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精河县可克萨拉铜铁矿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探讨
2015-10-21任毅袁鹏赵强
任毅 袁鹏 赵强
[摘要]通过对新疆精河县可克萨拉铜铁矿矿石的选矿实验,认为矿区的铜铁矿石工业开发利用性能较好。通过对原矿性质综合分析及选矿实验结果,确定采用浮选法选铜,然后从铜的浮选尾矿中采用弱磁法选铁的选矿工业流程,基本证实可克萨拉铜铁矿矿石的选矿实验工艺流程合理、可靠,可作为矿山开发设计的依据。
[关键词]铜铁矿石 原矿性质 选矿实验
[中图分类号] TF5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31-1
1原矿性质
1.1原矿物质组分研究
本次试验物质组分经镜下鉴定,样品为原生矿石。现将该矿石主要特征总结如下。
1.1.1賦矿岩石特点
从岩矿鉴定结果看,样品赋矿岩石类型简单,在采集的8件样品中赋矿围岩主要为矽卡岩,约占比例62.5%,其它可见大理岩。岩石中矿物组成也很简单,以石榴石为主,含有少量透辉石、石英及方解石。矿化及蚀变现象较明显。
1.1.2矿石矿物特点及类型
(1)矿石矿物特点。矿石中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组成都很简单。金属矿物多数为磁铁矿、黄铜矿,次有少量的黄铁矿、赤铁矿及铜蓝。脉石矿物绝大多数为石榴石,有少量透辉石、方解石、石英及白云母。成矿与矽卡岩化和构造关系密切,有用矿物多数分布在石榴石粒间空隙或沿裂隙呈团粒状、团块状、脉状及条带状分布。
(2)矿石类型。选矿试验用样品为铜原生矿石。矿石中有用矿物种类及结构构造类型较简单,矿化分布不均匀,主要可选矿物为黄铜矿、磁铁矿及铜蓝。
1.2原矿化学组成研究
1.2.1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表明,铜和铁是主要的回收对象,银可综合回收,伴生的金、铅、锌、钴、钼和硫的品位较低,暂无回收价值。
1.2.2原矿物相分析
原矿中的铜主要以硫化铜的形式存在,另有26.32%的氧化铜。根据岩矿鉴定结果知道,硫化铜主要是黄铜矿和铜蓝。
原矿中相对易选的磁铁矿占总铁的比例为44.04%,而相对难选的赤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硅酸铁占总铁的比例则为54.21%。多数的硫化铁在浮选过程中会进入铜浮选流程。
2选矿实验分析
根据矿石性质和试验结果,确定本矿样的选别流程为先用浮选法选铜,然后从铜的浮选尾矿中选铁。后续将先进行铜的选矿试验,在铜的选矿试验结束后进行铁的选矿试验。
2.1浮选实验
2.1.1探索试验
根据矿石的物质组成特点和主要矿物的特性,采用浮选铜、浮选尾矿选铁的原则工艺流程,对铜、铁分离进行探索性试验研究。
经过一段粗选两段扫选,可以回收83.17%的铜。结合原矿铜物相分析的结果可以知道,未被选出的铜主要是氧化铜。铜经过两段精选后,品位可以达到29.27%。铜精矿中铁的品位比较高,主要原因是铜精矿中的黄铜矿含铁量为30.52%,这部分铁无法和铜分离,另有部分黄铁矿也会进入铜精矿中,增加了铜精矿中铁的含量。铁精矿中铜的品位较低。
2.1.2浮选扫选试验
增加扫选段数可以提高回收率,但是随着扫选段数增加,回收率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第三段扫选和第四段扫选虽然添加了硫化钠,但是硫化效果非常有限,两段扫选的回收率之和只有1.07%,扫选精矿的品位也非常低,已经失去扫选的意义。综合考虑,扫选段数选择两段比较合适,且扫选不再添加硫化钠。
2.1.3浮选粗精矿精选试验
经过一段粗选后,粗精矿的品位只有18.22%,为提高精矿的品位,对粗精矿进行了两段精选。经过精选后,精矿的品位能得到大幅提高。经过计算可知,如果采用一段精选流程,精矿的产率为3.27%,品位为23.17%,回收率为77.05%,符合铜精矿的品位要求,因此精选段数选择一段即可。
2.2铜精矿质量分析
铜精矿中除铜和银以外其它元素的含量都比较低,铜精矿符合质量要求,银得到综合回收,回收率为53.45%。
2.3浮选尾矿选铁试验
经化验分析,浮选尾矿中铁的品位为28.60%。浮选尾矿选铁试验流程为一段弱磁选。
3结语
(1)通过原矿的物质组分研究可以看出,矿石以原生矿为主,矿物类型简单,矿化不均匀,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铜矿、磁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是石榴石、石英、方解石等,其中石榴石主要是含铁的钙铁榴石。
(2)从原矿多元素分析和物相分析的结果看,原矿中铜品位为0.96%,铁的品位为29.00%,硫化铜占总铜的比例为73.68%,磁铁矿占总铁的比例为44.04%。原矿中伴生的银可综合回收,金、铅、锌、钴、钼、硫等元素的品位都很低,暂不具有回收价值。
(3)从铜的浮选尾矿中选铁,选别流程为一段弱磁选,可以选出绝大部分的磁铁矿。铁精矿的品位为70.30%,产率为19.10%,回收率为47.04%。
参考文献
[1]王勇.精河县可克萨拉铁铜矿区L2+1矿体选矿试验报告[R].新疆矿产实验研究所.2014,11.
[2]任毅,赵强,周昌平.新疆尼勒克县松湖铁矿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探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25(3):27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