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州三友
2015-10-21刘学柱
刘学柱
明朝时期,舒州有“舒州三友”,分别是舒文高、姜志恒、高维是。他们志趣相投,常聚在一起饮酒作乐,赋诗唱和,纵论天下。
三个人都育有一个子女,但姜志恒儿子不成器,成天与那些赌棍、窑客泡在一起。高维是有一女年纪尚小,因为刚刚死了妹夫,便将小女送与妹子抚养。只有舒文高的儿子最有出息,不仅长得一表人才,年纪不大便诗词字画样样出众,科举路上一帆风顺。
这天,舒文高送儿子舒和同去邻县就任县尉,恰逢姜志恒来访。姜志恒道:“我也去送送侄儿。”于是三个人便一同上了路。到了梅龙湖,姜志恒又提议游湖,舒文高与舒和同久闻梅龙湖美景,一直无缘游览,见时间宽裕,便齐声附和。
姜志恒用几文钱从一个渔民那儿租了条小船,三个人一起上了船。此时天色放晚,湖上了无人迹,倒平添了几分雅静,也助长了三个人的雅兴。小船在偌大的湖面上摇荡着,山峦弯月倒映在湖面,格外有意境。三个文人情不自禁吟风诵月,作诗赋词,陶醉其中。
忽然,不知怎么小船摇晃起来,三个人顿时左右摇摆,前仰后合。接着,“哗啦啦”一下,小船倾覆了,三个人像下饺子似的一个个跌落水中。
三个人中,舒文高和舒和同都是旱鸭子,落入水中只有胡乱扑腾的份儿。只有姜志恒习水性,落入水中后一抹脸上的水,看了看在水中挣扎的舒文高和舒和同,便向舒文高游来。姜志恒颇费了些功夫,才抓稳舒文高,将他拖到底朝天的木船上,让他抓稳木船,然后一转身又去救舒和同。但是已经迟了,湖面上早没了舒和同的人影儿。
舒和同就这么被淹死了。舒文高妻子早亡,一个人拉扯儿子长大,现在儿子有出息了,不想却出了这样的变故,这让他悲痛欲绝。姜志恒千般安慰,舒文高先是默默不语,只顾流泪,然后一扭脖子,厉声责问道:“你为何不救我儿,却来救我?你难道不知道,我儿死了,我活着也是生不如死吗?”
姜志恒听了这话,顿时呆住了,哆哆嗦嗦地说:“文高,我也是无奈啊!当时我与你距离更近一些,我自然要先救你。贤侄年轻,我想他能多支撑一会儿。这样我可以先救了你,然后再想办法救贤侄,只是天不遂人意啊!”
姜志恒这么一说,舒文高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剩下长吁短叹,涕泪滂沱。自此之后,舒文高再也没心情与友人往来,友人来访,他也不理不睬,就连高维是想来安慰他几句,他也闭门不见。
这一日,舒文高在家中闷得慌,便踱着步到了一个荷塘边,只见一群年轻人在荷塘里采莲嬉闹。舒文高觉得有趣,不觉驻足观看。看着看着,他就联想到儿子舒和同:这些年轻人多像儿子的模样呀!
这么想着,忽然见那小木船上的男青年轻轻将身子一侧,小船便失去重心,“哗啦”一下,小船倾覆了,男女青年们一起落入水中。荷塘的水不深,男女青年在水中闹得更欢了,整个荷塘满是笑声,气氛达到了高潮。荷塘边看热闹的人见了这个场面都会心一笑,舒文高却呆住了,像木雕一般,愣怔了半天,然后黯然神伤。
回到家中,舒文高一连在床上躺了数日。等到精神好转,他挺身从床上下来,走到案前,研墨持笔,言辞诚恳地给姜志恒修书一封。大意是,这么多年,他舒文高渐渐想通了,当年姜志恒能将他救起已是不易,舒和同的死岂能怨姜志恒,只怪他丧子悲切,错怪好友了。
舒文高将信小心封好,托人带给姜志恒。不几日,就有人来拜访舒文高。舒文高打开柴门,只见姜志恒手里攥着舒文高的信,全身颤抖着,嗓音也跟着颤抖不已:“文高啊,你终于原谅我啦!我好高兴啊!”
“咱们喝一杯,一醉方休!”舒文高叫道。他搬出老酒,姜志恒从褡裢中掏出烧鸡、烤鸭、卤牛肉,两人便把酒问盏,海吃豪饮起来。自此以后,两人隔三岔五就喝上一回,每回都喝得酩酊大醉。
其实,舒文高并没有原谅姜志恒,他心中对姜志恒的怨恨一点儿也没有消减。在荷塘看了男女嬉戏的场面后,他更觉得自己的儿子就是姜志恒给害死的。现在,他是想假装原谅对方,好探探姜志恒的心到底有多黑,也好觅得机会,来个一报还一报!
这一日,舒文高去拜访姜志恒,两人正喝得起劲,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女孩跑了过来,嗲声嗲气地说着话,对着姜志恒胡闹。随即,从屋外走进一个女子,一把抱着孩子,又走了出去
舒文高十分好奇,起身探头向外看去,见那女子抱着小女孩,竟然跑进姜家后院。
舒文高打着酒嗝,沉着脸问道:“志恒何时娶得娇妻?金屋藏娇,不与我说也就罢了,何时养得如此标致可人的千金,怎也不与我说?”
姜志恒嘿嘿一笑,摆了摆手:“舒兄喝多了,我哪有这福分,养得这样的闺女啊,是友人家的千金!”
舒文高连忙道:“志恒别再骗我了,我都瞥见那女子抱着孩子到后院进了内室,却说是友人家的孩子,是何道理!”
姜志恒没有回话,却起身呼那女子“妹子”,那女子便抱着小女孩回转来,扭扭捏捏地向舒文高道了个万福。姜志恒又道:“文高,看得出你十分喜欢这孩子,何不认作干女儿?”还没等舒文高答应,姜志恒就将那小女孩拉过来,指着舒文高道:“快叫干爹!”那小女孩十分乖巧,随即嗲嗲地叫了一声:“干爹!”
那女子引着小女孩匆匆走了,舒文高端着酒杯,使劲喝了起来。姜志恒见天色不早,便将舒文高留宿下来。
到了深夜,舒文高下床去茅厕解手,看见那女子的屋里亮着灯光,靠近仔细一看,床头上正燃着一支蜡烛,烛火在夜风的吹拂下抖动着。显然,这是小女孩夜里撒尿,大人点着蜡烛照明,忘了吹灭就睡着了。蜡烛周边就是衣被,屋子里堆着柴草,蜡烛要是倾倒了,就能点燃衣被和柴草,后果不堪设想。
舒文高心头一动,咬牙切齿暗道:我儿意外死了,你却在这儿金屋藏娇,生儿育女。被我撞破了,还瞒着我不说真话!想不到我竟然有这样的机会报仇雪恨,真是老天开眼啊!我也要让你尝尝家破人亡之痛!
舒文高四下看了看,便走到屋檐下,顺手拿起一根一米多长的细棍,对准蜡烛捅了捅,蜡烛没动。舒文高并不就此罢手,对准蜡烛又使劲捅了几下,蜡烛被捅得拦腰截断,燃烧的烛火顿时落在了衣被上,衣被随即燃烧起来。时值深夜,大火将房子整个吞噬时才被人发现,于是响起一片呼叫声。舒文高也从床上爬起来,抓起个脸盆,跑过去救火。火终于扑灭了,那个女人和小女孩却死于非命。
姜志恒看着那两具尸体,痛不欲生,哭得死去活来。舒文高便好言劝慰,要姜志恒坚强一些,走过这个坎。还现身说法道:“我一样经历过失子之痛,现在不是好好的嘛?”
因为出了人命,县衙自然要派人过来看看。那些衙役走进被烧得面目全非的火场,细细勘查,分析火源,最后根据房屋燃烧的情况和火势行走轨迹,认定大火起自床头。又分别细问了姜志恒和舒文高,舒文高一问三不知,姜志恒则细细说了屋里的构造和摆设,并特别说了床头有一烛台,平日插着蜡烛,以供晚上照明之用。
衙役们随即在现场找到了一根被烧得变了形的铜烛台,他们在一起嘀咕了一会儿后,便做出初步的判断:这火是蜡烛倒掉,点燃衣物所致。接着衙役将那烛台和烧了大半截的木棍等一干现场实物装起来,又走到姜志恒和舒文高面前,做了个请的手势说:“两位,随我们一起到县衙说话!”姜志恒起身就走,舒文高却有些磨磨蹭蹭,但见那情势,到底还是去了。
不几日,舒文高被带到县衙大堂,高维是高坐大堂之上,一脸冷峻。因为人生变故,舒文高与高维是已颇有些日子未曾谋面,想不到高维是已然是本县县太爷了。舒文高赶紧朝高维是抱了抱拳,亲热地打了个招呼。高知县却理都不理,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大胆舒文高,将你深夜纵火,害人性命一事,如实招来!”
舒文高知道这是在县衙,不同往日,便跪下鸣冤叫屈。高知县手里抚着那个烧变形的烛台道:“这个烛台座上是一个尖钉,穿着蜡烛,任凭多大的风蜡烛也刮不倒,只有外人强推它,才会倒掉。姜家别无他人,你难逃嫌疑!”高知县说着,又将那半截木棍在公案上一拍:“这木棍就是你作案所用的吧?”
舒文高一愣,他没料到蜡烛底座是带尖钉这一层,更没料到还有半截木棍没烧掉,只怪他当时太过紧张,没有把木棍处理好。见有物证,舒文高也不再隐瞒,嘿嘿一笑道:“不错,这火确为我所纵,目的就是要烧死姜志恒妻女。现在我如愿以偿,纵然为此而被砍头,也心甘情愿了!”高知县道:“我们与姜志恒都是多年好友,交往密切,为世人所津津乐道,你何以要下此毒手?”
舒文高冷笑一声:“哼!多年好友!几年前,他利用诡计害死了我的儿子,这也是好友所为吗?本来我不敢多想,直到几天前,我经过一个荷塘,见男女嬉戏的场面,才猛然想到谙熟水性的姜志恒,一定是坐在木船上悄悄改变重心,故意导致木船倾覆的,然后救下我,贻误救我儿的时机,致使我儿溺亡!多么天衣无缝的诡计啊!”
舒文高一五一十说了荷塘男女嬉戏的情景,高知县诧异道:“试问姜志恒何必设如此毒计害你儿子呢?”
舒文高回道:“这事我也纳闷,想来想去,恐怕是他的儿子不成器,见我儿身躯伟岸,又如此有出息,心中妒火难熄,才有此畜生勾当!”
高知县摇了摇头,长叹一声,道:“舒文高,你有所不知啊!舒和同出事后,本县与姜志恒常忆起此事,深知他自与你乘舟游湖,导致你儿罹难后,一直内疚自责不已。日前,他来访我,见我闺女跑过来淘气,知道我妹妹寡居在家,带着我这女儿很不容易,便有意在你与我小妹之间牵线搭桥,帮你建立家庭,且还你一个女儿,让你从痛苦中走出来。我想想如此也好,与小妹商量了一番,小妹也同意了。不想你竟……”
高知县说到这儿,竟然忘了身在县衙大堂,泪水夺眶而出,呜咽不已,说不下去了。
舒文高大惊,失声叫道:“那女子是你妹子?那女孩是你闺女?”
高知县点了点头,缓了缓气才断断续续地说道:“志恒怕这事儿太过唐突,你不接受,到时候你我相处尴尬,便想制造个机会,让你与我妹先见个面,双方没有意见,然后再慢慢说破,可是你与我小妹和我闺女刚刚见面,你就……”
舒文高听了高维是的话,知道这才是真相,不由惶恐万分,半天才叫出声来:“我儿和同意外夭亡,我就心理失衡,一直对姜志恒怀有一股恶气,以致无端猜疑!如此看来,是心底的怨恨让我燃起了疯狂之火。我这是不相信朋友啊,我算是什么名士!”
话还没说完,舒文高就摔倒在地,晕死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