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设计中形式与功能融合的研究
2015-10-21张月洋连志超
张月洋 连志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建筑设计已经跟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了。合理处理建筑设计中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可以设计出更好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建筑,提供人们安全、舒适和美观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本文以建筑设计中功能与形式的思想基础为出发点,分别分析了建筑功能与建筑形式的特点及要求,最后综合概述了两者的关系,也就是在建筑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运用各种技巧方法使两者得以相互结合,在功能的基础上强调形式,从而设计出符合人们高标准高需求的建筑,使其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关键词】建筑设计;功能与形式;思想基础;基本功能;审美观念
1、建筑功能与形式的概念及思想
体现建筑物体使用价值的本质性的内容就是建筑功能,主要包括建筑物提供给人们的各种使用要求和人们在使用建筑物时的精神需求。建筑设计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建筑功能,由于使用性质和目标人群的不同,不同的建筑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要求和目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的功能目标和要求,必须要保证这些功能的实现。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筑形式的创造跟建筑对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要求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完美的空间结构形式,建筑形式的设计离不开整体意识,应当具有简洁鲜明的形体,严谨科学的比例推测,精确的处理技术和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建筑思想的形成比较早,其组成非常的复杂,包括功能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主要思想。以建筑功能为核心就是功能主义的主要思想,认为应当首先明确事物的本质、用途和目的,然后就是充分发挥功能。形式主义的主要思想就是建筑形式为核心,形式应当反映建筑的目的和本质,认为建筑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设计形式,功能要在符合形式前提下进行设计建造。
2、建筑功能与形式的重要性以及关系
2.1 建筑功能的重要性
建筑师们通常很关心建筑功能,人们一般会在感觉外在形式的基础上,对技术、功能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理性的认识,而不只停留在欣赏形式美这方面。建筑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品,必须要有实际的应用功能。现实生活中的所有建筑,几乎都有一定的功能价值,人们很难发现没有使用价值的建筑。建筑功能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作用,也是建筑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任何建筑如果没有了功能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建筑功能给人们提供了各种服务,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2.2 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周围的环境与建筑的关系非常密切,建筑可以改变周围的环境,同时周围的自然环境对建筑的风貌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好的建筑必须要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不能脱离它所在的环境氛围,还要积极成为环境的一部分。一些建筑必须依靠它所处的环境才能彰显自己的特性,通过与环境的结合,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这些建筑融合在环境中的同时展现了自己最美的一面。好的建筑必须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这也是建筑设计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两者的相互适应,不仅关系到建筑的个体美,更关乎到整个环境的美。
2.3 建筑的形式
人对形式美的追求是一种天性,正因为这种天性的存在才会有如此多缤彩纷呈的建筑。例如我国的木结构建筑,两千多年来虽一直在变化,但主要体现在形式上。在实用经济的条件下讲究美观,一直是我国进行建筑设计的方针原则。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建筑形式的发展在我国受到禁锢,长期处于千篇一律、單调乏味和缺乏创造力的局面中。建筑必须要通过形式才能得以存在,建筑师们应该追求那些符合功能要求而又具有形式美的建筑设计。随着人们对建筑需求的日益提高,对建筑形式的设计将更加多样化。在如今多元混杂的年代,建筑形式的影响因素非常多,而且很难分清主次和先后。单纯的建筑功能、形式都不是最终的设计目的,设计内在要求各种要素实现和谐协调,设计师们必须要协调处理好各种要素。
2.4 功能与形式在建筑设计中的关系
建筑运动的兴起来自于建筑功能早期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当代的一些建筑先锋们提出了“形式追随文化、形式追随虚构”的口号。事实上建筑功能与建筑形式的关系非常复杂,如果仅凭这些口号来确定两者的关系是不恰当,过于简单化,只是片面的观点,缺乏辩证的思维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有经验的设计师们会在充分考虑功能时,把建筑的形式外形也考虑在其中,同样在设计建筑外形时,他们也充分考虑了各种建筑功能关系,真正做到了两者的相互融合、相互依存。所以在设计时那些重视功能忽视形式或者重视形式忽视功能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必须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做到协调发展。
从古代到今天,建筑功能与形式相互结合的成功案例数不胜数。如我国古代的房屋建设中,屋顶的坡度就运用了巧妙的设计,利用曲线组成两个凹面和周,上部高耸挺立,檐部则平缓舒展,并没有使用两个简单斜平面构成的人字形屋顶。这种设计使瓦顶排水效果非常好,在功能上使屋面排水快且远,而在形式上利用了屋顶曲线,达到了新颖奇特的审美效果。再如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在建筑功能与形式的处理上也是个很成功的实例。该馆是由著名设计师贝聿铭设计的,他利用一个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构成该馆的主体结构,直角三角形的部分主要设计给专家使用,是专家的空间,而大众场所则在等腰三角形里面,这种设计实现了专家和大众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他在设计时还增添了丰富多彩的供人们愉悦的空间,舍弃了美术馆只具有陈列艺术品的功能,该设计可以用来消除大众的疲劳感。整个美术馆东馆在形式上有凸有凹、有高有低,还有锐角与钝角组合,形式尽管简洁明了,却不枯燥不呆板,富有生气、动态、趣味和变化,给人们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和活泼新鲜的现代感。
3、设计高层建筑的主体
在人们眼中,高层建筑在国家的城市中有很大的代表性、象征性,同时这些高层建筑折射出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所以在设计高层建筑时,必须选择合理的外形结构,并要注意限制结构形式以及对使用功能的需求。在外形结构的设计上,往往是依据主流建筑结构,其是指直接将显出其外形结构且不加修饰,比如一个高层建筑的主体设计时,它的主体表现形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外形结构。新形势下,有很多高层建筑都具有其自己的特殊性,并且其外观亦十分独特,它们都可以代表城市,同时也被人们所追求。比如,杨经文先生作为著名的设计师,其设计的位于马来西业国家的吉隆坡梅纳拉高层大厦,在设计中引入很多植物,并且通过开放空间将建筑内外连通。正是由于植物的引入,通过建筑的平面与底部的绿化对气候进行调节,使人与自然的距离更贴近,对于空间也起到了一个环境的美化作用。因此,作为高层建筑的设计者,必须有效结合城市空间,将个性化与合理化融入设计之中,进行一个合理的设计规划,让人们拥有一个生活更为舒适的城市空间,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努力。
4、结束语
在建筑设计中,功能与形式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具有骨肉相连的关系。骨即功能可以决定建筑的形,肉即形式能够决定建筑的状,两者相互依赖,相得益彰。在建筑设计中,功能通常作为核心而形式则要求简单明了,对建筑功能具有反作用,形式最好能够具有审美观和情趣。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有功能保障,更要有美观的形式。功能与形式作为建筑的两大基木要求,虽然各自的核心侧重不同,各有目的和要求,但是两者之间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本文针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