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忻县的抗日武装斗争(连载)

2015-10-21李文林

文史月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伪军游击队民兵

李文林

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

面对日伪疯狂的“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政策,根据地军民发挥了无比的创造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扫荡”、反“蚕食”和反“治安强化”的斗争。1941年后半年,西忻县建立了县、区、村战时指导部,指导部的干部按地区分工负责。为了在战时实现联防作战,统一指挥,还组织了联防战斗网和情报组织。在此期间,地委、分区和县委先后组建三、四、七、九4个武装工作大队。1943年以后,还组织了军火合作社,自力更生仿造、制造了大批地雷、手榴弹,装备了各级民兵组织。

民兵、游击队与正规部队(主要是忻崞支队)相结合,开展山地游击战,运用地雷战、麻雀战、围困战、破袭战等多种武装斗争形式打击日伪。在东忻县曹村,1943年曾埋地雷2000多颗,炸死日伪军100多人,吓得日伪军3个多月不敢到该村。

东、西忻县都把破袭的重点放在日伪的铁路、公路交通线和通讯联络上,游击队和民兵经常出其不意地打火车、打汽车、拆铁路、坏公路、攻车站、割电线。1941年6月,楼板寨日伪出发“扫荡”,忻崞支队闻讯后巧布天罗地网,一个伏击战,全歼了这股日伪军。7月25日,东忻县游击队在杨家坟击落日军运输机1架,受到二分区司令部嘉奖,《晋察冀日报》曾作了报道。9月8日夜,八路军一二○师某部袭击忻口火车站和奇村敌据点,毙敌90余人,并焚毁车站,拆毁铁路半公里多。从1942年6月至1944年3月,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同蒲支队(由河南区队300多人组成,区队政治部主任杨世明领导)在东忻县游击队和民兵的配合下,炸毁了播明铁路桥。在同蒲铁路北段和忻窑支线上,总共破坏日伪火车43列,火车头29个,铁甲车2辆,占八路军八年抗战中破坏日伪火车107列的40.2%。在忻窑支线上打坏敌火车头29个,相当于平汉、平绥、北宁、津浦、正太铁路上打坏敌火车头的总和。同蒲支队政治部主任杨世明(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被评为一等战斗英雄,受到晋察冀边区的重奖。

1944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忻定武装部副部长赵融厚和四区区长张如恒等带了十八九个民兵来到豆罗铁桥附近,选择在北桥头敌炮台底下,由东村武委会主任李三狗等十几人,将十几捆炸药悄悄安放在桥孔中,炸毁了铁路桥。日伪用了半个多月时间才把桥修好。西忻县民兵对忻静公路及其通信设施展开连续破击,合索到三交之间的一段路,被破坏得连毛驴也走不过去。1943年8月,日伪不得不把这一段电线全部撤回。西忻县民兵爆破英雄郝还喜共参加破击电线的活动34次,割电线近万斤。

游击队配合民兵们经常主动灵活地袭击日伪,使其不得安生。西忻县的三交、奇村、合索、楼板寨、龙泉庄等日伪据点多次遭到游击队突袭,据点内的日伪也逃不脱民兵的打击或俘获。1943年4月至5月,东忻县游击小组共活动41次,袭击敌据点12次。10月15日,西忻县游击队烧毁龙泉庄炮台。10月8日与11月9日,在三交附近炸毁日伪汽车2辆。1944年1月25日,六分区部队在固庄伏击了从城内往三交运粮的日伪,毙敌13名。6月12日,李力领导的忻崞支队在娄子沟与大、小塌习之间的三岔河设伏,全歼三交日伪守军50余人,龟川中队长被击毙。根据地军民还开展了锄奸惩叛、瓦解伪军的活动,用没收“良民证”的办法对付敌人的“治安强化”;用“坚壁清野、空室清野”的措施保护群众的粮食和衣物;用保留青纱帐的办法掩护游击活动。

1941年至1943年,东、西忻县锄奸团先后处决了张守德、杨永年、常二苟、李世芳、崔治、赵春元、李春芳、王双清、徐枝、张福田等叛徒、汉奸、特务七八十人,活捉了日伪“新民会”头目彭鉴周。到1943年底,东忻县三区所辖各村的政权已全归我军控制,一度是日伪统治的“模范区”终于被彻底瓦解了。肖家山、白家山、武家山三村即使在最艰难的岁月里,其党组织与群众也与我县、区政府保持着联系,虽然日伪在这里修了炮台,但村政权却一直牢牢地掌握在我们手中。 由于有群众的保护,我们可以在日伪的眼皮底下活动。到1943年3月,日伪不得不从肖家山据点撤走。针对日伪碉堡林立,对我军实行分割包围的状况,我们大胆地采取了“敌进我进”的方针,进到日伪自以为是他们所确保的地区。就在这一时期,东忻县开辟了以上、下佐为中心的新的游击区,甚至深入敌后,直逼城下,到东王家庄、东石家庄一带活动。有时他们把“基游队”、警卫队化整为零,分散到大村庄,隐蔽起来,必要时再定期集中活动。

1942年秋,西忻县在下沙沟召开了区委书记、区长会议,根据六地委指示,深入研究了对敌斗争的方针和策略。会议决定,对抗日“两面派”地区(即三交、合索、奇村以西、楼板寨以南的22个行政村),采取以非法斗争为主、合法斗争为辅的方针,依靠这一地区完成征粮和扩军任务;对亲日“两面派”地区(即三交、合索敌据点以东,六石、尹村以下,安家庄以北一带),采取以合法斗争为主的方针,要求这一带地方完成公粮规定的变款任务,并每日给我方送情报。以后,我们采取了更加灵活的对敌斗争策略,即当敌人进山扫荡时,我军则与其“换防”,进入平川,跑到敌据点袭扰,这样终于打开了反“扫荡”斗争的新局面。五、六区还组织了平川游击队,断绝合索日伪据点的水源。到1943年底,五、六区就连成了一片,征收公粮和扩军的任务也完成了。到1944年下半年,我平川游击队和武工十大队不但可以经常出没于合索,还可在奇村据点以外的金村、明望、南高打枪扰敌,使日伪摸不清我们的底细,长期不敢外出活动。忻崞支队利用这一条件,打了明望伏击战、观上伏击战和南陌的枪雷结合战,打得日伪晕头转向。

在此,简述一下把日伪挤出蒲阁寨的故事。

1942年1月之前,对于蒲阁寨之敌,我们采取的是孤立围困的办法。1943年2月,传来了毛泽东“把日伪挤出去”的指示。遵照指示,晋绥分区派来了刘笃庆带领的武工队四大队12人,由县委书记景明远兼武工队政委,刘笃庆任副政委,开始了以武工四大队为核心的围困蒲阁寨的斗争。通过大力开展锄奸活动和反“维持”斗争,我们铲除了日伪在蒲阁寨及其附近村庄的耳目,并组织300多民兵,进行了11次破路,破坏了蒲阁寨到三交、合索以及城里的公路。这年秋后,我们又实行了“空室清野”,把粮食埋到了地里。为了实现把日伪挤出蒲阁寨的目标,12月9日晚上,我们动员和组织了蒲阁寨和附近7个村庄的村民有秩序地把家搬到了三交一带,彻底孤立了日伪。我军把围困圈越缩越小,最后压到了碉堡周围,日伪一出门就会挨枪子,使敌碉堡变成了臭堡、死堡。1944年4月11日晚,在三交、合索、奇村三个敌据点兵力的接应下,陷入绝境的蒲阁寨之敌才得以仓皇撤离,撤退中又遭伏击,死了十几个。西忻县军民终于把日伪挤出了蒲阁寨,在晋绥解放区人民抗日斗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在这一斗争中,涌现出侯有根、巩新维、殷长久、杨新等众多英雄。侯有根和巩新维等人出席了这年冬天在陕北神府县召开的晋绥边区群英会。从此 ,反扫荡形势出现了转机。不久,西忻县六区的政令就可远达城郊的匡村。东忻县的日伪军也不得不先后从东楼、杨家坟、北曹张村等据点撤走。我根据地军民终于取得了反“扫荡”、反“蚕食”斗争的完全胜利。

反攻阶段的到来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从1944年4月把日伪挤出蒲阁寨到1945年8月底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抗战转入反攻阶段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时期。

1944年4月,由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失利,侵略者发动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以便援救深入南洋的孤军和摧毁美军在华东、华南的空军基地,这其实是一种以进为退的战略,是日伪虚弱的一种表现。在此期间,我八路军、新四军普遍发起了攻势作战。到下半年,我军由内线反攻转入外线反攻。6月15日,西忻县群众200多人在游击队和民兵的掩护下,把日伪在高崖底挖下的工事和尚未修成的碉堡完全毁平。6月19日与21日,我方两次将敌人在南洞门的碉堡工事彻底破坏。10月29日,在部队的掩护下,我群众将日伪在下王庄刚修成的碉堡全部炸毁。

这年夏天,我忻定游击队一度攻入定襄县城,声威大震,日伪士气大落。乘此时机,我们展开了强大的政治攻势,做了许多瓦解伪军的工作。在我方有力宣传的影响下,不少伪军已有朝不保夕、前途无望之感。我们印发了许多揭露忻县伪县长李文荣和一四七九部队罪恶的宣传材料,起到了教育群众,瓦解日伪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当我军攻入定襄城之后,忻县日军下令各炮台,不得擅自出发。城外据点的日伪,纷纷要求回城驻防,城内守敌也甚觉不安,加强了警戒巡逻。这一年的秋、冬,日伪虽然还有“扫荡”“清剿”之举(如7至9月对西忻县的两次扫荡和6月以后对东忻县的“清剿”、抢粮),但已是强弩之末了。我根据地军民已经有了丰富的斗争经验,能够应付自如了。12月,西忻县八区游击队、民兵和阳曲五区民兵在十八支队掩护下,在上曹村至阳曲县高村一线上破坏铁路四十余里,使日伪的火车一个多月未能通行。日本侵略者的灭亡已指日可待。

1945年3月7日,李力组织了著名的赵家庄伏击战,我忻崞支队一举俘虏抢粮的日伪军160名,缴获六○炮、轻机枪、步枪等武器77件,受到晋绥军区司令部通令嘉奖,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称这次战斗是“模范的赵家庄伏击战”。4月,日伪从令归据点撤走。5月29日晚,路东、路西共组织数千人,拆毁了忻口至播明之间的铁路7.5公里,将电讯杆与枕木烧毁。六、七月间,日伪先后从合索、宋家庄据点撤走。与此同时,石嘴子(平社以南三里)炮台的翻译米二小“反正”、西忻县八区干部和武工队一举烧毁炮台,击毙日本小队长高岛,生俘警务段人员20多人,缴获歪把子机枪1挺,掷弹筒1个,步枪16支。7月2日晚,西忻县武工队与民兵群众500余人,在宋家庄至作头之间30余里的忻静公路上展开连续性破击(6月30日曾大破击一次),共挖了9条沟,使公路遭到严重破坏。同日晚,在作头至合索、合索至上社、奇村至明望、明望至嘉禾的公路上挖了大沟42条(6尺长,深、宽各5尺),拆毁石桥2座,使敌人的行动受到很大阻碍。总之,我们的反攻正在取得节节胜利,日伪的据点越来越少,敌占区越来越小。

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到10月,西忻县的宋家庄、合索、奇村据点的日伪全部撤走,除了铁路沿线的少数几个村庄外,铁路以西大部分地区全获解放。

八年抗战中,日伪在忻县的烧杀抢掠罪行罄竹难书。以曹村为例,八年中,日伪军到该村达60多次,共杀死村民35人,吓死7人,13人失踪,325人被打伤,共抓押过110多人,其他受害者491人。有63家的145间房子被烧毁,抢走牲口35头,烧死1头,抢猪羊1480只(口),砍伐树木3500多株,抢走鸡鸭无数,损失财产约折价15万元(边币。下同)之多。据东忻县76村的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中,日伪军共屠杀我无辜百姓603人,勒索财物(金、银、首饰、器皿)无数,烧毁房屋2719间,掠夺牲口1089头,家具9502件,粮食80877石。

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这是我们党领导军民浴血抗战取得的胜利,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建立和发展地方武装,组织游击队和民兵,付出惨重代价而取得的伟大胜利。铁的事实让我们永远牢记:兵民是胜利之本。

(下)

猜你喜欢

伪军游击队民兵
伪军大举进攻,绥东形势严重
第八章 超声游击队 ——声能
消极认同到积极认同
飒爽英姿女民兵
指挥员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叛徒
小铁道游击队(节选)
“民兵”一词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