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让化学课堂“活”起来

2015-10-21王珺

新课程·下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化学课学习动力教学效果

王珺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创新的源泉,在教学中若能把握住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学习动力;化学课;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也是发挥智慧的内燃机,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质,就成为我们化学教师的责任。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环节,利用化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一、引人入胜,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引言如果设置得有情趣,就能引起学生的强大兴趣,使学生处于情绪高昂、兴趣浓厚的氛围中,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就会很好。在化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我就充分地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授“溶液的酸碱性与pH”时,课前我准备了一条谜语,然后用小魔术的方式揭示谜底,解释魔术的原理是利用酚酞遇碱变红形成的。也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一部分知识,这样的开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概念。这样顺其自然地提问,对于学生来说没有突越,易于学生接受。

二、利用感观感受,诱发兴趣

夸美纽斯曾说:“一切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没有感官的参与就没有学习。当老师提供的信息很特别时,大脑就会产生更多的通道和联系,就能很容易地整理和存储信息。有些通道和联系是由实际经验形成的,而另外的通道和联系都是由我们称之为“想象”的思维过程直接形成的。奇妙的大脑自己创造形象,并把它们像真实经历一样进行传送和储存。比如,想想吃山楂,嘴里就会产生唾液,就像真的吃到了一样。依据以上的理论根据,我在教授《溶液的酸碱性与pH》这节课时,在讲授新课之前,我在教室喷洒白醋,让学生从体验酸味引入主题,说明酸味是物质具有酸性的反应,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具有酸味的物质,引导学生认识酸碱溶液中[H+]与[OH-]的关系,得出中性溶液[H+]=[OH-]=1×10-7mol/L;酸性溶液[H+]>[OH-],[H+]>1×10-7mol/L;碱性溶液[H+]<[OH-],[H+]<1×10-7mol/L,可见是利用[H+]的大小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但是在稀溶液中,[H+]的数值很小,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很不方便,因此引出溶液的pH概念。接下来进一步学习[H+]与溶液pH的关系,得出[H+]和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对溶液的pH有进一步的了解,我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水果和饮料的pH,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

三、创设情境,拓宽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为化学这门学科本身就有很多知识和生活联系紧密,为了增加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凡是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我就通过实验的方式,尽量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让学生熟悉,更增添了兴趣。例如,我在讲授“溶液的酸碱性与pH”这节课时,我就设计了两组实验,分别是生活中常见的果汁、醋、盐酸、碱石灰、氢氧化钠、肥皂水、食盐溶液、蔗糖溶液。首先由我演示,将石蕊试液分别滴加到以上八种溶液中,根据颜色不同分辨出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是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是碱性溶液,紫色石蕊不变色的是中性溶液。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第二组实验,把酚酞溶液滴加到以上八种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让学生讨论石蕊和酚酞在试验中的作用,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这几种物质的酸碱性,也对石蕊和酚酞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四、发挥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兴趣

“百闻不如一见”,化学实验也是如此,“百看不如一练”,给学生创造条件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受到感染,調动学生的兴趣。

首先要求学生注意实验安全,遵守操作规程,养成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向学生交代正确的操作方法,在实验中鼓励学生大胆细心地操作,克服依赖心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独立完成实验。

学生亲自动手由观看者变为表演者,注意力更为集中,兴趣倍增,实验效果会更好。在教学中我能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应用所学知识,积极主动地做一些小实验。例如,学生学习了酸碱指示剂,我告诉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家中的蔬菜、水果和花等为原料来自己动手,制作酸碱指示剂。学生非常感兴趣,急于想知道怎么去做。我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观看了制作过程,并以作业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作酸碱指示剂,利用下节课进行展示和交流,并且在此基础上,延伸课堂内容。

总之,兴趣是带有情感色彩的力求认识某种活动的兴趣意识,教师就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去培养学生的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

猜你喜欢

化学课学习动力教学效果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有毒
那是什么
激发国防生学员学习动力的思考
激发和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动力的技巧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