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颗糖果”与教育艺术
2015-10-21党菲
党菲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日新月异,近一个世纪的时代变迁斗转星移之中,诸多领域的呈现方式早已今非昔比。遗憾的是,历史上并非所有被看作精华的东西都被今人有效继承,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方法与理念就是其中之一。尽管陶行知先生的时代距今已近百年,我们依然需要汲取其教育手段的精妙所在。
一、陶行知的“四颗糖果”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小学校长期间有一则为人津津乐道的教育故事。一天,陶校长看见学生王友正在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当即喝止,并让王友放学后去自己的办公室。王友早早的就在办公室门口等着准备挨罚了,陶校长见到王友后就从兜里掏出一颗糖果给王友,王友用惊呆的眼神看着陶校长,陶校长说:“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准时来了,而我卻迟到了。”正当王友还没缓过神来,陶校长又掏出一颗糖果递到王友手里:“这颗糖也是奖你的,因为我让住手时你便停了下来,说明你尊重我。”接着陶校长又掏出第三颗糖果,说:“我调查过了,你打那些男同学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能站出来说明你很勇敢,知道见义勇为。”话到此时,王友已经感动得声泪俱下,抽泣着说:“校长,我知道错了,我打的都是我的同学啊。”只见陶校长又掏出一颗糖给王友:“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你是个好孩子。”
二、“四颗糖果”的教育艺术
故事中陶校长和学生王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对话,却很可能改变了王友的一生。整个过程中陶校长对王友并没有一句责骂或态度上的嫌弃,甚至对王友打同学的行为只字未提,全都是对王友行为的正向强化和引导,充满了正能量。第一颗奖励王友准时,也就是奖励王友诚实守信;第二颗奖励王友懂得尊重他人,是对王友人格上的肯定;第三颗奖励王友勇敢、见义勇为,赞扬他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与精神。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能挺身而出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而这种品质正是从小学开始应该培养和锻造的。对王友行为的奖励与正性的语言引导能使其很好的保存和发扬这一可贵的品质;第四颗奖励王友能认识到自己错误,也就是说王友是一个懂得自省的学生。对于人格尚未健全的小学生来说,懂得自省、反思远比只会解题重要。
这虽只是发生在学校日常生活中校长与学生之间的一则普通的小故事,但是它所折射出的是陶校长区别于传统“责骂式教育”的教育技巧。诚信、尊重、勇气、自省,这些人格品质很多人穷尽一生的历练未必都能学会并且具备,学校也不见得能都教给学生。而陶校长却只用了“四颗糖果”的正向行为引导和夸赞不仅强化了王友对诚信、尊重、勇气和自省这四种人格品质的认知与理解、弱化了王友因为打人而犯下错误的记忆与认识,而且以非常轻松的方式让王友领悟到诚信、尊重、勇气和自省的重要性。这就是“夸赞式教学”——教育艺术的神奇力量与魅力所在。
三、“四颗糖果”于今何意
如果当年的王友遇到的只是一位普通教师,那么他很有可能将接受的是批评教育、写检讨、又或者是一顿责骂之后的罚站。故事中一个小细节就是王友在陶校长办公室等待时心里是已经准备好被责罚了的,为什么王友会有这样的心理?很显然王友并不是第一次犯这种错误,还是小学生的王友处于发育期、成长期,喜欢“行侠仗义”、偶尔调皮在所难免,且他一定因此被其他教师处罚过因而有了打了架就要被责罚的经验。放眼今天的学校与课堂,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学生调皮、打架事件,不幸的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陶校长”。
当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陶行知先生那样去教导学生,但是为人师表最基本的职责是育人,至少也应该思考如何让他们理解并懂得诚信、尊重、勇气、自省是做人应该修炼的品质。尤其是小学生都还处于人格、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理解与发展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每天都在不断推倒重建。作为教师,我们的每一个言行举止都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人格形成及“三观”建立,而学生的人格形成及“三观”建立是建立在他们的言行和心中的想法得到别人的赞同、自己又认可的基础上的。对学生正确言行的肯定和夸赞可以帮助他们人格完整的形成以及建立正确的“三观”。但困难的是,很多教师并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夸赞学生、从何处入手去夸赞,或者学生表现出来应该被赞扬的行为时教师根本毫无所知,更有甚者喜欢打击学生。
俗话说,世间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得眼睛。同样,学校里从不缺少具有潜能的学生,而缺少能发掘学生潜能的教师。虽然笔者在一线教学多年,却也只能领略到陶行知先生教学方法的皮毛。笔者认为,多夸赞学生的正确行为、肯定他们好的初衷;发现并赞扬学生优点、避免提及并弱化学生的缺点、切莫伤害学生的自尊(因为受伤的自尊是难以修复的);越是自卑的学生越应该被鼓励和夸赞,而越调皮的学生却往往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影响力,只要能发掘学生潜能且重用得当就势必能为班级带来正能量与意想不到的收获。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行为盲目夸奖也是不妥的。例如,我身边有不少教师对能按时完成作业、帮助其他同学打扫卫生、拾到东西主动上交的学生都会表扬其“是个好学生”;对成绩优异、课堂表现不错的则表扬曰:“你很优秀”。这样笼统的夸赞未免太过于盲目而无针对性。什么是好学生、什么是优秀?学生无法从“好学生”与“优秀”中找到自己携带的具体品质,久而久之,学生就真的认为自己非常“优秀”了,然则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哪里“优秀”。
四、种下“四颗糖果”、收获美好未来
怎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每日里的议题,以培养的学生能成长为人格健全、思想独立、素质高且具备社会责任感的青少年为终身奋斗目标,不辜负每一个学生的小学生涯。据此,笔者希冀的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将陶行知先生“四颗糖果”的种子种在自己的心里,不放弃每一个“王友”;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艺术,汲取其教育艺术精妙之处为己所用;用好自己手中的“四颗糖果”,发掘出每一个学生“天使”的面孔。不辜负学生的成长时光,也不辜负我们自己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