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新课标教学的结合

2015-10-21屈会霞

新丝路(下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动画多媒体技术图形

屈会霞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利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辅助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所总结的一些心得体会和经验。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自己做别的事。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讲解很难激发对未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产生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在优化课堂结构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延伸了课堂的空间维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实现了听觉、视觉、情感等全方位的刺激,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电脑声、光、色、像的综合表现,让学生感受到新奇的、强烈的刺激,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述“空间与图形”时,对于棱体、锥体、台体,可利用分、合、转、并、移、截、展等多种形式的动画,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使学生能身临其境,产生立体效应。另外,还可以事先制作出各种效果的漫画画面或从网上下载一些相关图片,通过适当的按钮进行超级连接,适时播放后再点击,又回到原来的画面继续教学。

二、启发学生思维,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无法用常规手段来表现,致使部分学生难于接受、理解和掌握,无疑是造成“差生”的重要原因。我认为,教学中“难点”之所以会成为难点,是因为这些知识要么太“陡”,要么太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运用多媒体技术则能整合和优化各种教学媒体,有效地分化教学难点,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差生”的出现。例如,在讲述“圆的认识”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圆的,那样骑车比较舒服,如果换成是其他形状的话,比方说自行车的车轮是椭圆呢?那骑起来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学生立即展开想象,一边想一边说,那会颠簸的很厉害,有的学生甚至做起动作表演来了。学生回答后,我又投影出示制作的课件动画:一个骑着车轮是椭圆的自行车的人,在马路上被颠簸得狼狈不堪的滑稽情景。通过这一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 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借助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想象力变得更加丰富。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让教师欲说不清,学生又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往往是我们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感性材料的不充分,导致学生难以展开正确、合理的想象,影响空间观念的形成。而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形象、生动、准确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模拟出言语难以表达的知识,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使知识更贴近事实本身,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揭示规律,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更好地理解概念,掌握公式、法则,取得最佳效果。

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不能单凭老师讲,更重要的是要靠学生从练习中得来,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要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就必须通过练习。这样教师才能及时根据反馈,实现教学诊断,及时调整教学,使学生在课堂能及时消化、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之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其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多姿多彩的图形”时,让学生从放映中反复感受从具体实物到几何图形的转化过程,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作图,反复练习,教师从旁加以纠正,从而使到大部分学生能很快地判断出生活中的实物属于哪种立体图形。

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设计练习时围绕理解新知、建立认知,变学生的“练知识”为“知识链”,在练习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沟通了几何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巧妙设问,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

数学的创新教育,更需要数学实验、猜想。在数学实验中,观察、分析、对比、归纳、建立关系,处理数据、发现规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数学实验提供了可能.

采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形的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二次数图像的作法“时,可制作一个课件,使作图的过程中,二次函数的各种变化,旋转、平移、重叠、闪烁等系列动画模拟过程,形象生动描述图形形成的内涵,便于学生切实理解。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精心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合作,自已动手,挖掘各图形的内在联系,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学生自主探究,突出了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五、积极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模拟的演示教学,可以化静为动,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本质,更好地建立深刻的思维过程。

多媒体技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精心选择不同的媒体,如“飞入”、“回旋”、“擦除”等,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这样就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例如在“概率”一章中,对于如何

去求出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时,需要给予学生一个自己思考、自主动手的空间,一个方法行不通,那么他就会再自己去猜想、归纳出另一个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动手实践中体验到事物的变化,从一些特殊事例进行类比中,培养了学生猜想、归纳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教学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新探索,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也得到发展。我们深信:教学改革伴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运用,课堂教学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李渠中学)

猜你喜欢

动画多媒体技术图形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动画总动员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