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工产业对阜新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
2015-10-21宋丽冰田珅
宋丽冰?田珅
摘 要:建设化工产业基地是阜新市改善产业结构,增强阜新经济抗风险能力的重要着力点。化工产业自身的发展是阜新经济转型中的重要成长;化工产业与政府产业政策融合,与高新园区对接,推动二次创业,实现结构转型升级;新型化工产业的培育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中的辐射作用。
关键词:化工产业;转型;氟化工;煤化工;辐射
百年矿城阜新是我国第一个被确立为经济转型试点的资源型城市,十多年里,阜新——一个矿竭城衰、濒临绝境的城市,浴火重生,实现了由试点市向示范市的历史跨越,走出了一条具有阜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前,氟化工、煤制天然气化工产品已成为阜新化工产业转型的主打品牌,煤炭精深加工、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当前阜新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化工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成为阜新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一、化工产业自身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转型的重要源动力
化工产业在阜新的资源禀赋条件十分优越,正逐步形成以化工基础原料、精细化学品及“三药”中间体、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等为重点的产品产业链。
通过多年努力,阜新化工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涌现了一批产业有特色、国内有地位、发展有后劲的企业集群,并逐步向园区集聚。我市共有4个化工集中区,化工产业特色更加鲜明。
(1)氟化工引领区域经济大动脉。阜新氟化工产业基地总面积20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基础氟化工、氟烷烃、含氟聚合物、氟材料加工、高性能氟化盐盐含氟精细化学品六大类产品聚集区。特别是氟碳醇和高品级氢氟酸项目为阜新氟化工产业基地实现深加工提供了产品保障,更标志着阜新氟化工产业发展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成为阜新经济转型的坚实动力。
(2)煤化工带动新型化工。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是我国第三个经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是全国煤化工示范项目,是我省近年来单项投资额最大的项目,同时也是阜新经济转型的标志工程。基地规划总面积29.9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基地24.7平方公里,配套区5.2平方公里。基地以大唐煤制天然气项目为龙头,以发展天然气主副产品精细加工为主线,规划建设两大系列项目,形成四大产品结构,构筑八条产业链。目前,阜新市煤化工产业基地已包装了部分工业地块作为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建设用地,以吸引全国各精细化工企业来此投资发展。
(3)新型合成材料稳步发展化工产业蓬勃兴起。我市医药产业主要品种多达200多个,拳头产品有季德胜蛇药片、王氏保赤丸、金荞麦片、正柴胡饮颗粒、槐耳胶产品、盖天力钙片、白加黑、小白糖浆和第六要素生物医药保健品等,基本形成了门类较齐全、产业有特色、国内有地位、发展有后劲的产业群体。
二、化工产业与政府产业政策融合,推进阜新经济转型
化工产业是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化工基地建设与发展与阜新市政府的产业政策的扶持密不可分,化工产业推动区域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善本地经济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业对接方面。化工产业基地分别多个城市签订经济协议,政府围绕产业配套、劳动力市场建设等开展了有效的合作,引导基地相关配套产业向周边区域有序转移,延伸产业链,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如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及输气管线工程项目总投资245.7亿元,设计能力为日产1200万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通过长输管线供应给沈阳及周边城市,同时,还副产石脑油、焦油、硫磺、粗酚、硫铵等产品。通过此项目的建设,把政府的宏观支持与地域内的经济优势结合,争创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化工、新型能源、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三大基地”,与原有的液压、现代皮革、板材家具研发制造、铸造、氟化工“五大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三、新型化工产业的培育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中的辐射
作用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點。
目前阜新的新材料行业的企业绝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缺乏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引进高新无污染企业,成为化工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让其成为龙头,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起产业布局、政策引领等多种功能,同时兼具强大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并且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而要想发挥出“龙头作用”,既需要自身具备一定“量”上的累积与扩张,还需要最终实现质的飞跃与提升。“产业联动”是三个层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联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产业的“溢出效应”,产业左右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产业上下延伸扩大产业链条;另一方面,化工产业在壮大自身后,具备了和中心城区、区县开展合作的条件,新区主动对接,与中心城区和各区县明确定位,密切联系。
阜新在以后的化工产业发展中要通过不断地积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推进产业转型步伐,并乘着国家实施老工业区崛起和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试点的有利时机之际,把阜新建设为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建成一个充满活力"富裕文明的新城市。
参考文献:
[1]任瑞晨,王福志.阜新市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接续产业研究[J].资源.产业,2005,(01).
[2]赵锦.我国发展IGCC的思考[J].应用能源技术,2009,(09).
[3]翟万江,着力转型升级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高地[J].中国科技产业,2013,.(11)
作者简介:宋丽冰,女,辽宁阜新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毕业,就职于阜新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化学、项目管理;田珅,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讲师,博士,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