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思维分析方法
2015-10-21安学明
安学明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计算机方法论、计算机思维有着自己的特点以及原理,且两者在本质上有一定互补性,可在某种程度上互相发展、促进,所以日后的实践、研究当中,不单要明确这两种的差别,还更加应该重视两者间的互补关系,为日后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方法论;计算机思维
一、相关概念分析
1.计算机思维
计算机思维的概念最早于2006年三月,在《Con朋眦icationsoftIleACM》杂志提出(作者:周以真)。里面所述的计算机思维主要是用计算机这基础,来帮助完成如人类行为、系统设计等一些思维活动。其本质有两点,第一自动化;第二,抽象化。这种抽象是更为空间的一种抽象,包括了数据抽象,也包括了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特点。实际上,计算机思维可以说是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用举例法就可以很明确的明白计算机思维的意义所在。例如,当一个白领去上班时,她每天将所需的物品放进提包,就等于是计算思维的缓存、预置过程;一个人不小心掉了钱包,会按原有路线去找,这就类似一个过程;当不用租用房子,而是自己购买一套就像是计算思维中的在线算法。所以说,计算机思维是有着自己特有的特点:
1.1 非程序化。计算机科学可进行多层次的思维运算,
不并只局限于计算机。
1.2 灵活化。计算思维并不枯燥的,因为人类本身就充满想像力,发挥其想像力给计算机添上活力。
1.3 一種思想。人类所生产的各类软件、硬件等物体以物理形式呈现,同时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计算思维是一种思想,被利于用在日常的生活与管理中。
2.计算机方法
这里所指的是计算机方法是一个论点,简称计算机方法论。于2002年提出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方法论点。计算机方法论是系统的研究学问,主要是在计算领域的初中过程中,对一般方法、特点、内有联系、发展过程进行系统地研究,是计算学科认知领域的一种理论体系。计算学科一般包括抽象、理论、设计三个过程,在其知识体系中,反映了计算领域中,人们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再从理性转向设计中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
此三过程有内在联系,也有自己的发规律,内容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中的重要内容。所以计算学科基本原理不归入这三者中的任务一类。期间,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三个过程间的互相作用,可推进计算学科以及其他领域的发展。同时,这三者同时还包括学科中各种问题。将人对世界认识即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产生的,这种过程可以是抽象、理论、设计三过程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计算机方法论实际上还存在着经度方向的关系,那是各个主体领域所共有的可反映不同领域内在联系的思想与方法本质。其可反映不同领域问的
共性问题,同时又有利于人们去认知计算学科,有利于人类更好运用方法论中思想从事计算领域工作。
二、两者关系解析
从总体进行分析,计算机方法论与思维的相关研究就等于是研究数学思维与方法论一样。一般而言,我国研究重点集中在了对学科方法论的研究当中。与国外相比,对计算机思维的研究琮是不足的。和数学的研究进行比较,虽然计算机方法论研究还是比较简单的,目前数学方法理论体系构建基本己完成。同时计算思维与方法论研究内容也是有基础的。如,世界著名计算机组织ACM及IEEE—CS研究的基础上,且与国外计算思维方面研究可有机融合,吸收先进成果。就算在角度有所一同,但计算思维和方法集结都是重视计算学科的最基本的内容。计算思维是由学科思维的简单层面进行分析、讨论的一个方式,而计算机方法论则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去讨论学科的本质及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计算思维重视的是学科思维的本质,这需要去对这个概念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大量实例去分析和数学、物理的不同,包括对于强大思维能力对其他科学的影响。在计算思维课堂教学中,美国的教师协会认为:计算思维是所有学校所有课堂教学都要采用的一种工具,会产生以下的问题:计算机与能力的有限性?问题的复杂性,包括时间与空间的复杂性是什么?问题的判定条件等等。在研究工作上,怎么才能运用计算思维,其研究的问题至少要具有以下的特点:
1.一个问题是否可以韬晦之计简单的说明,即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或指的是这个问题能不能用模型进行表达。问题只有在清楚的情况下,才可得到他人的支持、理解。
2.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所取得的成绩是可测的。
3.在对问题处理的过程中,是可分成细致的步骤进行。而计算机方法、计算思维的研究重点不同。哪些概念是从原有概念中衍生出来的。以科学表述就是计算学科概念认知模型的构建。
三、结束语
综上所术,计算机思维与计算机方法论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可相互促进并互补。例如,计算机思维可以为计算机方法论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通过计算机方法论的学习、研究,更更好培养出计算机思维。两者各具优势,是值得相互学习的。
参考文献:
[1]刘建丽.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搞好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06(03).
[2]李海燕.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