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演练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5-10-21周碧华
周碧华
摘 要:案例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大学课堂教学中,在传统框架下增加桌面演练的设计思路可以克服案例教学的一些局限性。介绍桌面演练在案例教学中应用的种类以及课堂设计要点。
关键词:桌面演练;案例教学;优点
案例教学法(Case Method)自哈佛大学的C.C.Langdell教授(1870)首创以来,已经从法学拓展到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等不同学科的课程教学中。近二十年来,案例教学以其独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参与性强的特点,在大学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在传统的架构下衍生出一些新的案例讨论方式和课堂设计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课程的案例教学需要。桌面演练就是其中的一种。
一、传统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以课前的案例策划与准备、课上的讨论组织与互动以及课后的总结与启发为框架进行教学设计。通常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首先,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讨论局限于部分学生。其次,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存在着一定风险。第三,案例篇幅有限,了解过程和领会内容,两者难以兼顾。第四,案例与案例之间的叙述是不连续的,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技能难以系统化。第五,案例可能会使学生形成一些不正确的概括化认识。最后,学生的讨论受题目限制。
二、桌面演练的内涵与优点
桌面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地图、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从而促进相关人员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桌面演练较多应用于应急管理、军事指挥等课程教学中,通常可以在教室内完成,按内容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按作用可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桌面演练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克服案例教学自身的一些局限性。首先,桌面演练中每个学生的角色分工明确,趣味性大,可以全员参与。其次,具有明确的组织程序和方法。第三,提供案例背景,学员主动了解过程和内容。第四,学员知识技能得到系统化操练。第五,不正确的概括化认识容易被发现。最后,学生的讨论不受题目限制。
三、桌面演练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桌面演練对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结构要求较高。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单项桌面演练、综合桌面演练、研究性单项桌面演练以及研究性综合桌面演练四种形式。
课堂组织和设计通常有以下步骤。首先,学生按10~15人一组,模拟演练小组。其次,确定小组长负责把握演练进度和会场讨论气氛。第三,提供地图、角色卡、白板笔、白纸、彩色图钉、胶带等道具。第四,教师介绍演练的目的、范围、时间、规则等基本信息。第五,阅读案例,进入案例情景的描述部分。第六,为了保证发言质量,主持人应留给每位参演人员一定的准备时间,发言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清晰地阐述问题的解决方法,其他参与者在发言结束后补充和建议,发言应落实应急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第七,在讨论中老师要注意控制讨论的方向和气氛,避免讨论陷入误区,以达到预定的演练目标。当所有的演练内容完成后,每个小组组长宣布演练结束。第八,演练现场应配备记录人员,详细记录参演人员的发言内容,以利于演练结束后的总结评估。第九,教师介绍本次案例讨论形式和要求。
参考文献:
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