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可以指导学生这样学——“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教学探讨
2015-10-21刘晓凤
刘晓凤
摘 要: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中职计算机、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众多该课程教师的研究课题。就“集成运放的应用”一节内容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集成运放;教学情境
我所担任的是单招班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在学校,尤其是课堂教学的多种交往中形成发展的。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缺失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功能的整体实现。因此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
一、变“教”为“导”,引导学生目标性学习
教師要变“教”为“导”,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维。要启发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仿真实验,使学生直接了解比例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利用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对电路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通过思考,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用探究、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按教师的思路,跟上教学设计的节奏;实验前听清实验的目的,根据目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主体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尽量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实操等几个环节缺一不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可以使学习过程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指导学生认真研究所布置的思考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图1 学生学习过程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性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三个:(1)掌握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和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组成与输入、输出的关系;(2)学会用运放构成放大器的基本分析方法,能灵活运用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和反相比例运算电路;(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实现这三个目的,教材上直接给出电路,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得出结论,后面再安排分组实验,整体体现了以老师为主体的思路。教学时我对教材的教学方法作了适当的处理,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结论→原理”的教学方法,由学生研究讨论出结论来,这样处理既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例运算的概念,又为今后的分组实验打下一定的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对实验研究归纳的自主学习方法和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对两种比例运算电路的仿真演示,使学生初步掌握比例运算的概念,另外通过引导学生利用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对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再将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实验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得到本课知识要点,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比例运算这个概念的认识和理想集成运放电路分析方法的体会。
图2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仿真实验
三、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一定要高度重视学习自信心的培养,要对学生予以鼓励。
复习导入:采用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回忆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重点回忆集成运放各理想特性的外部特征,通过分析集成运放闭环使用时的主要特点导入新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为电路的理论分析打下了基础。
在新授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对通过仿真实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反相和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工作特性,再对两比例运算电路的结构进行分析,利用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对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进行推导,并导出电路的闭环放大倍数,通过两个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体会“虚地”、反相器、电压跟随器的概念,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反馈练习,根据练习情况提示分析组织测试深化本课知识点,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本节课通过仿真实验,首先让学生对比例运算电路有直观的认识,然后启发分析实验数据,逐步地让学生探索理解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并掌握所学新知识。利用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分析电路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授课时在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式教学的讲授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图3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仿真实验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要特别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学生的创造欲望才能得到激活。
?誗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