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昌地铁1号线石英条带的研究以及施工建议
2015-10-21李琴琴熊得意
李琴琴 熊得意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昌地铁1号线双港大道站~北一环站区间的地形、地貌,场地的地层岩性,专门研究了石英条带的分布频度,及其在施工中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施工建议。
[关键词]石英条带 分布频度 施工建议
[中图分类号] P6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426-2
1工程概况
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桩号CK0+000~CK10+993.835),线路大致呈北南走向,起点为双港大道(含),终点为秋水广场站(含),沿线经蛟桥经济开发区,而后沿东北-西南走向穿越红谷滩中心区,在世贸路站转折为东西走向。线路走向为:规划孔目湖路-黄河路-丰和北大道-卫东大道-世贸路。详见图1“拟建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
2场地的地形、地貌
双港大道站~北一环站区间场地地貌类型为构造剥蚀岗地地貌单元(桩号CK0+371.71m~ CK1+417.522m),主要由残坡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和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千枚岩、千枚状板岩组成。岗顶高程20~50m,相对高差5~15m,地形坡度5~15°,自然地面标高21.26~35.72m。
双港大道站~北一环站区间场地近似长条形,位于南昌市昌北经济开发区双港大道和枫林东大道之间,近南北走向,沿老昌北铁路支线、江西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地下展布。由北至南主要穿越中化化肥国营南昌制革二厂、江西省林业物资公司、墓地、菜地、交通学院。场地近貌见图2。
3地层岩性简介
场地地层由人工填土(Qml)、第四系中更新统坡残积层(Q2edl)、下伏基岩为前震旦系双桥山群(Ptsh)褐黄、灰绿、紫红色千枚岩和青灰色千枚状板岩,为软质岩,全、强风化强烈,风化厚度变化大,节理裂隙发育。按其岩性及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①1杂填土、①2素填土、④1粉质粘土、⑥1全风化千枚岩、⑥2强风化千枚岩、⑥3-1中风化上段千枚岩、⑥3-2中风化下段千枚岩、⑦3中风化千枚板岩。
4石英条带(γ)
在千枚岩岩体内因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节理裂隙发育,并不规则发育多条陡倾角灰白色石英条带,坚硬,石英条带宽度5~35cm不等,在基岩露头点或勘探孔内时有分布,但延伸性较差,局部呈断续发育,条带胶结程度一般,部分条带呈散体状、颗粒状分布;在勘探孔内不同深度、各个风化层中均有揭露,揭露厚度0.2~9m,层顶高程-3.38~31.91m,层底高程-5.18 ~ 29.21 m,层顶埋深为0~28.2m,经钻探机械破碎后取样的石英颗粒粒径一般为2~100mm,最大达15cm以上,经点荷载换算的岩石最大天然极限抗压强度为133Mpa。基岩露头出露的陡倾角石英条带见图3。
5石英条带分布频率
区间共21个钻孔,经统计有石英条带揭露的钻孔共17个,约占总钻孔数的80.9%,且有同一个钻孔在不同深度多次揭露,揭露频度较高。本次统计的21 个钻孔中共揭露36次,揭露厚度0.2~9m,层顶标高31.91~-3.38m,层底标高29.21~-5.18m,层顶埋深0~28.2m,层底埋深1.3~30m。
在进行区间盾构或矿山法施工时,应考虑石英条带对施工的影响。
6隧道施工方案分析
双港大道站~北一环站区间均为地下线,所穿越的土层中主要为⑥1全风化千枚岩、⑥2强风化千枚岩和⑥3-1中风化上段千枚岩,局部为⑥3-2中风化下段千枚岩,局部穿越不规则发育多条坚硬的灰白色石英条带。全强风化千枚岩粘粒含量高,遇水极易软化,⑥3層中风化千枚岩极软岩,陡倾角裂隙发育。可采用的施工工法有如下两种:
6.1盾构法
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方式时,隧道可穿越强风化和中风化千枚岩,但穿越坚硬的石英条带硬夹层时,施工难度较大,刀盘需采用滚刀,但刀盘磨损较严重,当盾构机滚刀刀盘刮上石英条带时,由于石英条带背后为强风化千枚岩,能提供一定得反力,考虑到石英条带厚度一般不大,初步预计滚刀能破碎石英条带,但盾构机的方向控制难度较大,容易沿石英条带偏离隧道掘进方向。
根据工程地质断面图,该段区间隧道主要在全风化千枚岩、强风化千枚岩,中风化千枚岩通过,盾构推进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全、强千枚岩中风化岩土含大量的粘性土,粘性很好,易粘着盾构设备或造成管道堵塞,使掘进困难。
(2)盾构推进段,与盾构推进方向分布不规律的多条石英条带,宽度15~35cm不等,与推进方向呈斜交和垂直状,石英条带岩质坚硬,天然最大抗压强度可取133MPa以上,对盾构掘进有一定的影响;
(3)全、强风化千枚岩遇水极易软化,且具有一定的膨胀性,中等风化千枚岩遇水易软化,故盾构推进过程中注意推进速度。
(4)千枚岩节理裂隙发育,以陡倾角为主,故盾构推进过程中应注意调整盾构施工参数。
6.2矿山法
隧道若采用矿山法暗挖施工,隧洞开挖范围主要为⑥2层强风化千枚岩,围岩分类为Ⅱ类,隧道掘进方向与岩层走向夹角约70-80°相交,隧道围岩稳定性差,施工时围岩易坍塌,应防止三角块体滑塌现象产生。需采用管棚法导管短进尺掘进,每施工50cm就同步采用全断面钢拱架混凝土全断面支护,施工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施工速度慢,支护成本高,但穿越坚硬的石英岩硬夹层较容易。
7建议
(1)根据工程线路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线路埋设深度、掘进岩土层分布情况以及目前常用的施工工艺,建议区间地下隧道对盾构法和矿山法施工工法进行比选后择优选用。
(2)隧道若采用矿山法暗挖施工,隧洞开挖范围主要为⑥2层强风化千枚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差,施工时围岩易坍塌,需采用管棚法导管短进尺掘进,每施工50cm就同步采用全断面钢拱架混凝土全断面支护,施工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施工速度慢,支护成本高,但穿越坚硬的石英岩硬夹层较容易。
(3)当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方式时,隧道可穿越强风化和中风化千枚岩,但穿越坚硬的石英条带硬夹层(最大抗压强度可达133MPa)时,施工难度较大,且盾构机的方向控制难度较大,容易沿石英条带偏离隧道掘进方向。该工法造价上较矿山法经济,建议选择石英条带较分布地段进行试推进,以决定是否采用该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