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滑坡处理分析
2015-10-21梁宇斌
摘要: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堤防存在软弱淤泥层造成堤防滑坡,分析其处理方法,并确定最终方案。
关键词:堤防;软基;滑坡,抗滑桩;
抗滑樁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体,利用抗滑桩插入稳定地层对桩的锚固力,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根据滑动体的厚薄、推力大小及施工条件等对桩体进行选择。使用抗滑桩,土方量小,工期短,是广泛采用的抗滑措施。
1 工程概况
黄江河是海丰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海丰县与惠东县交界处的莲花山脉,流域面积1189km2,主河长67 km。本河段现存堤防低矮,致使拦洪能力低下,使防护区内遭受淹没损失。设计拟对现有堤防进行加固,提高工程防洪标准,并拟对部分不稳定河岸进行固岸处理,防止洪水冲刷河岸危及防护区的安全。经现场勘查与业主反馈,接近虎山口的塘房堤段下游堤防常出现小型滑坡及塌陷现象,直接威胁堤内的居民生产及生活安全。
2 粤东地区淤泥质地基处理方法
(1)换土法:当淤土层厚度较簿时,也可采用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鉴于换砂不利于防渗,且工程造价较高,一般应就地取材,以换填泥土为宜。换土法要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施工时应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2)抛石法:抛石挤淤为强迫换土的一种形式,通过在软粘土中抛入较大的片石、块石,使片石、块石强行挤出软粘土并占据其位置,以此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量,提高土体的稳定性。优点是施工简单,缺点是抛石量难以估算,抛石在淤泥中的密实度难以控制,堤防基础的稳定性差。
(3)反压法:放缓堤防边坡或分级加修反压平台,加大抗滑土体的重量,以防止基土被挤出,保证堤防的稳定。优点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除可稳定地基外,反压平台还可以起到防浪防渗的作用,缺点是占用面积大。
(4)抗滑桩法:打桩穿过淤泥地基层,插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利用锚固力平衡滑动体的推力,增加堤防的稳定性。预制抗滑桩具有施工迅速,抗滑效果明显,经济,对场地范围要求不高等特点。缺点是造价较高。
3 堤防淤泥质地基处理方案选定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成果,地基钻孔揭露到的淤泥质土或淤泥,孔隙比e=1.366~1.540,液性指数IL=1.05~2.37>1,为流塑状态。在震动作用下,原状土的结构易受破坏,土的强度降低,或很快使土变成稀释状态,易产生侧向滑动、沉降及基底面两侧挤出现象。场区堤防的稳定问题主要为淤泥质土或淤泥的压缩沉降及侧向位移侧向滑动及基底面两侧挤出现象。
塘房堤段河堤存在淤泥质土压缩性高,基础承载力较小,振动下易于发生触变,产生抗滑稳定与沉降变形问题;粉细砂层堤基承载力一般,易产生地震液化或渗透变形等问题,导致建筑地基失稳。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和抗滑稳定问题,应进行地基处理。
图1 地质剖面图
选取典型断面进行抗滑稳定计算,结果显示各工况最小安全系数均小于规范要求允许值。由于淤泥层位于素填土层以下,换土法及抛石法实施困难。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管桩)目前由于具有较强承载力,投资省,质量有保证,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得到普遍运用。为避免占用河道,临水侧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进行抗滑处理,为节省投资,背水侧采用反压平台处理。反复试算后上游坡脚抗滑桩设计如下:桩长8.5m,嵌入深度为7.5m,截面形式采用0.6m直径的圆桩,间距6m。采用钢筋砼预制桩,经计算最大纵筋面积为2655mm2,箍筋173 mm2。
图2 加固后断面图
4 结语
堤防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措施应该根据土的性质及工程特点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案,才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果,以上的分析结果是基于规范的理论分析方法。实际处理后的地基处理效果经实践论证后可广泛应用于工程之中。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007年10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土力学与基础工程》.2005年,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008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5年5月,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及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编,中国计划出版社.
作者简介:
梁宇斌 男 1988-11 广东汕尾人 广东省汕尾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勘测设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