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对外交通干道绿化模式分析
2015-10-21全海萍
全海萍
【摘要】近几年来,各市、地区在原有的交通干道的基础上创建快速路、高速路,道路“硬件”系统不断完善,但是与之相应的“软件”设施依旧陈旧不堪。因此,实施道路绿化文化艺术的改造,亦成为西宁市城市营造一个风雅瑰丽,和谐大气的“迎宾门”和“迎宾曲”。
【关键词】道路,绿化,模式
对外交通干道是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间的连接纽带。其包括高速路和快速路以及所在区域内的高架桥。
一、西宁市高速路绿化模式分析
西宁市的高速公路有兰西高速公路、宁大高速公路、西塔高速公路、西湟高速公路。西宁市高速公路的绿化模式单一,均两版三带式,并且两侧绿化带用栏杆代替。植物的配置单一、粗矿,中央分车带的植物主要以祁连圆柏和丁香为主,也有少量的刺玫、连翘、柽柳、榆叶梅等。道路两侧绿化更是凌乱无章,大多数都是以以前路侧的一些自然林为依托,主要树种为杨树、旱柳、榆树等乡土树种。各路段中的绿化模式也是千篇一律,兰西高速路和西湟高速路中心绿化带绿化模式为圆柏、丁香或连翘间隔种植。宁大高速路中心绿化带模式为圆柏、丁香或沙棘间隔种植。西塔高速路中心绿化带模式为圆柏、丁香、刺玫三种植物带状间隔种植。
二、西宁市快速路绿化模式分析
宁张路采用二板三带式,这种模式适合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宁张路是西宁市与大通县、西宁市与甘肃省张掖市的纽带,对所经过地区及西宁市的经济发展影响重大。这两条快速路的绿化相当合理,行道树运用树带式间植种植,即塔形青杨与具有西宁市市花之称的丁香间隔种植。中心绿化带绿化模式选择半开敞式,层次丰富,视野较开阔,植物配置也很丰富,充分利用了植物的特性,选择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的植物,也充分考虑了植物的季相变化并结合了西宁市的文化特征。是名副其实的“丁香大道”。
柴达木路采用三板四带式。这种模式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形式带来的相互干扰。但是柴达木路的唯一不足就是绿化率低,没有选择合适的绿化模式,所以遮阴效果差,也没有起到美化市容、缓解司机疲劳的作用,更没有充分发挥良好作用。当然柴达木路的总体绿化模式的选择是正确的,根据当地交通环境、人文环境都适合選择三板四带式,优秀的道路绿化更应该做好它的细部。因为此处人流量不大,所以考虑行道树绿化选择带状间植式。选择旱柳、塔青、连翘、刺玫等绿化植物间隔种。种植带下铺设草坪,以围护清洁,但要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流通行或汽车停靠。分车带中心带绿化模式考虑选用开敞式,在分车带上种植草皮、低矮灌木或较大株行距的大乔木,以达到开朗、通透的境界。大乔木的树干应该裸露。分车带绿地起到分隔组织交通保障安全的作用,机动车道的中央分隔带在可能的情况下要进行防眩种植。防尘,防噪声种植。路侧绿化带则应该在原有自然林的基础上从纵向考虑乔灌草结合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景观。
西宁西川南路和南绕城路采用四板五带式。这两条道路的绿化也是西宁市道路绿化的典型,具有各自独特的韵味,西川南路——绿带嵌花添秀色,南绕城路——数条金带附路中。西川南路行道树种植形式选用空间开合式(如下图)。路侧绿化则完全利用自然林带形成自然林景观,但是这种度超过10m,因此,绿化模式可以考虑宽带游览式(如
开合式示意图 宽带游览式 交替式示意图
上图中)这样才能创造更好的交通环境。植物的配置考虑季相变化,用多种花灌木相搭配,其中刺玫、小檗、金叶莸、丁香运用较多。人行道绿化带为规则式,乔灌相间种植底层铺种草坪绿化树种选用旱柳、丁香。中央分车带用大量的耐修剪植物间植油松形成交替式(如上图右)。南绕城路完完全全用连翘装扮,形成“黄金大道”,与宁张路这条“丁香大道”南北呼应。但单调的植物配置并没形成有四季景观。所以可以考虑用连翘作主景的前提下配植一些夏秋季节开花植物,这样才能形成时时有景的景观大道。
三、立交桥及交通岛绿化模式分析
快速路的立交桥和匝道会产生大量的“遗失空间”,这些为快速道路的绿化设计提供了空间。绿化铺作的几何构图配以相应的乔木、灌木栽植与快速道路自身的线型交织在一起,会形成在宏观上的和谐,满足了视觉需要。立体交叉道路是一种城市或城郊人工景观,采用哪种形式的布局,是由其规模大小和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决定的,再加以运用绿化的手段使这一景观发挥最大的效应。
自然式的设计形式,一般适应于大型立交地段。如海湖桥立交段和韵家口立交段。立交绿化区与纯粹的园林绿化景观在功能上的要求不同,它具备园林中连续的高低错落的林冠线及林缘线布局。因此,骨干树种和数量的选择要适应这一特点的要求。但同时要形成高度之间的不同搭配,一般选用常绿乔木如油松、云杉等树冠紧凑、树形优美的树种。另外位置选择上一定要注意主干道路的走向和次干道的关系。搭配树种可选用一些季相变化丰富的阔叶树,并考虑与骨干树种所形成的前景与背景的构图关系,比例尺度,自然栽植方式等内容。基色调的选择花灌木的色彩配置构成了立交的基色情调。
规则式的设计形式则更适合于相对拥挤的地段。如同仁路立交区、昆仑桥立交区。这样的立体交叉绿地更注重交通功能要求,保证司机有足够的安全视距。出入口有清楚的指示性种植,转弯处种植成行的乔木,以指引行车方向,使司机有安全感。在匝道和主次干道汇合的顺行交叉处,不易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立体交叉中的大片绿地即绿岛,不允许种植过高的绿篱和大量的乔木,应以草坪为主,点缀常绿树和花灌木,适当种植一些耐粉尘、耐高温的花卉。
结语:
一个好的多功能的道路绿化能够成为重点和视觉中心,带动周边带状绿化形成一个此起彼伏的绿化高潮,其绿化也能随不同的道路造型,道路走向形成不同的绿化景观,并使其图案化、生态化、合理化、从而具备良好的俯视效果,呈现舒适优美的视觉景观,提高道路的绿化率、绿视率、促使道路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 晨,王紫文,赵可新 城市行道树规划的生态学探讨[J] 中国园林,1998,(6):41
[2]李晨杰,宋园军.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6)18.
[3]王玲玲,张蕴智.浅谈城市高架桥景观绿化[J].中国花卉园艺,2012(2):48~49.