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2015-10-21贾丽娟宋春兰孙力安
贾丽娟 宋春兰 孙力安
【摘要】目的研究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毒性心肌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
和对照30例,在对照组一般治疗、保护心肌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磷酸肌酸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磷酸肌酸;黄芪注射液;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53-01
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指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可引起儿童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猝死等,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3-2014.9本院共收治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症状主要以突发喂养困难、多汗、胸闷、心悸、头晕、乏力、心前区不适或疼痛为主。入院初均行心电图(ECG)、胸片、心脏彩超、心肌酶学检查及病毒抗体测定。所有病例均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人。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胸片、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卧床休息、抗病毒、对症及大剂量VitC静脉点滴、辅酶Q10及1,6一二磷酸果糖口服,根据症状使用
抗心律失常、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代谢等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莱博通,哈尔滨莱博通有限公司)0.5-1.0g/次及参麦注射液(四川大华西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mL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视年龄可酌情增减此组药物剂量)静脉滴注,均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
1.3疗效判定开始治疗后,每天记录心率、心音、血压、周围循环以及临床表现情况。治疗2周后复查ECG和血清心肌酶。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1周内消失,2周内ECG和心肌酶、肌钙蛋白(cTnI)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1周内消失,2周内ECG和心肌酶、cTnI至少有一项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ECG、心肌酶、cTnI均未达正常。
1.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X±sD表示,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血清cTnI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TnI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两组血清cTnI治疗前后的比较(X±sD)ug/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0.301±0.21 0.129±0.09*对照组 30 0.389±0.25 0.299±0.11**与治疗前比较P<0.05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引起儿童后天心脏病原因之一,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2],本病43.6%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21.2%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埃可病毒感染占10.9%。目前具体发病机制不明,比较公认的发病机制[3]是通过病毒及其毒素直接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细胞坏死以及随后发生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广泛的心肌坏死和间质单核细胞浸润,从而损害心功能。目前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上以改善症状、降低心肌酶、稳定心肌细胞功能的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磷酸肌酸是人体内自有的活性物质,专为ATP补充能量,而ATP是任何细胞代谢过程中最主要的能量源。外源性磷酸肌酸为机体提供大量的外源性三磷酸腺苷,维持体内ATP水平,其还有抗过氧化的特性、稳定细胞膜、减少细胞损伤等作用,经临床观察,对受损心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4]。参麦注射液由红参干燥根、麦冬干燥根的提取物组成,有效成分有人参皂苷、麦冬皂苷、麦冬黄酮及微量人参多糖、麦冬多糖,具有补气、滋阴、行血的作用,改善心肌代谢,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研究表明[5]参麦注射液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降低心肌耗氧量,诱导体内抗自由基酶的活性,保护和修复心肌细胞,抗心律失常,加速自由基清除,促进受损心肌细胞修复的作用,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肝肾功能不受影响,较为安全。马秀梅[6]等研究发现,参麦注射液具有调节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本临床研究发现,磷酸肌酸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能从不同的药理作用方面协同起作用,明显增强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能较好改善,心肌酶、cTnI及心电图异常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磷酸肌酸钠和参麦注射液两者联合应用可以促进升高的心肌酶及异常心电图的恢复,有效地保护了心肌细胞,缩短病程,且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磷酸肌酸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铁吉.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5):315.
[2] 张莉,李恒明.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06.24(2):87-87.
[3] 谭忠友,肖祥彬,易岂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重庆医学.2009.38(7):866-868.
[4]习力,熊学琴,孙继明.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受损的疗效观察.华中医学杂志.2009.33(1):55.
[5]曹玉才,李焉,刘秀英.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中医药信息.2006.23(1):8-10.
[6]马秀梅,王风涛,刘秀英.单用大剂量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的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潍坊医学院学报.2008.30(5):40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