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极限的腔棘鱼
2015-10-21李素珍
李素珍
腔棘鱼出现于距今3.5亿年前的泥盆纪,曾经昌盛一时,分布在许多地方,被称为“恐龙时代的活化石”,是地球上现今存在的最古老的鱼类。
1亿年前,腔棘鱼开始衰退,直到7500万年前的中生代末期,它的踪迹便从地球上消失。科学家据此推断,这个物种已经灭绝。
前不久,德国科学家乘坐微型潜艇,在科摩罗群岛附近的西印度洋深处拍摄到6条极为罕见的腔棘鱼。通过对这些“活化石”照片的分析,将有可能弄清楚陆地脊椎动物的水生祖先。
3.5亿年前,腔棘鱼的祖先凭借强壮的鳍,爬上了陆地。一段时间后,其中的一支逐步适应了陆地生活,成为真正的四足动物。而另一支在陆地上屡受挫折,便又重新返回大海,并在海洋中寻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与陆地彻底告别。
这个安静的角落就是位于11000米深的海底。
众所周知,人类入海比登天还难。水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要增加1个大气压。在11000米深的海底,压力将高达1100个大气压,别说人的血肉之躯,就是普通的钢铁构件也会被压得粉碎。
此外,因为阳光无法透过深海,所以十米以下便漆黑一片,没有光,热量流失极快,因此深海中充满了无尽的黑暗与彻骨的寒冷。
然而,面对高强度的水压,以及极度的黑暗与寒冷,腔棘鱼毫不畏惧,学着与压力共处,不断挑战生命的极限。它们把巢安在海底的岩洞中,让自己逐渐适应高压环境,且不断游动以保持自身的体温。
勇于挑战自我,将压力变成动力的腔棘鱼,最终跨越了近4亿年的巨大时空,相传3000多万代。在浩瀚的深海中,它们不但能呼吸空气,而且能用鳍走路,这是鱼类向两栖类动物进化的显著标志之一。
为了生存下去,它们一直在深海中“翩翩起舞”,以一种特殊的“舞姿”不断游动。也许,在一般人眼中,它们的舞姿十分怪异,甚至乱七八糟。但是,唯有它们自己知道,这样的“舞姿”其实很有节奏,不但可以适应艰辛的生存环境,而且可以让生命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