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信对抗系统技术综述

2015-10-21杨萃

科学与技术 2015年2期
关键词:电子战大功率敌方

杨萃

摘要:通信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夺取战争的主动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通信对抗成为信息战制胜的关键。本文概述了通信对抗系统的特点与内涵,从多方面对通信对抗技术进行了深刻的讨论。

关键字:通信,通信对抗,干扰技术

1、引言

现代战争是一场高技术较量的电子信息战争,通信已成为现代战争中军队的神经网络。战场态势和情报的获得,指挥控制命令的下达都离不开通信系统。通信系统作为获取信息优势的基础,必然是交战双方直接的和首要的打击目标。通信对抗则以其特有的作战方式和作战效能,在21世纪的信息战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经渗透到作战和武器系统的各个方面,成为信息战制胜的关键。

2、通信对抗系统的特点与内涵

通信对抗包括通信侦查和通信干扰两大部分,其任务就是对敌方通信信号进行侦察,测定其技术参数,据此采用适当的无线电干扰手段,来阻止、破坏或削弱敌方的信息传输链路,切断其指挥控制环节,以瓦解敌方获取信息优势的能力,使其无法引导精确制导武器进行拦截或实施远距离精确打击。另外,通信对抗利用其大功率及宽频谱干扰设备还可以对各种电子侦察传感器进行压制或欺骗干扰,来达到破坏敌方战场感知能力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要保护己方的通信联络畅通。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军事转型的推进,相继出现了C3CM(指挥、控制和通信对抗)等新概念。与传统的电子战概念相比较,最根本的变化在于它们将指挥控制战纳入了作战条令和作战计划中,而信息的安全传输是保证作战条令和计划得以实施的关键。

3、通信对抗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

3.1空中平台的通信侦察和反侦察技术

电子侦察是现代电子战的第一阶段,尤其在进行即时作战决策方面。空中平台的通信侦察和反侦察是现在和未来通信对抗的重要方面。空中通信侦察的平台包括卫星、飞机、飞艇等,目的是通过截获分析敌方雷达、通信等系统的传输信号,进而探测军用电子系统的性质、位置和活动情况,揭示对方新武器装备试验、军队的调动、部署及战略意图。

3.2干扰技术

(1)分布式干扰及其运载平台技术

通信接收机采用智能天线,在空域上形成多个波束,当干扰源和目标不在同一方向时,干扰源方向来的信号受到抑制,该方法与其他的频域、时域抗干扰措施能互相兼容,这样可获得更高的抗干扰增益。通信频率不太高时,由于接收天线波瓣比较宽,无法使用空间选择性抗干扰措施,但可以应用波瓣自适应零点控制技术,控制天线方向图零点对准干扰源方向,是大功率集中式干扰机的效能大大降低。为提高干扰效率,减少干扰功率,又能有效对抗新一代雷达、通信、导航系统,分布式电子干扰受到了关注。

(2)远程超大功率多信道干扰技术

对信息网的关键节点的干扰(预警机、中继站、卫星等),是夺取制信息权的重要突破口,特别是对它的战略通信手段的干扰,如短波通信和中长波通信的干扰尤为重要。

短波通信和中长波通信是战略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波通信频段的一个特点是信号密集,发展多信道干扰技术势在必行,而对多信道干扰则要以宽频谱、大功率干扰技术为支撑。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远程超大功率多信道干扰技术,研制新型的电子战兵器,充分利用空间功率合成技术、智能天线技术,并扩展其使用频段。

(3)通用数字化可编程干扰技术

系统设计的系列化、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是装备体系发展需求和趋势,它的“弹性母体”结构的可扩展性和技术科更新性不仅能保证硬件资源共享,而且在重新组织新电子战装备时,可以大大改善效费比。研究通用的干扰部件,必须具备可编程的特点。其原因:一是基于通信对抗本身的发展要求。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短波自适应通信、数据链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不断涌现,通信信号形式也复杂多变,未能达到有效干扰而付出最小的干扰代价,就必须研究干扰样式,只要通信技术在发展,对通信干扰的最佳干扰样式研究就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的干扰部件要能满足对各种通信系统干扰的要求,他不仅要求工作频率范围宽、瞬时干扰带宽可调,而且更要具备可编程的特点,满足干扰样式可编程的要求,而要实现可编程,唯有采用数字化干扰技术。二是基于对遥控遥测信号、敌我识别、通信信号和GPS干扰的共性。遥控遥测、敌我识别、GPS导航采用了很多抗干扰措施,而这些抗干扰措施是和通信一样的。

4、通信对抗资源的科学管理

现代战场电子信号流量与密度变化很大,要迅速响应瞬时电磁威胁态势,决定最佳对策,智能化和自动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实施通信对抗资源的科学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1)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子侦察体系

综合利用各种通信侦察手段获得的信息,通过对威胁辐射源信号进行截获、探测、分析、定位和识别,得到各类辐射源的特征,建立全面和各类辐射源特征的数据库,方可获得准确、可靠、全面的通信对抗情报,才能从密集复杂的电磁信号环境中识别或提取有用的信号。

(2)实现通信对抗指挥的自动化

目的是自动截获、分析、处理威胁信号,排列作战对象的优先顺序,针对不同的作战环境、不同的武器系统,确定和选择合理的干扰手段、干扰对象、干扰样式和干扰功率;在必要时,将各种干扰软杀伤手段和硬杀伤手段结合为一个整体,实施压制或摧毁。

(3)要及时进行态势评价

通过对以上信息进行跟踪、滤波、融合,进行威胁评估,为电子战的战略决策、技术决策提供战略、战术情报和技术情报。

5、结束语

当前,武器装备正向精确化、智能化、小型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数字化部队和数字化战场应运而生。高技术战争已经引起了未来作战空间和作战模式的根本变化。近年来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充分展示了通信与通信对抗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先进的通信手段具有较强的抗毁、抗干扰及适应能力,可保证通信联络的可靠性和连续性;而通信对抗不仅可以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系统,还可以使我方的指挥、控制系统受到保護。由此,在现代战争的对抗条件下,谁取得通信与通信对抗的主动权,谁就取得了战争的制胜权。

参考文献

[1] 王铭三,通信对抗原理,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

[2] 邵国培,曹志耀,何俊.电子对抗作战效能分析.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电子战大功率敌方
大功率并网风电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综述
水果大作战
高功率密度大功率电源关键技术研究
矿用深孔气动钻机的工艺研究与应用
小罗汉拳技击术(上)
罗汉神打 (下)
罗汉神打(上)
“浩洋”点燃伍佰摇滚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