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
2015-10-21石娇燕
石娇燕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每一位学习者交际的必备工具,更是学习做人处世的基石。对于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在具备广博的社会知识的同时,还需具备人格魅力和人文素养。事实上一位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掌握教材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导入能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呢?
一、以读为本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从中可以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指的是学生情感体验的个性化,更好地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意,读中悟情。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可采取不同形式的读。如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对比读、默读、小声读、大声读、诵读、分角色读、有感情地朗读、表演地读等。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读,要对学生的读作出明确的要求,杜绝泛泛而读。任何形式的朗读,都是要引导学生置身于文本、情境中。南宋朱熹主张:“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奇强暗记”“逐句玩味”“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记向学生讲什么叫有感情地朗读。用什么语气,带什么感情。特别在许多课文的后边要求学生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或抄写下来。这些作业,不是让学生去盲目抄写记忆,其关键在于让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妙词佳句。要达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之读的效果。
二、以读精讲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的教不是为了学生教,讲不是为了学生讲。教学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话就是一口清泉,比如,一位教师在《鸟的天堂》一课教学结束时,其中一位学生提出了“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了就离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时是在早晨,怎能看到众鸟纷飞的景象呢?又怎能说这儿的确是鸟的天堂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当遇到这个问题时,教师充分抓住学生提出“通过读书来解决问题”这一个办法。大胆让学生读书,相互交流,最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深化了“‘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主题。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让学生读代替教师讲,能更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小主人。
三、情景激读
首先问题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导者、指引者。一堂富有生机活力的语文课,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用充满激情而又富有哲理的儿童化语言,创设出一定的语文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要让学生产生读的兴趣,一个重点就是体现在教师是否具有引导的能力。引导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读得是否成功,教学是否有达到预期目的。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各年级阅读的重点。小学低年级主要是识字;中年级是词语、句子;高年级是段、篇、章。大量的识字、词语、句子都要在阅读中进行。其次要认真分析学情,要顺学而道,顺学而教。教师在把握诱导读这一个环节中,一般是从问题入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者在学生中选择有价值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围绕课文展开阅读,细细朗读重点的句子、篇章。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能在文本中找出富有意义的答案。
其次,阅读教学要做到生活化。陶行之先生说:“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教学就是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与已有经验,实现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比如,在教学春天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回到大自然中,在山上、小河边、草地等欣赏春天的美景色。從而更好地让学生感受文中语言文字的优美。
四、以写促读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特点。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读与写,读与说”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有机体。“读写结合迁移运用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体会一下,有什么感想。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究,谈谈感想,或者写出感想。比如,《窗前的红气球》一课,激趣: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科利亚说些什么?学生通过阅读,众说纷纭。学生在语言文字中不但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而且感悟到学习上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抓住以读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进入小学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阅读教学的三实:“真实、朴实、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