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世纪初至18世纪末的欧洲语言学

2015-10-21孙燕燕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拉丁语中世纪语言学

孙燕燕

摘 要 中世纪初到18世纪末是欧洲语言史上的重要时期。本文主要从中世纪语言研究概况和思辨语法学派,经验语法和唯理语法,17、18世纪欧洲语言学者对语言问题的探索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欧洲 语言学

一、 中世纪语言研究概况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4-14世纪的封建社会时代,基督教的阴影笼罩着全社会。15-18世纪的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各个民族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活语言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经验语法学派产生。17-18世纪是欧洲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语言学的一个发展时期,与经验语法学派平行,17世纪中叶法国出现了唯理语法学派。

习惯上以12世纪初为界,把中世纪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中世纪在语言研究方面的进展不快,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受到基督教的巨大影响。基督教控制着欧洲各国的政权,也垄断了文化。而拉丁语是基督教的宗教语言,因此拉丁语在当时具有特权地位。当然,拉丁语的这种特权地位也带来一定的弊端,它阻碍了对欧洲各民族通俗语言的学习,同时在描写欧洲各语言时,总以拉丁语语法为蓝本,造成了千篇一律的模式。

在这一时期对通俗语言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意大利的但丁。他十分重视民族语言的研究,并用意大利语写下了具有革命意义的名著《新生》和《神曲》,在欧洲各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积极作用是应该肯定的。

二、 经验语法与唯理语法

(一)产生的背景

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大大提高了各民族的自觉程度;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阔了欧洲人的视野,也坚定了人对自身的能力的肯定; 哲学界以培根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和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争论反映在语言学领域,就成了近代欧洲语言学的经验语法和唯理语法。

(二)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

经验主义以英国人培根为代表,认为一切知识始于觀察,来自外部的感觉印象,否定天赋观念,认为人没有先天知识,人脑只是一块白板;强调归纳法,反对演绎法。经验语法自文艺复兴开始,但丁开了个好头,研究各民族活语言的学者也渐渐多起来,各国的经验语法也相继诞生。以自然科学的方法对语言进行详细的、孤立的观察,否定天赋论。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在语音和形态方面,尤其是在英语方面的表现突出。

西方历史上理性主义的思想由来已久,雅思贝尔斯指出:“西方人始终运用了三大原则。第一大原则是坚定的理性主义。”(1997:14-151)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人笛卡尔,认为认识并不起源于感觉经验,而是来自理性本身;理性作为“一种判断和辨别真假的能力”,是每个人生而具有的,且具有无可辩驳的真理。

唯理语法:沿袭中世纪的老路,以拉丁语的研究为主,对其他语言的研究,则往往照搬拉丁语的规则和格式,机械模仿的风气十分盛行。以法国逻辑学家阿尔诺和语言学家朗罗斯编写的《普遍唯理语法》为代表,体现了唯理语法的许多主张,认为语言运作的根本原因只能在理性中发现。思维先于语言,语言表达反过来符合思维,思维决定语言,而语法正是这种关系的体现。正如朗斯洛所说:“我常常寻思那些造成一切语言的共性和某些语言的特性的原理……一般来说我们的确可以认为语言共性的基础是人类思维逻辑的共通性或者说语言反映了这种共通性。”(姚小平, 2001)

三、 17、18世纪欧洲学者对语言问题的探索

(一)洛克vs莱布尼茨

洛克赞成语言和思维可以分离,思维可以先于语言而存在;他认为虽然主张由事物的名称追溯人类观念的起源,但赞成 “按规定”论的,并且他已经看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征。

莱布尼茨与洛克认为抽象名词也起源于明显可感的观念相反,他认定“几乎所有的语词其起源都是一般名辞,因为人们无缘无故的发明一个特有的名称来指示某一个体,这样的事是极为罕见的;在词与物的关系认识上,虽然承认语词并不都为一种自然的必然性所决定,但是由一些理由决定,这些理由有时是自然方面的,在这里偶然性有某种作用,有时是精神方面的,在这里就有选择在起作用。

(二)卢梭vs孔狄亚克

两者的观点有以下两点:

都注意到了语言与思维的密切关系,同时又都注意到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的复杂性;都注意到了人类最初的语言起源问题。

孔狄亚克假定语言起源于“自然的呼声”,是为了表达人的需要。卢梭对孔狄亚克的“自然呼声”持肯定态度,对孔狄亚克认为的人最初创造语言是为了表达他们的需要的看法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语言的最初发明应归功于激情,而不是需要。他还认为社会要用“制定的符号”来代表观念,是必须经过社会的约定的。

普遍语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是实际需要的反映。文艺复兴后,拉丁语逐渐丧失了原有类似国际语的地位,人们也希望有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国际共同语言。人们企图以汉语为模型创制普遍语言的尝试,尽管是一种良好的愿望,然而终究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因而未能得出什么积极的结果。

四、结语

中世纪初至18世纪末的欧洲语言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语言学的蓬勃发展准备了条件。语言学史上最有影响的3次争论之一是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争,它不仅影响着经验语法和唯理语法的发展,而且影响了现代语言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两大学派——美国描写结构主义和生成语言学。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姚小平,笛卡尔.乔姆斯基福柯—普遍唯理语法校后[J].外国语,2001(3).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

猜你喜欢

拉丁语中世纪语言学
中世纪城堡
中世纪欧洲艺术
拉丁语在东罗马帝国消退缘于实际使用需求的减少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以意大利传教士为例浅谈孔子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中世纪至十九世纪法国拉丁语教学方法的变迁及借鉴意义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