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树主要品种的病虫害防治

2015-10-21崔寿星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8期
关键词:杨树病虫害防治品种

崔寿星

【摘要】随着我国杨树人工林的迅速发展,杨树病害也大量发生,我国杨树病害有120多种,依据国内刊物上发表的杨树病害论文、专著和近期研究成果,我国已经系统的研究病害31种,其中叶部病害14种、枝干部病害11种、根部病害4种、立木腐朽2种。

【关键词】杨树;品种;病虫害防治

1. 杨树黑斑病

分布及危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华北、华东等地,严重危害杨树的幼苗和幼树,及易引发杨树提早落叶。

病原:主要病原来源于盘二孢属(Marssonina)真菌,在我国发现的两个种为杨褐盘二孢(m.brunnea(EⅡ.exEv.)Magn.)和杨盘二孢(M.populi(Lib.)Magn.)引起的,有两个专化型即:寄生在黑杨派和青杨派树种上为多芽管专化型和寄生白杨派树种上的单芽管专化型。由于病菌分生孢子盘生于在寄生的角质层下面,突破后外露:分生孢子梗短,不分枝:分生孢子表面看无色,且属于双细胞,卵圆形状几乎成近卵圆形。M.brunnea 分生孢子分隔处不縊束,大小为15.7-20.9×6.4-7.4μm, Mpopuli分生孢子分隔处稍縊束,大小12.8-22.4×3.2-8.0μm。

症状:病斑通常出现在叶子的正面,初期形状为小圆形,后期逐渐扩大到0.2-0.5mm,斑的中央部位有乳白色的胶粘状分生孢子堆。在病斑多的时候,连接成很不规则的斑片。严重时,也大部变黑枯死。

侵染循环:病菌将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在病落叶片上或者在1年生枝梢的病斑内越冬,以分生孢子进行初期侵染,并借助风和雨进行传播扩散,由杨树的表皮而直接侵入或由气孔侵入到内部,平均潜育期约为3-5天。

发病条件:病害在发生时期因为病菌的种类、分布的地区不同而有差异:而且不同的杨树品种或者是无性系对于黑斑病菌的抗病能力有所不同;病害的发生率与发病季节雨量和雨日的多少有着直接关系。

防治措施:选优良的苗圃地和良好的排水性,尽可能避免连作,苗圃地周围没有病树;及时间苗,防治过密;严格加强苗木检疫,防治有病苗木外运;及时清除落叶;10%的二硝散200倍液;用65%的代森锌400-500倍液,菲美铁100-253倍液;1:1:200-300的波尔多液及0.6%硫酸锌等均有防治效果。在苗木生长出1-2个真叶的时候开始喷洒药剂,以后要每间隔10天再喷洒一次至树木的病害流行结束为止,要喷5-7次。

2. 杨树斑枯病

分布范围及其危害:病害主要分布西北、华北和华中等地区,危害很多种杨树,比如箭杆杨、小叶杨 、毛白杨,但以毛白杨危害最重。

病原:杨生壳针孢菌(Septoria popuijcola Pek.),有性型为杨生球腔菌(Mycosphaerela populicola Thomp.);和杨壳针孢菌(S.populi Desm.)有性型为杨球腔菌(M.populi(Auersw.)Kleb.)。杨壳针孢菌的分生孢子圆柱形成腊肠形,有一个隔膜,杨生壳针孢菌得分生孢子细而长,有3~5个隔膜。后者在我国分布较广,其分生孢子器显示黑褐色,近似球形,位于叶表皮的下面,直径大约在115~140μm之间,分生孢子表面呈无色,形状略微弯曲,大小约在32~48μm×3~5.5μm之间。过10月份以后,病斑内的混生小型性孢子器,通常位于叶表皮之下,近似球形,呈黑褐色,直径大约在60~71μm之间。性孢子属于单孢,表面看无色,呈椭圆形状,大小约在4.5~6μm×2.5~3μm之间,有性型在我国地域内尚未发现。

症状:我们以毛白杨为例,发病初期出现褐色近圆形的小斑点在叶片正面,直径大约0.5-1mm, 随着树木的不断生长病斑也逐渐扩大发展成多角形,直径2-10mm,颜色为浅褐色或灰白色,斑内轮生或散生出许多小黑点,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在有毛的叶子背面病斑不明显,没毛的叶片背面也有病斑和小黑点。

发病条件:一般在夏秋季多雨季节里或者苗木栽植密度大时发病。

防治措施:在晚秋时节将收集到的发病叶集中烧掉,适当摘除病木下部的病叶,使造林地透光通风减少病原;发病初期喷洒65%代森锌的400-500倍液或1:2:200倍波尔多液,每隔15-20天喷洒一次,喷2-3次即可防治病害的传播。

3. 楊树炭疽病

分布与危害:分布于西北、华北危害北京杨幼树、毛白杨。

病原:寄生在北京杨和毛白杨上的病菌是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有性型为围小丛壳菌(Glmerella cingulata(Stonem) Spaulding et Schrenk)。分生孢子盘生长于叶和枝的表皮下,成熟的时候突破寄主表皮而外露。分生孢子盘的直径约75~238μm,孢子梗栅状排列,呈椭圆形微弯或直,单孢无色子囊孢子形成和萌发过程与分生孢子相同。

症状:毛白杨初期叶子背面现针头大小水渍状的斑点,随着病斑的不断扩大,无定形沿叶脉及叶缘发展较快,中部显灰白色和黄褐色轮纹。在边缘有1条宽窄不一的黑色带,与周围的健康组织有明显界限。使发病的叶片脱落,初期形成褐黑色小点,渐渐扩大变成褐绿色。横向发展绕树一圈后纵向可达3~5cm。病斑以上枝梢枯死。

发生条件:与雨日和降雨的多少有直接关系,如果汛期来的早则发病也早;雨日多、降雨量大,则发病重。病菌通过皮孔或伤口侵入,

防治方法:剪除染病的树冠下的病枝烧毁,减少病菌原侵染来源,从侵染期初期开始,进行喷药保护树木枝叶。可以喷洒1:0.4:100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或50%退菌灵800~1000倍液。

参考文献:

《现代农村科技》 2014年13期作者:贺文龙篇名:《杨树叶部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2期 作者:杨凌方 江朝波篇名:《杨树黑斑病发生与防治》

猜你喜欢

杨树病虫害防治品种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跟踪导练(五)
高跟鞋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