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反思意识,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则材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至此明显超出了就“五四”谈“五四”的局限,能引导学生思考究竟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爱国,教导学生要理性爱国,从而可以延伸至钓鱼岛事件中国民众砸日本车、砸日本店铺的过激行为。虽然不要求每位同学都必须谈出自己的见解,但却能使学生的思考深入,不迷信教材权威,形成对历史研究求真求实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所引用的史料最好要注明具体出处,这样既可以提高史料的真实性让学生信服,又便于更好地理解所引史料的确切含义。其实对于这一点,就算是教材也有纰漏之处。以北师大版初中教材为例,有作者有出处的注释占大多数,但除此之外还有三种情况:一是有作者无具体出处。如八年级上册第16页雨果的话、34页李鸿章的话、49页陈独秀的话、74页孙中山的话等。二是无作者有具体出处。如八年级下册75页所引史料只注明出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并未将作者胡绳的名字标注其上。三是无作者无具体出处。如八年级下册64页材料二、61页的数据材料、九年级下册65页的数据材料、116页的英文材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作用自然不必多说,如果连教材中的史料都不能具备充分的真实性,更何谈利用史料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呢?所以,凡是引用史料,无论是教师还是教材都应尽可能为所引史料标注具体出处,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学的公信力。

三、趣味性原则

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选择的史料在真实性的基础上,也要注重趣味性。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自制力较弱,上课容易走神。教师要想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所选史料必须具有趣味性,尤其是对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兴趣越强,学习内容就会越吸引他们,越能够让他们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索。

历史教科书由于篇幅有限,对部分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描述都很单调,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生形象思维较强,他们更易接受生动具体的史料。图像史料最直观形象,本身就具有趣味性。并且,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知道,学生对于图像所传达的信息记忆更牢固,保持时间更长。在涉及某一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讲授,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人物形象丰满、事件丰富厚重。对于枯燥的数据材料可以转化为表格或图形,明白清晰、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提取信息。对于重要的历史场景,通过音像资料将其“再现”要比教师单一的口述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除去图像史料,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相较于图像史料,历史故事更具有启发性,更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扩展学生知识面。但要知道,历史故事不同于文学和戏剧,它必须以史实为依据,在史实之上进行合理的推测。因此,历史教师在引入历史故事时应注意这样几点:首先,与教学内容相关。虽说选择有趣味性的史料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并不意味着所有选用的历史故事都要具有趣味性,更不代表只要是有趣味性的故事都可以引入课堂。历史故事一定不能偏离历史脉络,一味追求趣味性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只能使学生得到一时的满足,却不能获取系统的历史知识。其次,故事要有新鲜感。现在的初中生思想都很活跃,了解的东西特别多,像大禹治水这样的故事再讲也没太大意义,所以要尽量选取新颖的历史故事。例如:在评价武则天时,为了使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同时提高学生兴趣,可以给学生讲武则天与唐朝著名诗人骆宾王之间的故事。武则天要登基称帝,改唐为周时,天下骚动,当时的扬州长史徐敬业领兵起义。骆宾王为此撰写了《为徐敬业讨武瞾檄》。这篇檄文堪称古今第一骂文,把武则天的所作所为,从个人隐私到政治态度,方方面面里里外外骂了个淋漓尽致。但是武则天看后不但不生气,反而夸赞骆宾王好才学,并责怪宰相为什么没能把如此人才招揽来为朝廷效命。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选取有效的史料,除去掌握以上三点,还应把握好史料的引用数量。史料是辅助教学的,一味地依赖史料,事无巨细地呈现各类史料,反而会降低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托,更是师生间相互沟通的基本载体。所以,在历史教学中还是应当以教材为主,切不可“喧宾夺主”,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史料的分析和解决上。何况,过多地运用史料不利于历史知识的完整化,还极有可能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产生厌学心理。而不顾及各类史料证据价值的差异,只顾堆砌史料的做法更是不可取的。

————————

参考文献

[1] 杜芳,刘汝明.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 左卫星.文字史料引用中可读性问题的思考[J].历史教学问题,2014(4).

[3] 姜常虹.绘画类史料的合理解读与有效利用——以《清明上河图》在教学中的运用为例[J].历史教学,2014(21).

[4] 包卫.史料教学:从手段到目的[J].历史教学问题,2012(3).

[作者:王艺润(1991-),女,辽宁朝阳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刘芳(1965-),女,辽宁阜新人,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史料趣味性历史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