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沱沱河雀莫错铅锌矿矿床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2015-10-21贺喜红王家有李玉录
贺喜红 王家有 李玉录
[摘要]沱沱河雀莫错铅锌矿区是西部找矿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发现多处具有找矿潜力的热液矿床。由于恶劣的工作环境、复杂的地质构造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了对矿床成因的认识和控矿因素的研究,目前找矿工作遇到了瓶颈。在前人对沱沱河地区研究成果及自己在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构造成矿学理论,结合矿床地质资料,从构造、岩浆、地层等控矿因素分析入手,利用遥感构造解译,对铅锌矿进行控矿构造研究。
[关键词]青海省 矿床特征 找矿潜力
[中图分类号] F416.1[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8-24-1
1区域地质
沱沱河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地处金沙江缝合带和龙木措、双湖缝合带夹持的北羌塘地体内。自然环境恶劣,地质工作程度低。该区域变质基底尚未出露,盖层主要由二叠纪至新近纪的火山、沉积岩系构成。二叠系至侏罗系主要为海相碳酸盐和碎屑岩,其中,二叠系底部和上三叠统底部发育基性和中性火山岩。新生代沉积主要为陆相红色碎屑岩系,并夹有石膏层。大规模岩浆的喷(发)溢活动使岩呈岩被状整合于整个西部地区的下二叠统栖霞一茅口组灰岩面上。岩的喷(发)溢与该地区矿床的形成在物质成分、矿床成因和时空关系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铅锌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2热液矿床的分类和矿床特征
根据成矿温度和压力(深度),可将岩浆热液矿床分为三类:
(1)高温热液矿床:成矿温度300-600℃,成矿压力2×107-108Pa(1-4.5km)(浅成高温矿床成矿深度小于1km),如石英脉型钨、锡矿床;
(2)中温热液矿床:成矿温度200-300℃,成矿压力1×107-5×108Pa(0.5-2.5km±),如自然金-多金属矿床、铅锌矿床、一些非金属矿床(石棉、水晶、萤石矿床)、放射性铀矿床等;
(3)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温度50-200℃,成矿压力小于1×107Pa(0-0.5km),如菱铁矿、菱锰矿、菱镁矿等矿床。
3矿床成因
3.1成礦物质来源
成矿物质来源是判定是矿床成因的关键要素。不同来源的热液,在其源区或其运移过程中与不同类型的地壳岩石发生反应,从而捕获其中的成矿物质,形成含矿热液,进而成矿。各种来源的热液均可把地壳岩石中的成矿物质活化出来,并使之迁移、富集成矿。同生热液可以把原来沉积物中所含的铅、锌,在建造水释放过程中带出,某些含铅、锌较高的油卤水即可能属于这种原因。变质热液可以从变质原岩中带出或从所流经的岩石中萃取成矿物质。岩浆热液除了可以把岩浆中的成矿组分带出外,由于其高温特点所决定的高搬运能力,往往会捕获所流经的岩石的成矿物质而成矿。同样,被不断加热的大气热液在其循环过程中,会淋滤所接触的地壳岩石中的成矿物质,形成热液矿床。
3.2成矿温度
矿区内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等中低温蚀变现象。其中硅化与矿化关系密切,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均产于硅化石英碳酸盐脉中,硅化是一种普遍的围岩蚀变,高温至低温均可形成,但以中温热液矿床最为常见,硅化发育的地段往往是矿体的产出部位。碳酸盐化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低温热液蚀变类型,碳酸盐化的结果是蚀变岩石中形成相当数量的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类矿物。矿物组成、矿石构造较复杂,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并发育有黄铁矿和黄铜矿等。表现为中低温矿物共生组合的特点,未见高温蚀变类型和高温矿物,所以认为矿床形成的温度不可能达到300℃以上。
3.3成矿阶段及成矿作用
矿床成矿作用的开始阶段,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到含铅、锌的矿源层中,溶解其成矿物质而形成含矿热液,并在温度、压力、浓度差作用下,使含矿热水向深部循环。是深层含矿热水叠加改造,含矿的热水通过断层活动,促使成矿元素发生进一步富集,使已形成的矿源层进一步发展成为矿化层,同时,断层活动也为深部含矿热水上移开辟了通道,使矿化层受到深部含矿热水的部分叠加或改造。成矿后期,已形成的矿体通过断裂构造上升至地表形成矿体经过氧化、淋滤作用,使部分原生硫化物形成氧化物、氢氧化物。
4找矿潜力
矿床产于活动大陆边缘沉积盆地的碳酸盐岩建造中,岩石类型主要为结晶灰岩,围岩蚀变主要包括碳酸盐化(包括白云岩化)、硅化、泥化。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构造裂隙秘籍且宽时,形成矿脉较多,含矿品位亦较高。1:5万化探组合异常为铅锌银异常,1:20万重砂异常为铅族、锌族、重晶石、钼族矿物异常。上述特征构成了雀莫错控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的重要找矿要素。
该矿区找矿标志如下:
(1)地球化学异常标志。区内以铅锌银为主的水系异常,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强度、形态完整、浓度梯度变化明显,是本区寻找铅锌银矿最直接的地址手段。
(2)地球物理异常标志。本区含矿岩性与非矿岩性的激电性差异较为显著,物探激电异常多呈现高阻高激化特点,一般与化探异常带温和,直接指示矿体存在,但要注意地层或者岩浆岩引起异常的可能性。
(3)构造指示标志。本区蚀变破碎带具规模大、多期活动等特点,当其与水系沉积物异常套合且又显示有Zn、Pb、Cd、As岩石地球化学异常时,极有可能发现多金属矿体。
(4)岩石破碎蚀变标志。岩石碎裂岩化、碳酸盐化、硅化、泥化等破碎蚀变越强,则多金属矿化越强。
(5)地表氧化标志。由于铅锌银矿化带中含有闪锌矿、白铅矿、毒砂等金属矿物,氧化后呈现红、褐、灰绿等多种氧化色,在地表形成氧化色条带,是本区多金属矿存在的重要露头标志。
5结语
综上所述,该矿区矿源层、储矿层和上部覆盖层组合的存在使其完全具备了沉积成矿的条件,其成矿与沉积、区域构造和岩浆作用紧密相关。受早石炭世摆佐组地层层位控制,具有一定的层控和时控特征,同时受后期岩浆活动与地质构造活动的影响和改造。后期岩浆活动与地质构造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部分金属成矿物质和热动力,使铅锌矿物质再次活化迁移富集,并最终形成了该区富铅锌矿床,控制了各矿体的形态和分布规律。
参考文献
[1]曾令刚;四川甘洛则板沟铅锌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探讨[D];成都理工大学;2006.
[2]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国外重要矿床(区)勘查史例;2009.
[3]郑文来;地质勘查铅锌矿找矿技术原则与创新方法;技术与市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