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迈山古茶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015-10-21仝佳音等
仝佳音等
摘要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景迈山的古茶资源,对景迈山古茶树进行了一次实地普查,选取10个村寨共100株古茶树,对其生物形态特征和病虫进行分析,并就古茶园的管理及古茶树资源利用问题,实地与农户访谈。结果表明,景迈山是一个茶树资源库,里面品种繁杂,景迈山古茶园古茶树的形态特征主要是栽培型,平均树高3.491~5.006 m,平均树幅3.12 m×2.61 m~4.41 m×4.14 m,树型79%乔木、16%小乔木、5%灌木,病害主要有小绿叶蝉、蓟马等,虫害主要有茶白星病、炭疽病、茶饼病等。在当地茶农的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为古茶树保护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安全保障。
关键词古茶树;种质资源;现状调查;景迈山
中图分类号S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05-208-03
作者简介
仝佳音(1988-),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茶文化和茶叶综合利用。
*通讯作者,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茶文化与经济研究。
收稿日期2015-01-04
云南古茶树种质资源占世界茶种的82.5%,独有25个种、2个变种[1],主要分为野生型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树。景迈芒景千年古茶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年代最久的古茶园,被称为“世界茶树自然博物馆”[2]。古茶树在景迈山的分布十分广泛,几乎每个村寨均有,其主要生长在树林之中,生态环境和遮阴均比较好,且品种结构复杂,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笔者在此对景迈山古茶树的分布种植情况、生态特征、病虫害等进行了调查,明确其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为景迈山的古茶树资源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时间及地点
根据景迈山古茶树的分布情况,于2014年3月1~9日分别对芒洪、哑农、翁基、翁哇、大平掌1、大平掌2、景迈大寨、哎冷山、勐本、芒梗这10个村寨进行了调查和取样。
1.2调研器材
GPS仪、数码相机(佳能ixus105)、标本夹、卷尺和直尺、镊子、捕虫网、U形管、酒精等。
1.3调查方法
1.3.1
古茶园的类型、分布以及生态环境的调查方法。主要是采用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主要是选取有代表性的10个茶园,每个茶园中随机选取10颗有代表性的茶树,然后测量其树高树幅,干径和基部干径,并在这10个小区里找到与澜沧古茶公司的合作社,与其交流并访谈其他茶农、了解茶树的种植时间、鲜叶采摘和加工、古茶树施肥管理經验、害虫防治等。
1.3.2
树高幅度高。由根基部量至树冠顶部。幅:“十”字形交叉测量树冠两侧投影距离,用m表示,且数据大的放在前首,小的放在后面,如3.5 m×2.7 m。
1.3.3
干径测量。即树干最粗处的直径(不是围径)。基部干径是测量根颈部位的直径,用于无明显主干的茶树测量,用cm表示。
1.3.4
叶片测量。此次测量计算的主要方法是叶片大小按叶长×叶宽×0.7=叶面积,其中,特大叶叶面积≥60 cm2、大叶40 cm2≤叶面积<60 cm2、中叶20 cm2≤叶面积<40 cm2、小叶叶面积<20 cm2。
1.3.5
病虫害情况调查方法和鉴定。通过采用5点法(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5点取样法),即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4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
1.3.6
病虫害鉴定。参照《茶树病虫害防治》[3]和《茶树病虫害防治原色生态图谱》[4]鉴定病虫害的种类。
2结果与分析
2.1景迈山古茶园的类型、分布以及生态环境
通过对景迈山地区10个村寨的10个古茶园调查,发现10个古茶园的类型为栽培型古茶园,且每个茶园均有高大林立的树木,如樟树、竹子、芭蕉等,地上有很多蕨类植物,茶树上有一些寄生物,如螃蟹脚等。调查表明(图1),景迈山古茶树均分布在海拔1 100 m以上高海拔地区,同时也印证了“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判定。
2.2古茶树分类
通过计算(表1)可以发现,在景迈山古茶园中,主要是中、大叶种的古树茶;个别古茶树,如哑农的3、4号,翁基的5号,翁哇的4号等叶面积≥60 cm2的,为特大叶种,这也是云南特有的大叶种茶树。
2.3古茶树生物形态特征
调查发现,景迈山古茶树株形态特征具有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类型生物学特征,还有很多树具备以上3种类型中的2种和3种,足见景迈山茶树物种之丰富,种类之繁多。根据虞富莲《关于古茶园与野生茶
树居群的区别栽培型茶树》树型多呈小乔木或灌木型。平均
叶片长在12 cm左右,叶面隆起或较隆起,芽叶黄绿色,茸毛多,与表2~3特点比较,景迈山古茶树大部分属于栽培型古茶树。
古茶树多样性还体现在包含有茶组植物的3个茶系、7个变种和种,即普洱茶种(C.assamica)、茶(C.sinensis)、苦茶变种(C.sinensis var.kucha)、大理茶(C.taliensis)、勐腊茶(C.manglaensis)、滇缅茶(C.irrawadiensis)、多萼茶(C.multisepala)、大理茶种(C.taliensis)以及近缘植物厚短蕊茶(C.pachyandra)[5]。据调查,景迈山古茶树的树姿76%处于半开张、21%处于开张、3%处于直立状态,古茶树分枝密度64%属于中等型、17%属于密集型、19%属于稀疏型,树型59%属于乔木、36%属于小乔木、5%属于灌木。古茶叶子形态特征:叶色43%黄绿色、35%绿色、15%深绿色、7%紫绿色,叶基92%近圆形、8%楔形,叶面73%微隆起、25%隆起、2%强隆起,牙叶色泽56%黄绿、25%绿、19%紫绿,芽叶茸毛78%特多、20%多、2%中。海拔在1 132.36~1 612.64 m,密度在0.24~0.38株/m2,树高、树幅、干径、基部干径、最低分枝、叶长、叶宽等如表2~3所示。经初步调查鉴定分析,景迈山古茶树形态特征部分与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大理茶相似,部分特征与厚轴茶和普洱茶相近,物种有待确定。
2.4 景迈山10个小茶区典型茶树特征
由景迈山10个小茶区的代表性古茶树(俗名茶王树)特征(表4)可见,树高为5.22~7.25 m,由基部干径和干径以及茶农咨询的推测树龄为900~1 037年,树幅4.2 m×3.6 m~6.6 m×6.3 m,海拔在1 122.72~1 603.55 m。
2.5 景迈山茶园管理情况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到,茶农对已死的茶树进行清除并补种当地品种的幼苗;施肥主要施羊粪于茶树根部位置;除杂草则是在农闲时期,用锄头或手清除,并松土施肥;病虫害防治方面,因病虫害少,一般不做处理。
2.6古茶园的病虫害情况
由于是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生态古茶园。在古茶园中,除了茶树,还保存了许多其他丰富的物种,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系统。因此,在过去病虫害较少发生,也基本不采取防治措施。但随着景迈古树茶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古茶园的遮阴树的砍伐,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病虫害的发生日益严重,有暴发的趋势。主要病害有茶叶烟煤病、茶炭疽病、茶饼病、茶叶藻斑病等, 虫害包括茶小绿叶蝉、茶黄蓟马、茶毛虫、红蜘蛛、茶蚧壳虫、茶尺蠖、茶毒蛾、茶梨蚧等十几种,迫切需开展相关的研究以恢复古茶园的生态系统,保护古茶园资源。
3结论与讨论
3.1古茶园现状
调查发现,景迈山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亚热带地区,这里山高谷深,云雾弥漫,气候温和,湿润,有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植被[6],良好的生态系统孕育了景迈山这片万亩栽培型的古茶园。古茶树形态特征部分与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大理茶相似,部分特征与厚轴茶和普洱茶相近,但不确定其品种种类,需进一步调查测定,笔者建议可以从其花、果实特点和DNA等遗传物质着手调查,以便更加准确地确认其品种种类。并希望国内外专家和研究机构来参与古茶品种鉴定,最后建立景邁古茶基因库。
古茶树虽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们不合理的破坏古茶资源,使被称为“世界茶文化之根”的云南古茶树、古茶园面积缩减了60%,已由原来的33 300多km2减少至13 300多km2 [7]。不合理的利用也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3.2古茶资源的利用情况
古茶树产品被称为很好的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天然产品,甚至还有人称“喝古茶树茶就是喝绿色古董。”不同叶色的鲜叶适制性不同,深绿色鲜叶制绿茶比制红茶的品质优、浅绿色的鲜叶制红茶比制绿茶的品质好。紫色鲜叶制红茶的品质比深绿色鲜叶的好,但不如浅绿色鲜叶制的红茶品质[8]。据调查数据显示景迈山古茶芽叶色泽56%黄绿、25%绿、19%紫绿,以此根据,鲜叶色泽景迈山古茶在理论上能制作出上等的红茶。因此景迈古茶山茶农可拓开思路、展现古茶特色,尝试做一些古树红茶,以此来多方面利用原料。
3.3古茶园管理
首先应该吸取当地茶农管理茶园的宝贵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传承下来。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应该在管理上积极正确的引导他们。其次,针对其牲畜穿梭于古茶林中的现象,普及茶农的安全防范意识,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危害。最后,古茶园生物种类繁多、自成循环生态系统,古茶树存在部分病害虫是系统生物链一环节,只要不遇到骤增影响茶树生长以及其产量,就不应该去采取化学等防治。应保护病虫害天敌,给予适当的物理防治。
参考文献
[1]
字光亮.论云南古茶树种质资源和群落分布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考古,2009(2):234-236,255.
[2] 李树.景迈芒景古茶山[J].今日民族,2013(3):45-48.
[3] 陈雪芬.茶树病虫害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1-153.
[4] 夏声广,熊兴平.茶树病虫害防治原色生态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89.
[5] 陈红伟,张俊,王平盛,等. 澜沧景迈古茶山考察与研究[J].茶叶通报,2003,25(3):105-106.
[6] 王平盛.云南作物种质资源——茶叶篇[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621-762.
[7] 陈理华.云南古茶树的分布与保护[C]//中国普洱茶文化研究.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4.
[8] 安徽农学院.制茶学[M].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43-46.
责任编辑张彩丽责任校对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