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探讨

2015-10-21周高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8期
关键词:植物配置园林设计生态环境

周高

【摘要】本文结合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的设计和施工实践,分析了当前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的特点,并对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和相应的植物配置要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生态环境

1.前言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 园林景观的生态效应已逐渐被人们认识,人们追求绿色,向往大自然,因此,住宅小区内的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的角度,探讨了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为建设和谐、文明、环保的住宅小区提出了一些建议。

2.当前的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特点

以现代住宅区举例,混合式的建筑布局数量较多,行列式的布置在现在小区建筑中占大多数,周边式的布置相对较少,人口数量多,人均占的绿地较少,建筑的楼层较高密度也大。周边高而中间偏低小气候明显。在小区附近的高层建筑较多,呈现一个“盆地”的形式,小气候明显。鉴于光照强度大,为使光照更大,居民的外墙贴瓷片,窗户跟阳台大多用了玻璃,墙外也以彩色粉刷。而其阴面不是浓荫,但也造成眩光现象,对于好光的植物的生长帮助较大。居住空间质量的标志是绿化环境,它起着空间景观的丰富以及净化空气的作用,它还是居民相互间交往活动的地方,不再出现之前那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格局。促进居民问的交往以及“家”的范围的扩大。

在各式各样的造景要素的策划跟组织上,居住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和形态的塑造方面都要在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中体现出来。居住环境景观设计作为一个有机部分的居住环境,对居住区环境跟区域环境的关系在很大范围内起协调作用。

3.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要点

3.1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的类型

当前的住宅小区,其园林景观设计大致可分为(观赏型、绿化型、点缀型和参与型)四种类型,在一定程度上这四种类型代表了当前的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1)观赏型

观赏型的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虽然比较具有观赏性,但最大的缺点就是基本上所有的小区园林中的景观都是封闭式的,无法亲近。

(2)绿化型

绿化型一般以较大面积的绿地草坪为主要景观,有时候也会加以一些回廊、花坛、少量假石以及简易的锻炼场地或游乐场。这种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虽然增加了住宅小区的绿化面积,但是比较单调,不具有变化性。

(3)点缀型

在住宅小区沿主要道路或出口的地方有几颗大树,或者是在一栋栋排列的楼层之间,在沿墙角培植了一排或几排矮灌木。

(4)参与型

参与型的住宅小区园林景观首先注重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互动以及相互参与,以形成生态式住宅小区的靓丽风景。参与型的园林景观不但指的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参与,还指与住宅小区园林“参与”区域大景观,使之相互融合,进而形成更为宏大的园林景观。

3.2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 充分利用原有空间扩大绿化面积

在小区绿化方面,有其规定的面积标准,必须保证有超过35%的绿化率,对于绿地本身要有超过70%的绿化率,在绿地中的硬质景观要保持在30%之内,这些数字越小越好,例如:建筑小品、喷水池、道路、雕塑、地坪等。对于一个小区,其绿化质量虽不能只通过数字来体现,设计师们必须为能有更大的绿化面积做出认真的考虑。目前居民居住的楼层都比较高,小区的绿化不能只得利于低层的居民,在楼层居中以及高楼层的居民也应可以有对绿地有直观的感受。

(2)小区的原始状态的改造

目前在建小区的初期,通常都是先观察地貌,推平之后再建筑和绿化。这样原始的地貌就被破坏了。小区的建设初期,理应考察好地貌。建设时应对古树名木以及地貌做相关保护并加以利用。因为在小区文化气息、特色等方面可以通过古树名木、自然遗风等文化的积淀给体现出来,这样有助于居民生态意识的提高。

(3)景观健身设施、道路、雕塑等户外空间

在小区的绿地设计中,健身设施、道路、雕塑的安排考虑时,应综合考虑、合理的量化景观的小品尺度、树木的尺度以及建筑的尺度。在扩大绿地面积时,应考虑到每个人都要有适当的室外活动空间,充分考虑每个人参与园林的因素。在没有人参与的绿地是没有意义的、缺少品位以及没有感知的。绿地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参与性、公众性以及开放性,这样能够更好的使居民在绿地中聚集活动,能够充分体现“人居”、“人聚”的特点。在“人聚”方面,健身设施以及景观道路的科学布置方面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3.3住宅小区合理组织景观空间

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是空间设计。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空间设计应该采用多种空间组织的方法,主要采取分割与渗透的手法,结合设计理念和小区的原有空间状态,充分利用小区空间满足住宅小区居民的各种需要,扩大小区的绿化面积,提高住宅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

4.住宅小区的植物配置

住宅小區园林景观设计的语言表达是植物配置,采取优良的植物培植来突出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地域特色以及自然性。

4.1住宅小区植物配置的原则是:

(1)遵循植物和地质条件相适应的原则。了解住宅小区的地质条件以及植物特征特性、光照的强度、土壤理化的性状和湿度等;了解植物生长的高度和适应性、开花期花色以及绿色期等。主要途径有改地适植物与改植物适地。改地适植物包括土壤管理、灌溉、整地、施肥以及混盘等技术;改植物适地包括育种、引种驯化以及选种等。

(2)根据住宅小区不同功能与性质的绿地选择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要适当搭配高度。植物种类较少时下层地被植物可适当高些,例如可以种植乔木和灌木;而在植物种植区的面积比较小时,则要选择比较低矮的植物种类;在花坛的边缘可以选择一些蔓生种类或更为低矮的植物,以此衬托出鲜花的美丽。

(3)要对植物的色彩搭配进行协调,植物的配置需要注意色彩的对比和变化,使之具有明艳丰富的季节变化。在落叶树边可以选择一些常绿性植物:在麦冬、葱以及沿阶草等常绿树边则可选择一些花期较长以及花色明亮的植物,例如紫萼、玉瞽等。

(4)符合住宅小区本身的风格。在景观设计时一定要注意设计要符合住宅小区的原有风格,如日式枯山水风格庭院为酝酿实时禅意,采用石材与简约的绿色,不会采用大规模斑斓色彩的植物,相反,欧洲小镇特色就是以大片的繁缀。而作为国际大都市,园林规划设计必须体现本地特色,吸纳更多的西方园林环境实践的有益经验,充分利用当地和周边的地方资源,弘扬中国建设环境艺术的优秀传统,营造五彩缤纷、各有个性的园林环境。

4.2充分利用建筑本身与植物、自然山体以及水体进行造景

如果小区有水体,则可以利用水岸线的自然轮廓曲折,用自然的石矶、山石驳岸等形式进行造景;如果是建于山体之上的建筑就可以利用自然的建筑、园路及山坡进行造景以及进行植物配置,从而达到园林景观和建筑的共融和谐。

5.结束语

随着绿色理念在城市建设方面的逐步回归,不少住宅小区在建设自己的园林景观时开始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其设计模式。在设计中,要做到几者的相互协调,相互运用新手法、新理论,为人们创造出一幅诗情画意的新家园。

参考文献

1.王婧. 浅谈现代住宅园林景观设计[J]绿色科技.2012 ( 3 )

2.刘晓军.也谈现代住宅区园林案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2 ( 5 )

猜你喜欢

植物配置园林设计生态环境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景观园林设计要点应用分析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地域特征对园林设计的影响及应用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论述适用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